第三节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磨人的过程,即便你真的做到了深入探究灵药材的方方面面,短时间内,也未必能够明显看出成效。
但倘若没有经历这个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深入探究的过程,无论你曾经炼制成功过多少炉丹药?
或者是炼制出多少种类的丹药,我坚信,到头来,你大概率只能成为一名匠师。”
陈明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众人,认真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他微微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当然,不可否认,
若是匠师能够将技艺做到极致,并且机缘巧合的话,
也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突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去积累经验,
以及耗费巨量的金钱用于尝试,还得拥有逆天的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与有意识、有方法地去探索和提升相比,其效率简直不啻于天壤之别。
有意识地钻研丹道,能够精准地把握方向,少走许多弯路;
而单纯依靠熟能生巧,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不知何时才能找到那一丝曙光。”
陈明再次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表达?
片刻后,才又缓缓说道:“当然,我们必须明确,丹道仅仅只是修真的一种手段而已。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会,也确实没有必要做到如此极致;
只要能够收获到合用的丹药,满足自身修炼所需,便已然足够,这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每个人在修真之路上的追求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
但我只是希望,大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就像搂草打兔子,在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顺便收获一些意外之喜,这种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不光是针对炼丹而言,在修炼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在修炼功法时,不能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修炼,还要思考功法运行的原理;
为什么要这样运转?不同的运转方式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等等方面。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在修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收获更多的成果。”
台下的弟子们听了陈明的这番话,仿佛受到了某种启发,纷纷发出了由衷的掌声。
这次演讲无疑是极为成功的。陈明从医理药理入手,深入剖析到具体的炼丹操作,
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头头是道,充分展现出他深厚的积累。
而且,他还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炼丹做法和独有特点。
尽管由于没有事先准备,在讲述过程中显得有些稚嫩和粗糙,
甚至在内容的组织上有些凌乱,看似没有章法;
但在许多方面,都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实际上,在有些方面,许多炼丹师,虽然平日里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但却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意识;
经陈明这么一讲解,只觉得豁然开朗,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恨不得现在就回到炼丹房去实验一番。
最后,青竹真人笑呵呵地站了起来,环顾四周,高声说道:“怎么样?这小子不错吧?
不是他的炼丹水准有多高?而是他做事的方法,考虑问题的角度。大家要从这方面多去想想。
从今天起,他就是我们丹霞峰的人了,所有的待遇,等同筑基长老。”
说完,他转头招呼陈明道:“小子,走吧。”话音刚落,便率先朝着门外走去。
陈明暗自腹诽:“你堂堂宗门二长老,却偏偏要把自己只当成丹霞峰的人,还非要把我拉进来。
看来也只能等师父回来后,在去问问他,看他对此事怎么说了。”
离开青丹堂,走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青竹真人停下了脚步,
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小子,想骂我也得先忍着。
要是老夫不叫你出来,你能这么轻易走得了吗?
行了,快回去忙你的去吧,记住,每三个月,都要给老夫来青丹堂讲上一次。”
说完,他身形一晃,瞬间消失不见,连给陈明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陈明无奈地摇摇头,轻叹一声,趁着周围没人看到,连忙快步离去。
其实,陈明心中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不满。
经过这一次讲道,他自己对于炼丹的认识,反而更加清晰,也更加有条理了。
这次经历不光对听讲的人有益,对陈明自己而言,同样好处多多。
所谓教学相长,古人诚不我欺啊!
回想起这次讲道,虽然侥幸没有闹出笑话,但陈明也深知,下次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
丹霞峰的收藏,绝大部分都与丹药有关。
虽说餐霞派的藏经楼中也大多有相关的收藏,但丹霞峰拥有一些独门的心得、经验和技法;
这些是宗门藏经楼所没有的,而这恰恰也是陈明最缺少,并且在别处很难弄到的宝贵资源。
想到这里,陈明不禁暗自窃喜不已。
同时,丹霞峰延续了餐霞派讲道的传统,每次讲道结束后,都会设置问道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会有许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陈明为他们答疑解惑。
这让陈明如临深渊,每一个回答都小心翼翼,反复求证,谨慎作答。
好在他生性沉稳,面对各种问题倒也应对自如。
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不断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入思考各种问题,这使得他的积累,变得越来越精深和渊博。
不知不觉间,他反倒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那个人,这实在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而且,从许多人眼中透露出来的尊敬目光,也让陈明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他在修心这方面有所收获,心境变得更加沉稳平和。
在陈明的生活中,各项修炼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每天清晨,练体是他必不可少的功课。
他会缓慢地摆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与自己的肉体进行一场较量,不断撑开和压榨着肉体的极限。
这个过程十分艰辛,但陈明始终坚持不懈。
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刚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结束了今天的炼体修炼。
然后吸收初阳中的紫气,进行养睛功的修炼,等到结束后,便来到了后院。
这成为他每天清晨恒定不变的惯例,后院这里虽说面积不大,但也有两分多地。
土地上种满了约莫一尺多高的灵药,这些灵药此时,每株都盛开着五朵淡蓝色的小花
陈明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忖:“第五朵已经开了吗?昨天还没看到啊!
时间过得真快,自己已经加入宗门五年了啊,
也不知道阚远他们去洞虚遗迹探险是否顺利?也该回来了吧?”
在这五年里,陈明在炼丹和修炼上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他想起自己刚加入宗门时,对炼丹和修真的认知还十分浅薄,
如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在丹霞峰的经历,以及与青竹真人等前辈的交流。
在丹霞峰,除了讲道和交流,陈明还参与了一些特殊的炼丹项目。
这些项目往往需要用到一些极为珍稀的灵药材,对炼丹师的技艺要求极高。
陈明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基础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这些项目中逐渐崭露头角。
他尝试将不同的丹方进行改良,结合新学到的知识和技法,使丹药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一次炼制“凝元丹”的过程中,传统丹方对灵药材的处理方式较为常规。
陈明却思考着能否通过改变灵药材的融合顺序和火候控制,来增强丹药的效果。
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先将几种主药以文火慢炖,使其药性初步融合,再加入辅药,
并在特定阶段加大火候,可以让丹药中的药力更加凝聚,从而提升了“凝元丹”的品质。
这种改良后的“凝元丹”,在帮助修士凝练元气方面,效果比之前提高了近两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明在丹霞峰的名声越来越大。
不仅是年轻一辈的弟子对他敬佩有加,就连一些资历较深的炼丹师,也开始关注他的炼丹技巧和心得。
这让陈明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