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一更是彻底傻眼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啊???这???这合适吗???这对吗这???”
“政哥你没事吧?!让你儿子跟我混?我带他?我带秦始皇的儿子?!”
“我是来帮大秦搞建设的啊喂,不是来当皇家幼儿园阿姨的啊!】
“这剧本不对啊!”
她内心一片哀嚎,看着同样一脸震惊、不知所措的扶苏,又看看御座上那明显不是开玩笑的嬴政,简直欲哭无泪。
奈何,圣旨已下,金口玉言!
她能怎么办?她还能抗旨不成?
只能硬着头皮,在满朝文武复杂难言的目光中,和一脸抗拒又不敢反驳的扶苏一起,躬身领旨:
“臣……遵旨。”
“儿臣……遵旨。”
顾念一仿佛已经预见到,自己未来“带娃上班”的鸡飞狗跳的生活了。而嬴政看着下方那表情精彩的两人,眼底却掠过一丝满意的笑意。这步棋,或许走得险,但说不定,真能收到奇效。
散朝的钟声如同救赎般响起,顾念一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跟着人流挪出了大殿。她身边,亦步亦趋地跟着那位新晋的“拖油瓶”——长公子扶苏。两人之间的氛围诡异得能拧出水来,一个表情一言难尽,仿佛刚生吞了一只苍蝇;另一个则是强作镇定,努力维持着皇室公子的端庄仪态,但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和闪烁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无措和窘迫。
一路无话,直到走出咸阳宫那沉重的宫门,来到相对开阔的广场上。初夏的阳光明晃晃地照下来,却驱不散两人之间的尴尬。
顾念一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内心的小人已经完成了从“omG”到“算了算了”再到“就当带实习生”的心理建设。她转过身,努力挤出一个还算得体的笑容,看向扶苏:
“长公子殿下。”
扶苏似乎没料到她会突然开口,微微一怔,连忙拱手,礼仪周全却略显僵硬:“顾……顾丞。” 让他称呼一个女子为“丞”,显然还需要时间适应。
“陛下旨意,让殿下随下官……观摩学习。”顾念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公事公办,“下官今日原计划需巡视城外几处正在推进的工坊与田亩。殿下若暂无其他要务,不若便同去亲眼看看?也正好……验证一下下官平日所为,是否如朝堂上所言的‘利国利民’。”
她这话说得巧妙,既点明了行程,又把皮球踢回给了扶苏,仿佛是在给他一个“监督”的机会。
扶苏正愁不知如何是好,闻言立刻点头:“一切但凭顾丞安排。苏……正想亲眼一见。” 他确实充满了好奇,也想看看这个被父皇如此看重、言辞犀利的女子,究竟在做些什么实实在在的事情。
“既如此,殿下请随下官来。”顾念一松了口气,至少沟通开局还算顺利。她引着扶苏走向自己的马车,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今天的“带教计划”了。“带嘛带嘛,不就是带人嘛!想当初老娘在公司当牛做马的时候,带过的实习生没有一打也有半打了!虽然这次带的“实习生”身份有点吓人……但本质都是小白!不怕!”她努力用现代打工人的豁达(麻木)来安慰自己。
于是,咸阳城的百姓和官吏们,在这一天,看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第一站:前往上林苑的马车上
顾念一的马车不算宽敞,如今多了个扶苏,空间更显局促。扶苏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努力保持着安全距离。顾念一则靠在一旁,趁机闭目养神,心里吐槽:“哎,这马车减震真差,颠死了……要是能弄出橡胶轮胎就好了……不过橡胶树在哪儿来着?东南亚?现在去搞有点远啊……”
扶苏偷偷瞥了一眼似乎睡着了的顾念一,心中疑惑:【此人……竟如此不拘小节?在男子面前也能安然入睡?】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对方似乎……真的很疲惫。
第二站:造纸坊
马车在上林苑的造纸坊外停下。工坊内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植物纤维和石灰的味道。工匠们见到顾念一到来,纷纷行礼,同时也好奇地打量着她身后那位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
顾念一熟练地拿起一张新出品的纸张,递给扶苏:“殿下请看,这便是如今造出的纸,比之初次所见,是否更显光滑坚韧?”
扶苏接过,仔细抚摸,眼中露出惊叹。他自幼与竹简帛书为伴,自然深知此物的轻便:“确……确非凡品!此物若能量产,于文教之事,功莫大焉!”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赞叹。
顾念一点头,开始介绍流程:“从沤料、打浆,到抄纸、烘干,每一步都需精准掌控。殿下可知,为了找到合适的耐火材料做抄纸的竹帘,工匠们试验了不下百种……”
她话音未落,扶苏的问题就来了:“顾丞,为何定要用竹帘?用细麻布可否?”
“麻布孔隙不够均匀,且易损坏。竹帘韧性好,缝隙均匀,漏水性佳。”
“那这沤料之水,为何要加入石灰?”
“为了加速植物纤维软化,并去除杂质,使纸浆更纯净。”
“去除杂质后,这些污水又将如何处置?直接排放岂不污染河渠?”
顾念一:“……哦豁,环保意识还挺强?”她耐心解释:“已有规划挖掘沉淀池,待杂质沉淀后,上层清水可循环使用或灌溉,沉淀物亦可作肥料。此事正在落实。”
扶苏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时不时还提出新的疑问,从原料配比问到成本控制,从工匠待遇问到推广计划。顾念一一开始还能从容应对,到后来只觉得口干舌燥,内心疯狂吐槽:“十万个为什么吗这是?!比甲方爸爸还能问!救命啊!”但表面上还得维持着专业和耐心,一一解答。
第三站:试验田
离开喧嚣的造纸坊,来到相对宁静的试验田。绿油油的土豆苗和挺拔的玉米秆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农官张禾见到顾念一,又看到旁边的扶苏,虽不认识但见其气度,也知身份不凡,连忙上前汇报。
“顾大人,您看这土豆,花开得正好!玉米也已开始抽穗,长势喜人啊!”
顾念一满意地点点头,对扶苏说:“殿下,这便是下官提及的新作物。若试种成功,亩产远超寻常粟麦。”
扶苏蹲下身,仔细查看作物,他甚至伸手轻轻摸了摸土豆宽大的叶片和玉米粗糙的茎秆,动作小心而专注。“此物……果真能亩产数十石?”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渴望求证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