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之歌”的旋律碎片如同宇宙中最珍贵的乐谱残页,吸引了联盟所有顶尖智者的全部心力。共筑站内,以往针对具体技术或威胁的激烈讨论,被一种近乎宗教仪式般的专注与静谧所取代。不同文明的专家们以各自的方式,试图捕捉、解析、重现那短暂共鸣中惊鸿一瞥的希望之光。
紫晶信号将其视为一道极度复杂的多维数学命题,试图用纯逻辑构建其模型;环网则更注重其蕴含的“意志”与“情感”流向,认为这旋律是某种高维情感的结晶;“归航者”文明则将其与自身从毁灭中重生的经验类比,试图用心灵去共鸣其中的“修复”意境;能量微操与维度感知文明则负责将各种抽象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物理参数。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旋律碎片太过精妙,其结构似乎随时都在变化,又似乎蕴含着无穷的层次,每解开一层,下面又出现更复杂的一层。它不像是一首完整的曲子,更像是一个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种子”,或者说,一个描述了某种终极规律的“蓝图”的核心片段。
转机出现在一次跨文明的联合冥想中。一位“归航者”的灵能大师在深度冥想状态下,无意中将一段根据旋律碎片模拟出的能量波动,与环网本身固有的、源自永劫之环的深层波动进行了短暂的“叠加”。
刹那间,异变发生!
那原本难以捉摸、飘忽不定的旋律碎片,在与环网波动叠加的瞬间,突然变得清晰、稳定了一刹那!仿佛一颗散焦的星辰突然被精准对焦,虽然短暂,却让所有感知者都看清了其核心的一小部分结构!
那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自我循环、自我强化的能量构型!它描述的并非毁灭,也非简单的抑制,而是一种……“转化”!一种将极度混乱、具有破坏性的能量(如创世余烬),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共振与维度折叠,逐步驯化、转化为稳定有序能量的过程!
“是转化蓝图!”能量微操文明的首席激动得能量场都在震颤,“上古文明设想过的!他们不仅想关住余烬,还想把它变成燃料,变成基石!”
这一发现让整个联盟沸腾了。这无疑是最具希望的方向!如果“创世余烬”这种级别的恐怖能量能被转化利用,那不仅是消除了一个宇宙级的威胁,更是为所有文明开启了一个近乎无限的能源宝库!
然而,狂喜之后是更深的忧虑。蓝图仅仅是蓝图,而且是不完整的蓝图。如何实现它?需要怎样的技术?需要多大的能量级去启动?更重要的是,这个转化过程本身是否安全?一旦失控,是否可能加速余烬的爆发?
就在联盟全力投入对这部分清晰化的“旋律蓝图”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紫晶信号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关联分析结果:这段蓝图中用于稳定转化过程的核心谐振频率,与联盟数据库记载的、混沌钟内壁时雨弦印的某些特征频率,存在高度相似性!不仅如此,其能量流转的某种拓扑结构,竟与永劫之环的深层几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难道上古文明与混沌钟、永劫之环的创造者存在某种联系?或者说,他们所探索的宇宙终极规律,在某个层面上是相通的?
这个发现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也带来了更大的谜团。混沌钟是凌九天经历无数磨难才重铸的宇宙弦校准器,永劫之环更是当前联盟存在的基石。如果“未竟之歌”的蓝图与它们同源,那是否意味着,修复余烬的希望,本就埋藏在他们已经拥有的力量之中?
凌九天的镜像凝视着永劫之环,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浩瀚力量。若真如此,他们肩上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他们不仅要守护当下的秩序,更可能肩负着完成上古文明未竟事业的使命。
联盟决定,在做好万全准备之前,绝不轻易尝试任何实质性的转化实验。当前首要任务,是继续深化对“旋律蓝图”的理解,尤其是其安全边界和启动条件。同时,加强对“余烬禁区”和“基石”的监控,确保抑制系统的稳定,为可能到来的终极解决方案争取时间。
永劫之环的光芒静静流淌,那旋律蓝图的碎片在其光芒中似乎更加清晰了一分。前方的道路依然迷雾重重,但希望的灯塔已经点亮。上古文明未竟的歌谣,或许真的将由这个时代的文明,谱写出新的篇章。而这首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必须绝对谨慎,因为它关乎整个宇宙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