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景和四年六月,盛夏的阳光洒满燕云大地,田垄里的玉米抽穗、小麦泛黄,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秸秆;惠民坊的工坊里机杼声不绝,蒙学班的书声朗朗;边境的烽火台矗立在草原边缘,望胡城的互市依旧热闹——经历两年多的战后重建,燕云早已从战火的废墟中站起,变成了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而这份治理成果,正随着往来的商人、述职的官员,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向大靖的各个角落,让“燕云模式”成为各地藩王争相打探的焦点。

最先将燕云变化传回内地的,是往返于蓟州与京城的粮商赵老板。他常年推着粮车穿梭于各藩地,两年前第一次来燕云时,看到的还是断壁残垣、百姓流离;如今再来,却见街道整洁、商铺林立,百姓脸上满是安稳的笑意。在京城的茶馆里,他捧着热茶,向围坐的商人、官员讲述燕云的景象:“蓟州的惠民坊才叫真惠民!有医馆免费看病,有蒙学免费教书,还有工坊教百姓织布、做皂,哪怕是贫困户,只要肯干活,每月都能挣到口粮。燕云的田地里,种的都是高产的新粮种,一亩地能比别处多收两成,百姓家里的粮缸都装得满满的!”

这番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京城及周边藩地激起了层层涟漪。彼时的大靖,不少藩地仍受战后重建的困扰:青州因旱灾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凉州边境屡遭小股匪患,民不聊生;并州虽无战事,却因吏治混乱,百姓赋税沉重——听闻燕云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百姓安居、边防稳固”,各地藩王既惊讶又好奇,纷纷派谋士或官员前往燕云,一探究竟。

第一个踏上燕云土地的,是青州藩王的谋士李大人。他带着藩王的嘱托,从青州出发,历经十几天的跋涉,终于抵达蓟州。刚进城门,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街道两旁的房屋整齐排列,墙面刷得雪白,门口挂着红灯笼;路边的小摊上,新鲜的瓜果、热气腾腾的馒头摆放整齐,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几个孩童背着布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蒙学班,嘴里还背诵着“一亩地,收百斤,勤耕耘,足温饱”的童谣。

“这哪里像刚经历过战乱的地方?比青州的太平县城还要富庶。”李大人喃喃自语,连忙让随从拿出纸笔,将沿途的景象一一记录下来。

萧玦与苏清鸢得知李大人来访,特意安排他参观燕云的核心治理成果。第一站,便是蓟州的惠民坊。走进蒙学区,二十多间教室窗明几净,孩子们正跟着先生朗读《蒙学算术》,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稚嫩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李大人悄悄走进一间教室,看到先生正指着黑板上的图画讲解:“大家看,这是玉米,一株能结两个棒,一亩地种两千株,能收多少斤?咱们学会算术,就能帮爹娘算收成、留种子。”孩子们举手回答的声音响亮又整齐,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以前只听说燕云有免费蒙学,今日一见,才知不仅免费,还教的是百姓能用得上的学问。”李大人感慨道,提笔在本子上写下:“蒙学重实用,教算术、农桑,让孩童知民生、懂生计,此为‘育人安民心’。”

随后,他们来到惠民坊的医馆。医馆里挤满了看病的百姓,三个郎中正在有条不紊地诊脉、开方,药童则忙着抓药、熬药。一位白发老人因风寒咳嗽,郎中为他诊脉后,不仅免费开了草药,还叮嘱药童:“这药要温火慢熬,早晚各服一碗,喝完盖被发汗。”老人连连道谢,脸上满是感激。李大人走上前,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家,您常来这医馆看病吗?”老人点点头:“是啊!咱们穷人家看病难,以前生了病只能硬扛,现在有了这惠民医馆,不仅不要钱,郎中还看得好,这都是王爷和王妃给咱们的福分啊!”

听到“惠民”二字,李大人心中一震。他走过不少藩地,见过不少标榜“惠民”的举措,却大多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像燕云这样真正深入百姓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的,还是头一次见。他在本子上郑重写下:“医馆免费诊疗,药材平价供应,解百姓病痛之苦,‘惠民’二字,落到了实处。”

离开蒙学和医馆,李大人又参观了惠民坊的工坊。织布区里,二十多名妇人正操作着改良后的织布机,雪白的棉线在她们手中织成细密的棉布,负责人赵师傅拿着账本,向李大人介绍:“这织布机是王妃亲自改良的,比以前的旧织机效率提高了一倍,织出的布又软又结实,官府统一收购,每匹比市价多给五文钱,妇人们每月能挣两百文,足够贴补家用。”在制皂坊,工匠们正忙着搅拌皂液,空气中弥漫着皂角的清香,负责人李师傅递过一块刚做好的肥皂:“这肥皂用皂角和猪油做原料,去污力强,一块只要两文钱,不仅在燕云好卖,还卖到了周边藩地。”

李大人接过肥皂,用手摸了摸,又翻看了工坊的账本,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原料采购、成品销售、工钱分发的每一笔账目,清晰透明,毫无隐瞒。他不禁感叹:“工坊既教百姓手艺,又保障收入,还能带动物资流通,真是‘一举三得’!燕云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机,靠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啊!”

