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光线像是一根烧红的钢针,刺破了办公室里压抑的昏暗,也刺痛了孙正刚布满血丝的双眼。
他面前的桌子上,一个便携硬盘正安静地闪烁着幽蓝的读写指示灯,里面存放着他职业生涯的一场豪赌。
对面的领导,市应急管理局的二把手,脸色比桌上的不锈钢水杯还要冷。
他十指交叉,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将孙正刚从头到脚刮了一遍。
“孙正刚,你很清楚我们叫你来是为了什么。”他顿了顿,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擅自启动五号泵站,导致整个城西电网过载。事后,还删除了执法记录仪里的关键视频。每一条,都够你脱了这身制服。”
孙正刚没有去看领导的眼睛,也没有去看那台播放着残缺录像的笔记本电脑。
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某个很远的地方。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空气都开始变得粘稠,才沙哑地开口,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那一百三十七个人,现在……安全吗?”
领导的眉头瞬间拧成一个疙瘩,准备好的雷霆之怒像是被这一句话硬生生噎了回去。
他愣住了,似乎没想到孙正刚会问这个。
他下意识地回答:“……是安全了。全部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
“那就够了。”孙正刚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塌了下来。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外套内袋里,掏出了一个不起眼的黑色U盘,轻轻放在了桌上,推了过去。
“领导,我没有辩解。责任我认。”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但我删的,不是我的违规操作记录。我留了一份完整的备份在这里。”他指了指那个U盘,“我删掉的,是暴雨最猛烈的时候,体育馆应急系统自动判定危险,拦截最后那批居民进入避难所的那一段。”
他的目光终于抬起,直视着领导震惊的眼神,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不是应急流程,那是我们所有人的耻辱。”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同一时间,在城市另一端的快递站,林枫接到了街道办事处的电话通知。
措辞很客气,内容却很冰冷:鉴于暴雨预警解除,社会秩序逐步恢复,要求404团队在二十四小时内,搬离这个被他们临时占用的据点。
“这是卸磨杀驴啊!”张野一拳砸在纸箱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林枫挂了电话,脸色平静,只是默默地开始收拾散落在地上的对讲机和充电线。
失败和驱逐,他早就习惯了。
可这一次,心里却堵得慌。
然而,他刚把几件东西装进箱子,门口就传来一阵吱吱嘎嘎的声音。
是隔壁修车铺的老王,推着一辆小板车,上面码着十几张崭新的防滑橡胶垫。
“小林,听说你们要挪地方?这些拿着,不管去哪,铺在地上,下雨天人多也安全。”老王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把东西卸下就走,不给林枫拒绝的机会。
紧接着,夜市卖麻辣烫的阿芳提着一个巨大的不锈钢保温箱走了进来。
“这是我摊位上最大的箱子,能装一百碗热粥,给你们用。”她不由分说地把箱子塞到张野怀里,“你们这群孩子,不能饿着肚子帮人。”
还没等林枫反应过来,门口又出现一个年轻的身影。
是之前被救的那个大学生小林,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同学,几个人合力抬着一架闪着银光的折叠梯。
“枫哥,这是我们用实验室的废料自己焊的,能伸到三楼那么高,又轻便。你们肯定用得上!”
越来越多的居民聚集在快递站门口,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吃的、用的、穿的,默默地放在门口,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们没有说太多话,但那一张张质朴的脸,一双双真诚的眼睛,已经说明了一切。
张野看着这番景象,眼眶有些发红。
他走到林枫身边,笑着锤了他一下:“队长,看到了吗?他们不让我们走,除非我们答应他们,继续干下去。”
林枫的目光扫过门口一张张期盼的脸,最后落在了墙上那句用粉笔写的歪歪扭扭的“404小队加油”上。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那块堵着的石头,瞬间被一股暖流融化了。
他终于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行,但得换个地方——得能装下更多人。”
当晚,赵子轩在夜市的直播间重新亮了起来。
背景不再是那个狭小的快递站,而是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刚刚被几十个居民自发连夜清理出来的社区活动室。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插科打诨,而是郑重地举起了一块刚刚用马克笔写好的硬纸板,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
“从今天起,这里叫‘404野路子事务所’。”赵子轩对着镜头,嘴角带着一丝痞气的笑,“我们不办证,不挂牌,没有编制,也没有经费。但是,只要这座城市里还有人需要我们,打个电话,发条信息,我们就到。”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了。
“野路子好!野路子办实事!”
“我申请加入!会开挖掘机的那种!”
“我们小区也缺一个你们这样的事务所,能开分部吗?”
在活动室的角落,陈默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后台数据正疯狂滚动。
他看着后台新增的二十三个来自本市不同小区的互助申请,指尖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悄悄启用了他早就写好的一个隐藏功能——“复制404模式”。
一瞬间,二十三个申请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一个系统自动发送的欢迎数据包。
数据包的开头写着一行小字:“别怕从零开始,怕的是从来没人敢第一个动。”
孙正刚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公交车,已经是深夜。
他没有直接回家,鬼使神差地绕到了社区活动室。
灯还亮着,透过玻璃窗,他看见林枫正坐在一张小桌前,耐心地教那个叫小石头的孩子使用平板电脑查询防汛资料。
那画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他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静静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掏出手机,点开了一个朋友私下发给他的链接。
那是一个界面极其简洁的App,图标就是一个像素风格的“404”。
他没有丝毫犹豫,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完成了注册。
在申请加入的身份选项里,他跳过了“志愿者”“司机”“医生”,最终在“应急联络员”那一栏,郑重地按下了提交键。
下一秒,手机屏幕上弹出一个提示:“孙正刚先生,欢迎您。您已成功加入404信任网络。”
他低头,手机壳背面夹着一张女儿画的涂鸦,画的是一个穿着制服的爸爸,正在帮助很多小人。
他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张画,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爸爸这次,没犯错。”
深夜,事务所里只剩下林枫他们几个核心成员。
在整理从快递站搬来的旧物时,林枫在一个吃剩的泡面桶底,发现了一张被水泡得有些发皱的纸条。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是小石头稚嫩的笔迹:“哥哥,你说的路,我走到了。”
林枫把纸条放在通风口晾干,然后像一枚勋章一样,郑重地贴在了新办公室的墙上。
“有新动态。”一直沉默的陈默忽然开口,“孙正刚刚刚登录了系统,利用他市政管道维护的内部权限,给所有登记在册的、家在地势低洼处的滞留家庭,群发了一条地库排水系统开启的预警短信。”
正在旁边喝水的赵子轩听到这话,一口水差点喷出来,随即哈哈大笑:“我靠,这哥们儿可以啊!看来,咱们这野路子,也能修成正道!”
林枫也笑了,他转头望向窗外。
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404野路子事务所”的招牌上,显得格外清晰。
一阵晚风吹过,卷起了门口挂着的简易门帘,露出了门帘背面,用针线绣上去的一行小字:“最野的路,是有人陪你一起走。”
城市终于沉入来之不易的寂静。
林枫靠在椅子上,第一次感到一种踏实的疲惫感
然而,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一阵尖锐而急促的敲门声划破了宁静,重重地砸在活动室的卷帘门上。
那声音又硬又急,完全不像求助,更像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