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药膳坊的木窗,在地面洒下细碎的光斑。阿巧正坐在柜台后擦拭碗碟,眼角余光瞥见苏清鸢提着食盒,脚步匆匆地往后院走去,那食盒里装的,又是给萧九准备的药膳。
她放下手中的布巾,凑到正在打包便携药膳的阿珍身边,压低声音嘀咕:“阿珍,你有没有觉得,掌柜的最近对后院那位萧公子,也太照顾了点?”
阿珍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眼神往后院的方向瞟了瞟,也小声回应:“可不是嘛!每天三餐都是掌柜的亲自送过去,伤药也是她亲手换,就连萧公子随口提一句想吃红枣糕,掌柜的当天就去买了食材,在厨房忙活了大半天。”
“就是说啊!”阿巧的声音又压低了几分,语气里带着几分八卦,“你看萧公子,虽然穿着粗布衣裳,可气质跟咱们镇上的人完全不一样,长得也俊。掌柜的今年也二十出头了,该不会是对萧公子有意思吧?”
这话刚说完,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咳。阿巧和阿珍心里一慌,猛地回头,就看到苏清鸢站在不远处,手里还提着刚才那个食盒,显然是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掌、掌柜的……”阿巧的脸瞬间红了,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阿珍也低着头,不敢看苏清鸢的眼睛。
苏清鸢又气又笑,走到两人面前,将食盒放在柜台上,无奈地说:“你们两个,一天到晚不好好干活,就知道瞎琢磨这些有的没的。”
她顿了顿,看着两人紧张的模样,语气软了下来:“萧公子是客人,又是重伤在身,我照顾他,是因为他是我救回来的,总不能不管不顾吧?再说,他一看就不是咱们青溪镇的人,伤势好了肯定要走的,我怎么可能对他有意思?”
嘴上这么说,苏清鸢心里却莫名有些不是滋味。她想起这些天对萧九的照顾,想起两人月下谈心时的坦诚,想起他提出那些实用建议时的从容……这些画面在脑海里闪过,让她心里泛起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慌乱。
她连忙压下这种情绪,拿起食盒,对阿巧和阿珍说:“好了,别再瞎猜了,赶紧干活吧,一会儿客人该多了。”说完,便提着食盒,快步往后院走去,像是在逃避什么。
看着苏清鸢匆匆离去的背影,阿巧和阿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
“阿珍,你说掌柜的,是不是在嘴硬啊?”阿巧小声问。
阿珍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掌柜的对萧公子,确实比对其他客人上心多了。”
两人不再多说,却都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往后看苏清鸢和萧九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意味。
而苏清鸢提着食盒走到后院时,心跳还在莫名加速。她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才走到廊下,看到萧九正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一本医书在看。
“该吃饭了。”苏清鸢将食盒递给他,语气尽量保持平淡。
萧九放下医书,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碗当归鸡汤,还有一碟青菜和两个馒头。“辛苦你了,每天都要麻烦你送过来。”他笑着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激。
“没什么,应该的。”苏清鸢避开他的目光,转身就要走。
“等等。”萧九叫住她,指了指食盒里的当归鸡汤,“这汤闻着很香,你也没吃饭吧?不如一起吃?”
苏清鸢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拒绝,可看着萧九真诚的眼神,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在他对面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萧九拿起一个馒头,递给苏清鸢:“快吃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苏清鸢接过馒头,小口吃了起来,心里却还是有些不自在。她能感觉到,自从阿巧和阿珍说了那番话后,她面对萧九时,总觉得有些别扭。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偶尔有风吹过,带来一阵树叶的沙沙声。萧九似乎察觉到了苏清鸢的不对劲,却没有追问,只是偶尔给她夹一筷子青菜,气氛还算平和。
吃完饭后,苏清鸢收拾好食盒,起身说道:“我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
“好。”萧九点了点头,看着她的背影,眼神里带着一丝若有所思。
苏清鸢走出后院,靠在门框上,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萧九只是个过客,等他伤好了就会离开,她不能对他产生不该有的心思。
可越是这样想,心里的那丝异样就越明显。她知道,阿巧和阿珍的误会,或许不仅仅是误会,连她自己,都开始分不清,对萧九的照顾,到底是出于责任,还是掺杂了其他的情绪。
深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苏清鸢的脸上,让她清醒了几分。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往前店走去——不管心里怎么想,她都必须保持清醒,不能因为一个过客,打乱自己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