除了惠民坊,李大人还参观了燕云的农田和边防工事。在蓟州郊外的农田里,农艺师正带着百姓查看玉米的长势,田埂上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高产玉米种植要点”:“深耕三尺,施足底肥,苗期浇水三次,拔节期追施氮肥……”李大人走上前,向农艺师询问:“这新粮种的产量如何?百姓接受度高吗?”农艺师笑着回答:“这是王妃让人从南方引进的高产玉米,一亩地能收三百斤,比本地旧粮种多收一百斤!刚开始百姓不敢种,王爷和王妃就亲自带头种试验田,秋收时产量翻了倍,百姓们都主动来要种子,现在燕云的田地,九成以上都种了新粮种。”

站在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李大人仿佛看到了青州的希望——青州多山地,常年干旱,若是能引进这高产粮种,再推广燕云的种植技术,百姓的吃饭问题或许就能解决。他连忙让随从详细记录下粮种的特性和种植方法,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在边境的云漠城,李大人参观了加固后的城墙和新建的烽火台。城墙外侧挖掘了两丈深的深沟,内侧加砌了砖墙,城墙上每隔五十步就有一座箭楼,士兵们正手持弓箭,进行日常训练。烽火台高耸入云,顶部的了望台上,士兵正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动向。守将周将军向李大人介绍:“王爷制定了‘边防强化计划’,不仅加固了城防,还组建了三个训练营,每日进行体能、射箭、阵法训练,每月还有实战演练。另外,我们还组织了百姓巡逻队,军民联防,现在边境安稳得很,连小股匪患都没有了。”

李大人登上烽火台,望着远处的草原,心中满是敬佩。他想起青州边境的混乱,若是能借鉴燕云的边防经验,组建训练有素的军队,再联合百姓联防,或许也能实现边境安稳。他在本子上写下:“边防要‘攻防结合’,既要有坚固的工事和精锐的军队,也要联合百姓,以和为贵,方能长治久安。”

在燕云停留了半个月后,李大人带着满满的笔记和收获,启程返回青州。临走前,萧玦与苏清鸢特意召见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燕云的治理心得:“战后重建,最难的是安民心。百姓不怕苦,就怕看不到希望。所以我们先从‘医、学、业’入手,让百姓有病能看、有书能读、有活能干,这样民心才能安。民心安了,再推广新粮种、加固边防,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李大人将这番话牢记在心,他知道,这些经验,将是改变青州的关键。

李大人离开后不久,凉州、并州等藩地的官员也相继来到燕云。凉州的官员主要考察边防治理,他们跟着巡逻队体验边境巡逻,观看军队的实战演练,详细询问军民联防的运作模式;并州的官员则更关注民生改善,他们深入惠民坊的工坊、蒙学、医馆,与百姓和工匠交谈,记录下惠民坊的运营细节。

凉州的张大人在参观完边防后,对萧玦说:“以前我们总以为,边防只要靠军队就行,没想到还能联合百姓。燕云的‘军民联防’,既节省了兵力,又让百姓有了参与感,真是高明!”萧玦笑着回答:“百姓是边境的根,只有让百姓觉得,守护边境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配合。我们给巡逻的百姓发放粮食补贴,教他们基本的防身术,他们不仅能及时发现异常,还能帮着传递军情,比单纯靠军队防守要有效得多。”

并州的王大人在惠民坊的蒙学班停留了整整一天,他看到孩子们免费读书,还能吃到营养的午餐,不禁感叹:“并州也有蒙学,但大多要收学费,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根本读不起。燕云的蒙学,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啊!”苏清鸢接过话茬:“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才能让地方长久发展。我们不仅免学费,还提供午餐,就是怕孩子因为饿肚子而放弃读书。这些投入,看似花钱,实则是在为燕云的未来铺路。”

