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明消失在学堂的时刻。
【诸天论坛】被一篇帖子引爆。
帖子被高亮置顶加粗。
发帖人:陈默(先行者)
标题:《神迹!降维打击!你永远无法想象Gm的伟力!!!》
内容是一段剪辑过的影像。
开端,高台上,一道白衣身影平静演武。
从壮体到炼筋,动作朴实,却暗合至理。
画面陡转!
咚——!
一声闷响穿透影像,震得人骨髓发麻。
李铁山、赵无极等七人身上,强横气机同时爆发!锻骨境的异象被清晰记录!
但这只是前奏。
周小虎等八人紧随其后,骨骼齐鸣连成一片。
而后是第三波,第四波……数十道气息冲天而起!
画面最终定格。
一个巨大的淡白色气血漩涡笼罩了整个演武场。漩涡中心轰鸣不休。
数百人筋骨齐鸣,气血沸腾。那股磅礴的气势,碾碎了所有玩家的想象。
帖子下方,留言如海啸般涌来。
【王日天(继行者)】:卧槽!这是什么?大型版本更新现场?Gm亲自下场开挂?我还在搬砖炼皮,先行者大佬们已经批量生产锻骨境了?
【风中追风(继行者)】:楼上的,慎言!这哪里是修炼,这是点化!是圣人讲道!先生……当真是神人!我彻底服了!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第一时间赶去邵清!
【薛定谔的喵(继行者)】:无法理解的能量共振现象。一人演武,引动千人突破。这种能量传导效率超出了现有物理学范畴。我需要数据,我需要更完整的观察数据!陈默大佬,视频还有吗?付费!
【霸刀】:妈的!看得我热血沸腾!这才是大丈夫所为!什么狗屁任务,什么功劳点,跟这种机缘比起来,算个屁!
恐慌、羡慕、狂热、懊悔。种种情绪在论坛发酵。
“神迹”的冲击,以及与先行者之间那不断拉大的鸿沟,让所有继行者对“先生”的敬畏,第一次从强者崇拜,上升到了近乎信仰的层面。
他们终于体会到,自己与那些最早追随的“先行者”,错过的到底是什么。
那不是一两次任务。
而是一个时代。
……
对于论坛上的波澜,周明置若罔闻。
他未分出半点心神关注。
此刻,他正缓步走在通往学堂的青石板路上。
演武场的喧嚣被隔绝,学堂内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清晰可闻。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学堂门口时,学堂内瞬间安静。
数百名闻讯赶来,却因身份不够未能进入演武场的学子,全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们挤在门口、窗边,用一种混杂着狂热、崇敬与渴望的目光,注视着这位缔造了邵清神话的“先生”。
周明未理会他们,平静地走上讲台,扫过一张张稚嫩却充满希望的脸庞。
“从今日起,学堂‘山长’一职,由我暂代。”
声音不高,却传遍了学堂的每个角落。
“每日下午,我会在此开设一堂公开课。解经、授业、答惑。”
话音落下,学堂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先生要亲自授课!
这是何等的荣耀!
周明抬手虚按,沸腾的学堂再次安静。
他的课堂,没有固定教材。
第一日,一名被周锦萱从赏功堂送来进修的青年站起,恭敬地问:“先生,学生在管理账目与人员调配时,总觉力不从心,不知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不出差错?”
周明看着他,开口:“权责对等,赏罚分明。你为管事,权在调配,责在监督。”
“你手下之人,权在执行,责在完成。权责不清,则事端不止。赏功罚过,皆有法度,法度不明,则人心不服。”
“你回去,将赏功堂所有人的权与责,一一罗列清楚,再来找我。”
寥寥数语,直指核心。那青年愣在原地,眼中闪过明悟,深深一躬到底。
第二日,鲁班堂的一位年轻工匠,被周全送来旁听。
他满脸困惑:“先生,我们想造一座更宽、更结实的桥,可无论怎么加固桥墩,都撑不住太大的重量,这是为何?”
