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楼船破云穿雾,不出三日便回返长安仙域。
未央宫,凌霄宝殿。
金碧辉煌,仙气缭绕。
刘邦斜倚在九龙帝座之上,一身常服,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玉佩,看似漫不经心。
吕雉端坐一旁,凤冠霞帔,不怒自威。
阶下,季高伏地禀报,将炎汉之行的经过,尤其是诸葛亮那“约法三章”,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
“……那诸葛亮言辞看似恭谨,实则倨傲无比!言称若要归附,必依此三章,否则宁可独守荒原!其心可诛,其行当斩!”季高添油加醋,语气愤慨。
“啪!”
吕雉玉手猛地一拍凤座扶手,美眸含煞,周身隐有冰寒之气流转,殿内温度骤降!
“狂妄!区区下界飞升之臣,荒原苟且之众,安敢与我道庭讨价还价!称臣纳贡,已是天恩浩荡,竟还敢索要自治之权?这诸葛亮,分明是包藏祸心,欲行割据之实!陛下,此风断不可长!当立即发兵,剿灭此獠,以儆效尤!”
她声音尖利,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目光灼灼看向刘邦。
刘邦却依旧把玩着玉佩,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吕雉见他这般反应,心中更怒,却不好再逼,只得冷哼一声,凤目含威扫过殿中群臣,一些依附于她的官员立刻出列附和,纷纷斥责炎汉无礼,请求严惩。
刘邦挥了挥手,止住喧嚣。
“行了,朕知道了。季高,你且退下休息。”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季高不敢多言,叩首退下。
吕雉见状,强压怒火,起身道:“陛下……”
刘邦终于抬眼,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皇后稍安勿躁。此事,容朕细思。”
说罢,他起身,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子房,萧何,随朕后殿说话。”
---
后殿静室,檀香袅袅。
再无外人,刘邦卸下了那副慵懒姿态,眼神变得锐利如鹰。
他随手布下一道隔音结界,看向对面两位股肱之臣。
“都说说吧,那诸葛亮,还有他那‘约法三章’。”他抓起桌上一颗灵果,咔嚓咬了一口。
张良一袭白衣,仙风道骨,闻言微微一笑:“陛下,亮观那诸葛亮,非是狂悖之徒,实乃洞明时势之俊杰。”
“哦?”
“其提出三章,看似咄咄逼人,实则分寸拿捏极准。”张良缓声道,“自治之权,乃其立身之本,绝不可失。然其仍愿称臣纳贡,奉我正朔,便是留了余地,给了陛下台阶。其最后对季高所言,更是点明关键——炎汉,可为我道庭西陲之藩篱,抵御大秦东进之锐刃。”
他目光清明:“此子深谙‘刚柔并济’之道,更知陛下所需。与其得一恭顺无用之仆从,不若得一能征善战之盟友。其潜力,观其于千瘴荒原白手起家,短短时日便气象一新,可见一斑。若得机遇,未必不能成为制衡大秦,乃至……牵制其他几家的一步妙棋。”
刘邦咀嚼着果肉,若有所思,看向萧何:“老萧,你怎么看?”
萧何手持玉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季高带回的、关于炎汉城的各项数据。他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恶搞一下,太无聊了。仙侠版洞察法器),语气带着惊叹:
“陛下,臣核算其人口增长、城池建设、军备生产、税收商贸……其发展之速,治理之效,远超寻常仙城!尤其那‘九转乾坤阵’,构思精巧,能耗极低而防御卓着,非大才不能为。诸葛亮之能,不在臣之下也。”
他放下玉简,郑重道:“若得此城为基,假以时日,必成一方重镇。其所求自治,无非是想放手施为。若陛下应允,示之以宽,必能得其感激,日后或有大用。若强行压制,恐适得其反,将其推向对手,或逼其铤而走险,皆非善局。”
刘邦听完,沉默片刻,将果核精准地吐入远处的玉盂。
“一个说他有潜力,是把好刀,能用;一个说他能治理,是块好料,能用。”他咧嘴一笑,露出那抹标志性的、带着几分痞气与精明的笑容,“合着就朕那婆娘觉得该砍了?”
张良与萧何相视一笑,并未接话。
刘邦站起身,踱了两步,猛地回身:“那就见见!”
他眼中闪烁着好奇与算计的光芒。
“朕倒要亲眼瞧瞧,这能让子房和萧何都高看一眼的诸葛孔明,到底是何等人物!看看他那‘约法三章’,到底有几分底气!”
“陛下圣明。”张良含笑拱手。
“只是皇后那边……”萧何略有迟疑。
刘邦大手一挥,浑不在意:“她那边朕去说。晾那诸葛亮几人,在未央宫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传朕口谕,让季高再跑一趟,告诉诸葛亮,他的条件,朕准了!让他带着他那几个兄弟,来未央宫,朕要亲自给他们‘册封’!”
他特意在“册封”二字上咬了重音,带着一丝玩味。
一场关乎炎汉命运的风波,便在刘邦这看似随性,实则深谋远虑的决断中,暂时尘埃落定。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从踏入未央宫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
刘邦的决断,化作一道无形的谕令,跨越千山万水,再次降临炎汉城。
不过旬日,那艘煌煌鎏金的道庭楼船,去而复返。
只是这一次,船首的仪仗似乎收敛了几分,少了几分咄咄逼人的天威,多了几分公式化的庄重。
使者依旧是中常侍季高。
他再次立于丞相府前,面上那倨傲之色淡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审视与些许无奈的神情。手中未持诏书,只有一道缭绕紫气的玉符。
“诸葛丞相,”季高声音平稳,不再尖利,“陛下有口谕。”
诸葛亮率众迎出,静候其言。
季高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圣谕:炎汉所陈三章,其情可悯,其志可嘉。朕,准了!”
短短几字,如同春雷,在炎汉众臣心中炸响!张飞豹眼圆睁,几乎要喝出声,被赵云以目光止住。石岩等降将则是面露狂喜。
季高继续传达,语气带着一丝刘邦特有的、仿佛与人商量却又不容置疑的味道:“然,名不正则言不顺。既允尔等自治,这册封仪典,总需走上一遭。着诸葛亮,携关羽、赵云等核心重臣,入未央宫觐见。陛下欲亲睹俊才,亦有些许细节,需当面……‘友好磋商’。”
他将“友好磋商”四字,咬得略重,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带着深意。
“陛下言,未央宫已备薄酒,静待诸位俊杰莅临。望尔等,勿负圣望。”
口谕传达完毕,季高将那道代表通行与觐见资格的紫气玉符递给诸葛亮,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登船离去。这一次,他甚至未多做停留,楼船很快升空,消失在云层之中。
消息传开,炎汉城高层反应各异。
张飞挠着头:“嘿,那刘邦老儿,倒还算识趣!知道咱们不好惹!”
关羽抚髯沉吟:“陛下亲见,‘磋商’……恐非易与之行。”
赵云沉稳道:“无论如何,陛下已示宽仁,我炎汉当有所回应。”
诸葛亮手握那枚尚带余温的紫气玉符,眼中光华流转,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友好磋商?
他仿佛已能看到,那未央宫深处,看似随和的汉皇刘邦,以及那绝不会甘休的吕后,正布下一场新的、不见刀光剑影,却凶险更胜战场的棋局。
“传令,”他声音清晰,“核心议事,商定入京人选。”
风暴的中心,已从千瘴荒原,转向了那九天之上的未央仙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