对于这些前来学习的官员,萧玦与苏清鸢始终热情接待,不仅安排他们参观考察,还组织了多场座谈会,让燕云负责民生、农业、边防的官员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遇到的问题。有人问:“推广新粮种时,百姓不接受怎么办?”燕云的农官回答:“我们先搞试验田,王爷和王妃亲自带头种,秋收时邀请百姓来看产量,再让种得好的农户分享经验,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愿意种了。”有人问:“惠民坊需要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资金问题?”负责惠民坊的官员回答:“一部分靠王府的私库补贴,一部分靠工坊的收入反哺,还有一部分靠互市的税收,只要运营得当,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这些官员带着燕云的治理经验回到各自的藩地后,纷纷效仿推广。青州的藩王按照李大人带回的经验,在青州开设了惠民坊,引进燕云的高产粮种,还组建了军民联防的巡逻队;凉州的藩王加固了边境城墙,参照燕云的模式训练军队;并州的藩王则减免了贫困家庭孩子的学费,还在各地开设了免费的医馆。

几个月后,这些藩地渐渐有了变化:青州的农田里长出了高产的玉米,百姓的粮缸渐渐满了;凉州的边境再也没有出现过匪患,百姓能安心放牧;并州的孩子读书的越来越多,街头的乞丐也少了。这些变化,又通过商人、官员的口口相传,进一步扩大了燕云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藩地派人来到燕云学习,燕云渐渐成了大靖藩地治理的“样板”。

景和四年年底,京城的皇帝收到了各地藩王的奏折,奏折中纷纷称赞燕云的治理成果,请求在全国推广“燕云模式”。皇帝看着奏折,不禁感叹:“萧玦夫妇,真是治世之才啊!燕云能从战乱之地变成安稳富庶之所,靠的就是他们心系百姓、务实肯干。若天下藩地都能像燕云这样,大靖何愁不兴?”

此时的燕云,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百姓们忙着收割粮食、晾晒皮毛,惠民坊的工坊里赶制着新年的丝绸和瓷器,蒙学班的孩子们排练着新年的歌舞,边境的互市上,大靖与匈奴的百姓交换着年货,脸上满是笑容。萧玦与苏清鸢站在蓟州的城楼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你看,燕云的经验,正在改变更多地方。”苏清鸢轻声说。萧玦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成为‘样板’,而是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只要还有地方的百姓在受苦,我们就还要继续努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燕云的土地上,给农田、工坊、烽火台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燕云的“样板力”,不仅在于它的治理成果,更在于它传递的信念——只要心系百姓、务实肯干,哪怕是战火后的废墟,也能变成充满希望的沃土。而这份信念,正像一束光,照亮了大靖的每一个角落,也为天下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方向。

UU阅书推荐阅读:黑神话:吾为天命狼玲珑谋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未读完的那本书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或许是我们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破产后,我养的校花成了我老板重生之无心魔女老爷!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小可怜嫁首长:随军后被千娇万宠综影视之玥明星希七零:冷面民兵队长被作精拿捏了步步团宠:慵懒小娇花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那些年的生活痕迹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修仙百战穿圣甲李氏仙族,从灭门到飞升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望你一世安好不正经炼金我的伯爵老父亲惨死重生后,渣男为我手撕白月光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浮生醉酒回梦里重生年代:大佬她种田制霸商业圈快穿之半枝妍每个世界都有病娇哄骗单纯少年道本归兮重生之我在古代做厨子的那些日子崩铁:穿成星的妹妹,竟成为团宠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花间修罗:我靠污染成圣机器变马甲夫妇今天也在互相套路黑神话:诸葛亮逐鹿九天退婚后,不小心怀了权臣的崽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老太太被亲儿子饿死后重生七零九霄玄帝传让你拍科幻,你竟直播大远征?小富即安的平淡生活重生之网游纪元:天龙八部天灵根很厉害?老子反手复制!开局被征兵役,还好有系统保命他的微笑是假的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西游:从签到开始一步步变强都退休养老了怎么还追着让做任务丧尸末日,大海里的求生之路变身鸡哥的我混迹在宝可梦世界我在都市中当鬼医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数码宝贝大冒险之少年李阳杀戮神格001,我在高武杀疯了要听爸爸的话四合院:截胡淮茹,物资百倍暴击校园鬼汇撩惹,京夜心动村妇的秘密!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精灵:手握真理的我怎么输?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捡漏一个废郡主,废柴少爷发奋了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以声吻心剑魄归凡:月如的武林重启实录黑月光师尊她总是口是心非西天取经?先帮我充个会员惊华传奇行尸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个剧本听到心声后,全京城炸翻了莲花楼之红绸故人归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盗墓:开局八大神咒,张启山馋哭气运之子?请叫我最强太子混沌丹炉铜火特工之王:梅花我以马甲乱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