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汉城根基日固,兵甲渐利,然诸葛亮深知,欲使军心永固,士气得扬,除却严明军纪、精良装备,更需滋养根本——那便是“食”。
寻常灵食仅能补充灵力,缓解疲乏,对于军中大量处于炼气悟道期的士卒而言,助益有限。
此重任,自然落在了对“食”之道有着异禀天赋的刘禅身上。
……
百草营深处,如今多了一处戒备森严的“道膳房”。
此地由刘禅亲自主持,顾婷儿辅助,更有韩力以木之道基催生、优化特定灵植。
刘禅面前,摆放着几样奇特的食材:
一捧色泽金黄、粒粒饱满如珍珠的“玉髓米”,此乃利用“化瘴为肥”之术,在转化后的瘴气滋养下,结合珍馐天偶尔随空间波动传来的特殊种子培育而成;几株叶片呈现七彩流光、名为“霞光蕈”的灵菇;还有一些散发着清冽道韵的“寒潭菱角”。
“民以食为天,军以食为魂!”刘禅小胖脸上一片肃然,全无平日贪玩模样,“寻常灵食,不过果腹充饥。吾欲烹制的,是能助人悟道、砥砺修为的——‘道食’!”
他深吸一口气,周身灵力以一种独特的韵律波动,并非炼器之刚猛,亦非炼丹之炽烈,而是带着一种“调和”、“孕育”、“共鸣”的意境。
这是他在无数次尝试中,结合自身对“食”之本源的理解,自行摸索出的“烹灵诀”。
炉火非地火,乃是以纯净灵石催发的“文心焰”,温度恒定,富含灵性。
玉髓米入锅,以晨露浸泡过的“清心竹”筒蒸制,米香中竟隐隐传出细微的玉石轻鸣之音。
霞光蕈与寒潭菱角,辅以数种调和药性的辅料,被刘禅以精妙手法切配、翻炒,七彩霞光与清冽寒意在锅中交融,竟演化出微缩的云霞流转、寒潭映月之异象!
整个过程,刘禅全神贯注,仿佛不是在烹饪,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道法演炼。
顾婷儿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不时递上所需物料,韩力则在外围,以木灵气维持着食材最鲜活的生机状态。
数个时辰后,锅盖掀开。
没有冲天的宝光,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涤荡心灵、启迪智慧的奇异香气弥漫开来!
锅中,米饭晶莹剔透,隐有金色道纹;菜肴色泽瑰丽,霞光与月华交织,道韵自成!
“第一锅‘七彩霞光饭’,成!”刘禅抹了把汗,胖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
首批“道食”优先供给轮值巡逻、与妖兽搏杀最频繁的几支精锐小队。
是夜,军营膳堂。
士卒们领到这份与众不同的饭食,皆感惊奇。
那香气入腹,竟引得体内灵力自行加速运转,往日修炼中一些晦涩难明之处,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其中一队,有一名叫“石敢”的散修出身的士卒。
他加入炎汉卫不过月余,资质平平,卡在炼气巅峰已久,主修一手粗浅剑诀,却始终难以领悟真正的“剑道”意境,筑基无门。
此刻,他捧着那碗“七彩霞光饭”,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奇异道韵,尤其是那“寒潭菱角”带来的清冷锐意,竟与他所修剑诀隐隐呼应!
他下意识地扒了一口饭。
轰!
仿佛一道冰流汇入丹田,随即炸开!
并非狂暴,而是一种极致的“静”与“锐”!
往日修炼剑诀时那些模糊的感悟、那些无法把握的运力技巧、那些对“锋锐”之道的懵懂认知,在这一刻,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开迷雾,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仿佛“看”到了风中草叶被无形之力切断的轨迹,“听”到了金石交击最本质的颤音,“感受”到了意念凝聚如丝、引而不发的状态!
那是……剑意!最纯粹、最基础的“锋锐”剑意!
“我……我明白了!”
石敢猛地站起身,双目圆睁,周身气息剧烈波动,一股虽微弱却无比凝聚的锋锐之气,不受控制地透体而出!
嗡——!
他腰间那柄普通的长剑,竟自行发出清越的剑鸣,与之共鸣!
周围同伴被惊动,纷纷看来,只见石敢立于原地,周身灵气疯狂向丹田汇聚,那缕新生的剑意如同种子,汲取着灵气与道食残留的道韵,顽强地破土、生长!
筑基的壁垒,在这顿悟与道食的双重助力下,轰然洞开!
一股属于筑基期修士的、带着凌厉剑意的气息,自石敢身上爆发开来!
“筑基!石敢筑基了!”
“是那道食!是少主研制的道食!”
膳堂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惊呼与羡慕!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军营,乃至整个炎汉城!
刘禅闻讯,胖脸激动得通红,拉着顾婷儿的手又跳又笑:“成功了!婷儿阿姨!我们的道食真的能助人悟道!”
张飞听闻,豹眼放光,直接冲到道膳房:“阿斗!好小子!有你的!以后咱们炎汉卫的伙食,就照这个标准来!俺老张也要尝尝!”
赵云亦是面露惊容,对诸葛亮道:“军师,此道食若能量产,于我炎汉军力提升,恐不亚于增添千军万马!”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满是欣慰:“阿斗于此道,果有宿慧。此乃天助我炎汉。”
他立刻下令,扩大玉髓米等特殊作物的种植,优先保障道食供应,并让刘禅总结经验,尝试开发不同属性的道食,以契合士卒不同的修行路径。
石敢因食悟道,筑基成功的例子,极大地激励了全军。
炎汉卫的士气与凝聚力,在此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道食初成,便已显露出改变军团根基的无穷潜力。
这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炎汉未来强军的……道基之粮!
【第6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