周明未直接回答,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拱形。
“力,是可以被引导的。直线传递,力大者胜。曲线分散,则可化千钧于无形。”
“你们只知用柱子去顶,却不知用弧度去传。回去看看水怎么流动,看看弯曲的竹子如何承重,想明白了,再来动手。”
力学原理,被他用最朴素的比喻点破。
那工匠看着黑板上简单的图形,嘴巴越张越大。
第三日,一名武馆的新晋教习,被赵无极派来学习。
他苦恼地问:“先生,我教导弟子炼肉境的发力,可总有人不得法。”
“要么力气过猛伤了自己,要么力道不足没有效果,不知该如何指点?”
周明颔首:“你只教了他们如何用力,却没教他们为何能发力。”
“去扁鹊堂,找周三省堂主要一幅最精细的人身骨骼图、一幅经络图。”
“让你自己,也让你的弟子明白,力从何处生,劲走哪条路。”
“让他们知道,每一次挥拳,是哪一块骨头在支撑,是哪一条大筋在发力。”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武道,不是蛮干,是格物。”
因材施教,深入浅出。
在周明亲自教导下,学堂的效率高得惊人。
他像一个无穷的知识宝库,无论学生提出何种领域的问题,他总能用最通俗的语言,一针见血地点破核心关窍。
原本苏清雪计划中需要大量实践才能培养出的基层管理人才,如今十几天便能速成。
一批批通过考核的学生,被迅速分配到各个岗位:戒律堂的审判员、赏功堂的文书、鲁班堂的技术员、各乡镇的记账先生……
学堂,从一个扫盲之所,变成了一个高效的人才孵化器。
苏清雪和周锦萱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
以前,她们制定一份详尽的民生政令,下发后,往往会因基层执行者看不懂、理解错,最终面目全非。
现在,那些从学堂毕业的学生,能精准地理解政令的每一个字,甚至举一反三,将任务完成得更好。
整个振华体系,仿佛一台生锈的机器被注入了顶级的润滑油,每个齿轮都开始流畅运转。
许多因缺乏人才而无法推行的计划,如今被一一提上日程。
武馆方面,周明同样设立了“教习进修班”。
他不再单纯地教授武者如何“变强”,而是开始系统地教授他们,如何“教”别人变强。
他将《肉身修炼法》的每个境界,都拆解成数百个标准化的训练动作,详细阐明原理、效果、易错点。
他甚至制定了标准化的考核流程,让教学质量不再依赖教习个人的悟性,而是变成了一套可以被精准复制的流程。
振华武馆的扩张速度与教学质量,因此得到了爆炸性的提升。
这一日,又是一堂公开课。
课后,当所有人都准备离开时,一个坐在角落里,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的少年,却猛地站了起来。
他身体有些发僵,攥紧了拳头,脖子梗得笔直。
声音带着颤抖,但异常清晰。
“先生……学生……学生有一事不明。”
周明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他:“说。”
少年深吸一口气,大声问:“先生,我们读书、识字、习武……”
“学生本是佃户之子,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一辈子围着那几亩地打转。”
“现在……现在学了这些,学生还是不明白,这一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学堂都安静了。
所有准备离开的学子,都停下脚步,齐刷刷地望向周明。
这也是他们很多人,藏在心底的问题。
他们被一股洪流推着向前,疯狂地学习,疯狂地变强,却很少去思考,这股洪流最终要流向何方。
周明看着那个少年,看着他脸上既有渴望,也有一丝根植于血脉的迷茫。
他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用一种平静却清晰的声音,回答了这个问题。
“是为了有一天,你们能站着,挣钱,活得像个人。”
这句话,戳进了所有学子的心底。
站着!活得像个人!
简单又奢侈的字眼!
周明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扫过每一张被震撼的脸庞。
他的声音,继续在安静的学堂里回响。
“更是为了有一天,你们的后代,不用再问这个问题。”
轰!
所有学子的脑海中,某种坚固的枷锁,轰然碎裂。
他们看着讲台上那道平静的身影,眼神中的狂热与崇拜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火焰般明亮的坚定。
那是一种找到了毕生方向与信仰的光。
原来,先生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变强。
更是为了给他们,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争一份生而为人的尊严!
周明没有再多言。
他转身,缓缓走下讲台,身影消失在学堂的尽头。
民智已开,国魂当铸。
他播下的,是武道,是格物,是算术。
但真正想点燃的,是这片沉寂土地上,那一颗颗不甘沉沦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