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播出后的几天,风暴并未平息,反而以更深入的方式席卷开来。收视率的数字是冰冷的证据,而真正证明一个综艺环节成功的终极标志,是它能否突破屏幕的界限,融入日常生活的血脉,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当然了”这三个字,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这种跨越。
最先反应的是各大报纸的娱乐版和电视娱乐新闻,他们不再仅仅报道收视率,而是开始追踪一种新的社会趋势。《每日娱乐》的头条标题颇为醒目:《“当然了”病毒式蔓延,金贤宇打造国民流行语!》。报道中详细分析了这个环节的语言魅力,称之为“简洁、高效、充满对抗性与戏剧张力的社交货币”。
然而,真正的渗透发生在更细微的角落。学校的操场上,中学生之间为了争抢零食或推卸值日,会模仿姜虎东的腔调大吼一声,然后得意地等着对方回答“当然了”并进行反击;公司的茶水间,同事间半开玩笑地追问“昨天下班那么早是去约会了吧?”,另一方则会笑着用“当然了”接招,引发一阵哄笑。甚至连年长的父母辈,在调侃子女时,也会生涩地尝试使用这个新学来的词,尽管发音不那么标准,却充满了试图融入年轻文化的努力。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综艺环节的名称,它变成了一种新的、带着戏谑和默契的交流方式,一种确认对方“接得住梗”的社交暗号,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印记。
金贤宇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他不能再随意地出现在街头巷尾,即使戴着帽子和口罩,那挺拔的身形和日渐具有辨识度的眉眼,也很快会被眼尖的路人认出,引发小范围的骚动和追逐。他的廉价翻盖手机不堪重负,最终彻底罢工——来自四面八方的合作邀约、媒体采访请求、甚至是一些大胆的告白信,几乎塞爆了信箱。
SbS放送中心门口,开始有他的粉丝举着写有“当然了!”的牌子等候,人数虽然无法与顶级偶像相比,但对于一个刚凭借综艺亮相的新人来说,已是现象级的待遇。她们兴奋地讨论着他在节目中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机智的反击,并将“当然了”作为粉丝间的应援口号。
更大的变化来自业界内部。此前或许只是观望的其他电视台综艺局,此刻真正感受到了压力和创新焦虑。mbc一档老牌谈话节目的策划会上,主pd敲着桌子问:“我们能不能也做一个类似‘当然了’的环节?哪怕形式变一变?这种强对抗性的语言游戏,观众买账!” KbS的周末综艺团队则在连夜开会,研究“当然了”的成功要素,试图解构其模式,打造自己的爆款。
模仿是最真诚的恭维,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宣告。金贤宇这个名字,连同“当然了”,已经从“值得关注的新人”升级为“需要研究和应对的行业现象”。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名,金贤宇表现出远超年龄的冷静与克制。他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深度专访,婉拒了所有综艺节目(除《x-mAN》外)的嘉宾邀请,也推掉了数个看似优厚但与他长期规划不符的商业代言。
他通过SbS的官方渠道,简单地表达了对观众喜爱的感谢,并谦逊地将功劳归于《x-mAN》节目组和刘在石、姜虎东等前辈的提携。这种不骄不躁、专注主业的姿态,反而赢得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好感和尊重,认为他“沉得住气,是能做大事的人”。
然而,他并非无所作为。在mop Entertainment那间依旧简陋的办公室里,他正进行着更重要的布局。流行语带来的巨大知名度,是无形资产,必须迅速转化为实质性的资源。
首先,他正式聘请了一位资深的财务与法务顾问,负责处理雪片般飞来的合作意向,并进行初步筛选。其次,他主动约见了SbS艺能局局长和金pd,进行了一次闭门长谈。
会谈中,金贤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拿出了针对“当然了”环节的优化方案和后续几期的创意延伸建议,展现了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对节目的责任心。同时,他适时地、以极其谦逊的态度,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SbS能为他即将启动的音乐制作人身份“Ace”提供一个与电视台音乐部门接洽的渠道。他没有要求特殊待遇,只求一个公平展示作品的机会。
这是一个巧妙的价值交换。他用自己的核心创意和持续贡献,换取一个进入音乐圈核心地带的“敲门砖”。SbS方面正全力倚重他提升《x-mAN》的竞争力,对于这个顺水人情,自然乐得成全。一条从综艺通往音乐产业的潜在通道,被悄然打通。
傍晚,金贤宇站在办公室的窗边,俯瞰着华灯初上的江南。楼下街道的巨幅广告屏上,正巧播放着一条饮料广告,里面当红的偶像明星在结尾处,俏皮地对镜头说了一句:“当然了!”
看到这一幕,金贤宇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那是一种看到自己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野蛮生长,甚至开始被商业资本快速吸纳利用的奇异感觉。他创造了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正在脱离他的掌控,拥有自己的生命,反哺于他,也考验着他。
流行语的热度终会消退,这是文化消费的规律。但重要的是,借助这股“东风”,他已经成功地将“金贤宇”这个名字,从一个模糊的过去式,打造成为一个代表着“创新、机智、沉稳”的当下品牌。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与平台谈判的筹码、以及开展下一步计划所必需的公信力。
“热度,是燃料,不是目的地。”
他轻声自语,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桌上,放着财务顾问初步筛选出的几家有意向的合作方资料,以及SbS音乐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下一步,是将这虚浮的声名,转化为坚实的根基——或通过音乐制作巩固行业地位,或通过审慎的商业合作积累资本。
“当然了”的狂欢属于大众,而他的征途,是构建一个真正的娱乐版图。流行语只是响亮的发令枪,真正的马拉松,刚刚开始。他拿起关于一家新兴音乐制作公司的资料,目光沉静,开始了新的谋划。第一卷的故事,在这由他亲手点燃、已燎原的流行之火中,缓缓落下帷幕,而第二卷更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在这静谧的谋划中,展开了第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