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中心的高级看护区内,弥漫着淡淡的能量恢复药剂的清香。夜凰躺在维生舱中,陷入了深度的恢复性睡眠,她的镜瞳之力消耗最为剧烈,需要时间重新温养。苏半夏虽然也消耗巨大,但守门人血脉的自愈能力较强,此刻正盘坐在一旁的静修垫上,引导着秩序之力梳理自身略显紊乱的能量通道。
陆见的情况则最为特殊。他并未躺在维生舱中,而是静坐在房间中央,双眸微闭。他的身体并无大碍,但精神层面的消耗,尤其是强行在规则干扰下维持与源核连接、并引导那次不稳定共鸣,所带来的那种仿佛灵魂被撕裂般的疲惫感,远非普通药剂可以缓解。
他正在通过最深沉的冥想,重新巩固与万镜之厅的联系,抚平规则之力反噬带来的细微创伤。在他的感知中,那浩瀚的镜界本源如同温暖的海洋,缓慢而坚定地滋养着他干涸的精神。
莫奕理事和老猫悄然前来探望。
“情况如何?”莫奕的声音压得很低。
苏半夏睁开眼,轻声汇报:“夜凰需要至少二十四小时深度恢复。陆见……他在进行精神层面的调息,看起来比之前好了一些。”
老猫看着静坐的陆见和维生舱中的夜凰,眉头紧锁:“连续两个‘清道夫’,一个比一个难缠。下次来的,恐怕……”
“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莫奕语气沉重,“技术部门对‘错位之锚’残留的能量样本分析已经有了初步结果。确认其干扰能力的核心,是基于一种对‘信息纠缠态’进行‘逆向解谐’的技术。这解释了我们联动力量被克制的原因——我们的共鸣本质上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同步。”
“逆向解谐……”苏半夏喃喃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技术恐怖。
“是的,这是一种理论上存在,但以我们目前科技几乎无法实现的技术。”莫奕继续说道,“‘观测者’在维度信息和规则操控方面的技术积累,远超我们之前的预估。他们不仅仅是在研究,他们已经走在了应用的尖端。”
这时,陆见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疲惫未完全消除,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清明。
“理事,老猫。”他微微颔首,“这次战斗,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的‘协调’还太稚嫩,过于依赖稳定的环境。一旦核心的‘和谐’被打破,很容易陷入被动。”
“你有什么想法?”莫奕问道。
“我们需要提升联动的‘鲁棒性’。”陆见用了一个工程学术语,“就像建造一座建筑,不能只追求美观和效率,还要能抵抗风雨和地震。我们的力量融合,也需要具备在恶劣、混乱环境下保持基本框架和反击能力的基础韧性。”
“具体怎么做?”
“加强个体极限状态下的能力掌控训练,尤其是被干扰、被压制情况下的应变。同时,我们需要开发不止一种联动模式。”陆见思路清晰,“不能只有‘协调’一种终极状态。或许可以尝试更侧重防御的‘堡垒’模式,或者更侧重移动与突袭的‘流光’模式。多种模式切换,才能应对更多变的敌人。”
莫奕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很好的思路。等夜凰恢复,你们可以着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基地的资源会全力支持。”
就在这时,莫奕的加密通讯器响起,是李博士发来的紧急通讯请求。
“莫奕理事!”李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不安,“那块石头……就在三分钟前,它的信标发射突然停止了!”
“停止了?”莫奕一愣,“是能量耗尽?还是收容措施生效了?”
“都不是!”李博士的语气更加急促,“不是停止,是……转变!它停止广播‘寻找织网者’的信标,转而开始接收某种……我们无法解析的、来源未知的信息流!信息流极其微弱,但结构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信标!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莫奕的心提了起来。
“而且,根据能量轨迹回溯分析,这段信息流的来源方向……指向了镜界!但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镜界区域,其坐标参数……是不断变化的,仿佛在无数个镜面碎片中同时跳跃!”
房间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信标停止,开始接收信息?来源是动态变化的镜界坐标?
这绝不可能是自然现象!这更像是一种……回应!
那个被称作“织网者”的存在,或者其造物,似乎已经……注意到了这里,并且开始了某种形式的……沟通?或者说,是某种确认?
陆见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能跨越维度、以如此诡异方式进行回应的存在,意味着什么。这远比“观测者”的威胁更加深邃和不可测。
“李博士,继续监测,记录所有数据,但绝对不要尝试回应或反向追踪!”莫奕立刻下令,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提高收容等级至‘欧米茄’!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挂断通讯,莫奕看向陆见和苏半夏,脸色难看至极:“看来,我们担心的最坏情况,正在发生。‘观测者’的麻烦还没解决,一个更加神秘的‘织网者’,似乎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我们。”
苏半夏担忧地看向陆见。
陆见缓缓站起身,虽然精神依旧疲惫,但脊梁挺得笔直。他走到观察窗前,看着外面基地有序运转的景象,以及更远处模拟出的蓝天白云(基地内部生态循环系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是‘观测者’的捕网,还是‘织网者’的谜题,只要它们威胁到我们要守护的一切,我们唯有……迎战。”
只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来自未知维度的、无声的脚步,似乎又近了一些。空气中的压力,悄然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