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论坛】之上,此刻的喧嚣足以煮沸一锅滚水。
两个置顶的视频帖子,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一个是振华武馆开宗立派,七人同入锻骨的神迹。
另一个,则是罡劲宗师与振华镇守使之间,那场令人费解的对决。
尤其是后者,引发的争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幽灵(先行者)】:李瑞东前辈的罡劲太霸道了,拳拳音爆,隔着屏幕都感觉要窒息。徐莽能硬抗下来,简直不是人!
【龙牙(继行者)】:硬抗?那叫硬抗?从头到尾被压着打,动都动不了!要不是李前辈自己没力气了,徐莽早被打成肉酱了!我看咱们的新武道,在顶尖战力上,还是差点意思。
【王日天(继行者)】:楼上的你行你上啊?别忘了,徐莽是化劲,李瑞东是罡劲!跨了一个大境界!能活着就是胜利!
【猴子(继行者)】:@王日天(继行者),你个被野猪王秒杀的懂个屁。龙牙兄说的对,你看李前辈那气势,那威压,那才叫宗师!徐莽虽然根基厚,但打起来就是个铁王八,太憋屈了!
争论愈演愈烈,论坛内的玩家迅速分化为两派。
一派认为徐莽以低境界硬抗高境界而不败,是新武道的根基碾压。
另一派则认为徐莽赢得侥幸,全程挨打,证明新武道在杀伐技巧上远不如旧国术。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在这时,一个Id的出现,让整个论坛的争吵为之一静。
【陈默(先行者)】。
作为最早的“攻略大神”,陈默在玩家群体中声望极高。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发了一段文字。
【陈默(先行者)】:都别争了,这不叫弱,这叫职业克制!懂吗?李宗师是顶级刺客,高攻高爆,皮脆蓝条短。徐镇守使是超级血牛,防高血厚,蓝条长得能绕地球三圈!咱们修的,是血牛神功啊兄弟们!拿一个顶级刺客跟一个究极肉坦比持续输出,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帖子发出的瞬间,整个论坛死寂了三秒。
三秒后,是井喷式的爆发!
【王日天(继行者)】:卧槽!卧槽!精辟!我怎么就没想到!
【猴子(继行者)】:噗!血牛神功……陈默大佬,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这么一说,我瞬间就懂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职业克制”四个字,瞬间打开了所有玩家的思路。
那些原本纠结于谁强谁弱的玩家,此刻只剩下恍然大悟。
是啊!这不是强弱问题,这是战斗风格和体系定位的问题!
就在众人纷纷为陈默的“神比喻”高呼“666”时,又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帖子被顶了上来。
【赵无极(先行者)】。
作为现实中的国术大家,赵无极的发言,为这场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赵无极(先行者)】:陈默小友所言虽戏谑,却一语中的。老朽痴迷国术一生,深知其利,也深知其弊。旧武学,如我等,毕生所求,不过是将‘劲’之一字练到极致。明劲、暗劲、化劲……皆是运劲之法,杀伐之术。我辈曾以为,此乃武道之巅峰。然今日方知,我辈空有杀伐之术,气血却支撑不住,根基虚浮。
【赵无极(先行者)】:而先生所传之新法,正是补全了国术最后的短板!《气血修炼法》筑万丈高楼之基,《肉身修炼法》铸承载伟力之躯!此非取代,乃是完善!是为我等国术传人,续上了那条通天之路!
赵无极的发言,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如果说陈默的帖子是用现代化的语言让玩家们理解了“为什么”,那么赵无极的帖子,就是站在历史与传承的高度,告诉了所有人“是什么”。
这不是新旧武学的对立,而是对传统国术的补全与升华!
