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长放下那部红色电话机时,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后背,甚至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刚才那通电话,几乎耗尽了他半辈子的勇气。
他看向李浩轩,眼神复杂,既有赌徒下注后的亢奋,也有一丝后怕。
“成了。”王县长声音有些沙哑,“赵秘书说,陈副省长愿意见你一面。明天上午十点,省政府二号会议室。小李,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这一脚,我已经帮你踹开了省里的大门,但能不能走进去,就看你自己的了。”
“多谢王县长!”李浩轩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知道,王县长这一通电话,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他的计划捆绑在了一起。这份情,他记下了。
从县政府出来,李浩轩没有回厂,而是直接回了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没有丝毫的轻松,因为他清楚,明天,才是真正的硬仗。
他摊开纸笔,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所有对方可能提出的质疑,一一写下,然后在后面标注上自己的答案。
资金来源?外汇管制?技术壁垒?人员培训?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座大山。而他,必须在明天,当着省领导的面,将这些大山一一劈开!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浩轩就坐上了开往省城的班车。
省政府大楼,庄严肃穆。门口站岗的卫兵,让这里的空气都显得比别处凝重几分。
李浩轩在传达室通报后,被一位年轻的秘书领着,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二号会议室门口。
推开厚重的木门,会议室里已经坐着好几个人。
主位上,是一位五十多岁,面容清癯,戴着黑框眼镜的领导,想必就是主管工业的陈副省长。他的目光锐利,不怒自威。
他的左右手边,坐着几位一看就是厅局级干部的人物,个个神情严肃,正低头翻看着一份文件——正是李浩轩那份石破天惊的报告。
李浩轩一进来,所有人都立刻看向了他。
这些目光里,带着审视,带着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一个从县城来的毛头小子,竟敢提出如此异想天开的计划,在他们看来,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你就是青山县黑金肥厂的李浩轩?”陈副省长开口了,声音平稳,却带着一股压力。
“是的,陈省长,各位领导好。”李浩轩不卑不亢,平静地回答。
“你的报告,我们都看了。”陈副省长指了指桌上的文件,“想法很大胆,蓝图很宏伟。但是,年轻人,做事情不能只凭一腔热血。”
他话音刚落,他左手边一个头发梳得油亮的干部就推了推眼镜,用一种教训的口吻说道:“小同志,你知道八百万西德马克是什么概念吗?你知道我们省一年总共才有多少外汇额度吗?你知道这些额度要优先保证多少重点项目吗?你一个乡镇企业,张口就要这么大一笔钱,这简直是胡闹!”
这位是省外贸厅的刘副厅长,主管外汇审批,李浩轩的计划在他看来,纯属痴人说梦。
另一位看起来像是工业厅的干部也跟着摇头:“就算,我是说就算,我们能变出这笔钱。克劳斯·玛菲的生产线,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吗?‘巴统协议’你听过没有?这种级别的自动化设备,西方国家对我们是严密封锁的!你拿什么去买?”
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质疑和否定的声音。
他们每一个人,都身居高位,见多识广,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无比现实,无比尖锐。
换做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压力下,恐怕早已冷汗直流,哑口无言。
然而,李浩轩的脸上,却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
他等所有人都说完了,才缓缓开口。
“各位领导说的都对,你们提到的每一个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这件事,确实是绝无可能。”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承认自己不行?
李浩轩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
“但是,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常规的路?”
他看向那位外贸厅的刘副厅长:“刘厅长,您说我们没有外汇。那我请问,如果我们不花国家一分钱外汇,甚至还能为国家创造外汇,您还反对吗?”
“不花钱?你拿什么去买?天上掉下来吗?”刘副厅长嗤笑道。
“当然不是。”李浩轩自信地说,“我们可以采用‘补偿贸易’的方式!”
“补偿贸易?”
这个词一出,连主位上的陈副省长,都微微坐直了身体。
在这个年代,这还是一个非常新潮,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概念。
“没错!”李浩轩朗声说道,“我们可以和外商签订协议,由他们提供设备、技术和培训。我们用这座工厂未来生产的产品,来分期偿还设备款。比如,合同签订五年,我们每年将产出化肥的百分之三十,以协议价格交付给对方,用以抵债。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动用国家宝贵的外汇储备。而且,五年之后,这条世界顶级的生产线,就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多余的产品,我们还可以出口,为国家赚取外汇!”
石破天惊!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李浩轩这个大胆而又精巧的构想,给震住了!
他们这些体制内的老干部,想的都是如何向上级要政策,要资金。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想的却是如何无中生有,空手套白狼!
“至于‘巴统协议’的限制,”李浩轩转向那位工业厅的领导,自信一笑,“领导,协议是死的,人是活的。首先,我们引进的是化肥生产线,不是武器生产线,它的民用属性,决定了它处于限制名单的边缘地带,有谈判的空间。其次,生意人,逐利是本性。只要我们能给出足够的利益,我相信,克劳斯·玛菲公司会比我们更积极地,去游说他们自己的政府。而我,需要的就是一个去和他们当面谈这个利益的机会!”
“所以,我今天来,不是向省里要钱,也不是要政策。我只要一个名额,一个随同省经贸代表团出访西德的名额!给我一个机会,去敲开那扇门。如果我失败了,我承担一切后果,不会给省里添任何麻烦。但如果我成功了,那为我们省带来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先全国的化肥产业!”
李浩轩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那些刚才还满脸不屑的厅局干部们,此刻看着李浩轩,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胆量,更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格局和智慧!
陈副省长一直没有说话,他锐利的目光,一直在李浩轩的脸上逡巡,仿佛要看穿他这个人。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补偿贸易……好一个补偿贸易。”
他拿起桌上的笔,在一份文件上,果断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经贸代表团,还缺一个负责记录会议的翻译兼顾问。小李同志,你德语怎么样?”
李浩轩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平静:“报告省长,德语、英语、俄语,日常交流和商务谈判,都没有问题。”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
陈副省长看着他,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
“好!很好!”他将那份签好字的文件,递给身边的秘书,“就这么定了。小李同志,省里给你这张船票,但大洋彼岸的风浪,要靠你自己去闯。记住,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那个小小的黑金肥厂。”
“是!保证完成任务!”
李浩轩接过那份薄薄却重如泰山的批文,挺直了胸膛。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开启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