一时间,论坛之上,所有关于新旧武学孰优孰劣的争论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邵清县总办府后院。
练武场上,尘埃落定。
李瑞东缓缓收功,他看着对面那个气息沉稳,连大气都未喘一口的男人,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苦涩。
他一生引以为傲的罡劲,今天在这里,撞上了一堵墙。
“李前辈劲力运用之妙,晚辈望尘莫及。”
徐莽对着这位失魂落魄的宗师,抱拳一礼,语气诚恳。
“若你我同处一境,晚辈……接不住前辈一招。”
这话并非恭维。
在刚才的交手中,他切身体会到了那罡劲的可怕。
那股劲力凝练如钢钻,变化多端,时而猛刺,时而缠绕,若非他已入洗髓。
肉身强横到匪夷所思,恐怕早已被那股劲力透体而入,搅碎了内脏。
听到徐莽的话,李瑞东的脸色稍缓,但脸上的茫然却更深了。
徐莽看着他,话锋一转,沉声说:“然武道之途,劲力是术,气血是本。晚辈,不过是根基比前辈……厚实了些许。”
说着,徐莽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双手递了过去。
“此乃先生普传天下的《气血修炼法》前三层心法,用以固本培元,铸就无缺根基。前辈或可一观。”
李瑞东的视线落在那本手抄的册子上,封面上“气血修炼法”五个字,带着一股说不清的魔力。
他颤抖着伸出手,接过了那本册子。
入手很轻,却又很重。
他缓缓翻开第一页,只扫了几行,整个人便僵在了原地。
那上面没有玄奥的术语,没有高深的法门,只用最朴素的文字,阐述着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修炼路径——如何引导天地间无处不在的能量,来温养己身,弥补亏空,壮大气血本源。
这……这怎么可能?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心头的震撼就越强烈,呼吸也变得急促。
当他看到第三层“无缺圆满”,看到那“凡躯淬炼极致,成就无缺之身”的描述时,他再也控制不住,猛地合上了册子。
许久,李瑞东仰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这位纵横天下、威名赫赫的罡劲宗师,眼角竟有浑浊的泪光闪动。
他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根基……根基!我辈武人,何尝不知根基之重!”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悲凉与不甘。
“然天地灵机日益衰微,米粮药石皆是有限,寻常人家连果腹都难。”
“我等习武之人,又去何处寻那如山如海的资源来淬炼体魄?”
“强行打熬,只会耗尽本源,油尽灯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这一声悲叹,喊出了一个时代所有武人的绝望。
他们不是不懂,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这片天地,已经给不了他们支撑武道高楼的根基!
徐莽闻言,亦是默然。
他想起了自己,若非遇到先生,他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和李瑞东一样,在化劲的道路上走到尽头,然后在一身伤病中,不甘地老去。
“前辈,”徐莽低声说,“后续的功法,需凭‘贡献点’在赏功堂兑换。不过,以您的身份,等先生回来,必会有不同的安排。”
李瑞东身躯一震,缓缓低下头,视线再次落在那本册子上。
他沉默了良久,然后对着省城的方向,深深地,行了一礼。
再起身时,他脸上的茫然、悲怆与不甘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种近乎虔诚的求索。
……
就在李瑞东的武道之心被彻底颠覆的同时。
总办府另一端的“鲁班堂”内,工部奇才刘秉章,也正在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认知崩塌。
他被苏清雪和几位戴着老花镜的“学者团”教授簇拥着,呆呆地立在一台正在轰鸣运转的庞大机械前。
那是一台由水力驱动的复杂联动机械,巨大的水轮带动着一根根传动轴。
经过一系列齿轮的变速变向,最终驱动着十几片薄刃锯片,正在对一根巨大的原木进行着无比精准的切割。
没有震耳的噪音,没有刺鼻的烟尘,只有流畅而高效的运转声。
刘秉章彻底失神了。
他猛地扑到机器前,不顾上面沾染的油污,颤抖着抚摸着一处关键的传动轴连接处。
在那里,一颗颗光滑的钢珠,正在小巧的凹槽内飞速滚动。
滚珠轴承!
正是那个年轻人,在巷口轻描淡写提起的物事!
“天工……天工啊!”
刘秉章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中,泪水奔涌而出。
他一生钻研机关营造之术,自诩为当世鲁班。
可眼前的这台机械,其设计之精巧,理念之超前,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他穷尽一生,不过是在摸索着堆砌砖石,而这些人,却已经掌握了建造琼楼玉宇的真正法门!
“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他猛然回过头,一把抓住旁边一位工程学教授的手臂,神情狂热,声音嘶哑地问道:“那位周先生……他,他究竟想造一个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