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顾念一几乎是跳了起来,也顾不上什么官仪了,“快,带我过去!立刻就去!”她一边说,一边急急往宫外走,走了两步又猛地停下,拉过身边一位较为机灵的内侍,语速飞快地吩咐:“快,快去禀报陛下!就说上林苑试验田的土豆今日开镰收获,臣请陛下亲临,共鉴祥瑞!”
吩咐完毕,顾念一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提着官袍下摆,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赶往宫门,登车直驱上林苑。马蹄嘚嘚,她的心也怦怦直跳,脑海里已经开始自动播放丰收的画面。
“系统!系统!听见了吗!土豆!我们的土豆可以收了!啊啊啊!成功啦!第一阶段任务就要完成一大半了!积分积分!我的强身健体丸有希望了!政哥有救了!大秦的百姓有救了!哈哈哈!”
她内心的欢呼雀跃,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毫无保留地传到了另一边正在批阅奏章的嬴政耳中。
嬴政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朱笔在纸上留下了一个稍大的红点。他深邃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胸膛微微起伏,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期待冲撞着他的心扉。高产作物……这困扰了历代君王、关系国本民生的难题,难道真的要在他的时代,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女子解决了吗?
直到那名被顾念一吩咐的内侍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陛、陛下!少府丞顾大人遣人来报,上林苑试验田的土豆已成熟,今日收获,顾大人恭请陛下亲临观瞻!”
“哦?”嬴政这才放下笔,做出一副刚刚得知消息的模样,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惊喜之色,“果真?好!甚好!传朕旨意,备车驾,朕要亲往一看!”他朗声大笑起来,这次的笑声畅快而洪亮,充满了帝王的喜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笑罢,他目光扫向一旁侍立的宦官,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再去传朕口谕,令左、右丞相,御史大夫,治粟内史,诸位将军,凡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即刻前往上林苑试验田!不是有人曾质疑顾卿所言虚妄吗?今日,便让众卿亲眼看看,何为天佑大秦!”
“唯!”宦官领命,疾步而出。
嬴政站起身,整了整衣冠,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他不仅要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更要让所有曾经怀疑、非议的人,在他面前,在这片土地结出的硕果面前,哑口无言!这场丰收,不仅仅是对顾念一能力的证明,更是对他嬴政眼光和决断的肯定!
车驾很快准备好,嬴政登上銮舆,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向上林苑驶去。而一道道传令的快马,也如同离弦之箭,奔向咸阳城的各个府邸,惊起波澜无数。
试验田边,顾念一已经挽起了袖子,指挥着农官和精心挑选的隶臣们做着最后的准备:清理田埂,准备好箩筐、秤具,划定收割区域。她看着那片曾经播种下希望的土地,如今即将奉献出沉甸甸的果实,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她知道,嬴政一定会来,满朝文武也会来。今天,将是大秦迈向新纪元的重要一步!而她,顾念一,将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和推动者。阳光洒在她因兴奋而微红的脸上,熠熠生辉。
上林苑那片被精心圈出的试验田旁,此刻已是旌旗招展,甲士肃立。嬴政的銮驾率先抵达,他身着玄色常服,腰佩太阿剑,步履沉稳地走下马车,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片略显枯黄的田地,以及田地边那个激动得脸颊微红、正指挥若定的身影——顾念一
顾念一见到嬴政,连忙上前行礼:“陛下!”
嬴政虚扶一下,声音带着难得的温和与期待:“顾卿,不必多礼。如何?可都准备妥当了?”
“回陛下,万事俱备,只待陛下令下,便可开镰……呃,是开挖!”顾念一差点说顺嘴,赶紧改了过来。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随后陆续赶来的文武百官。这些大臣们,有的面露好奇,有的将信将疑,更有几位,如那位曾当朝质疑过顾念一的典客属官,则是一脸不以为然,甚至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显然仍认为这所谓“亩产数十石”的作物是天方夜谭。
嬴政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并不点破,只是淡淡道:“既然都到了,那便开始吧。顾卿,你来主持。”
“唯!”顾念一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田地和等待的隶臣们,朗声道:“收获开始!小心挖掘,勿伤块茎!”
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隶臣们拿起特制的木锹(避免金属损伤土豆),小心翼翼地插入土中。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但随着第一株土豆秧被完整掘出,上面缀连着七八个硕大、沾着新鲜泥土的黄白色块茎时,现场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这……这是什么?”
“竟有如此之多?一株便结这许多果?”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随着隶臣们动作越来越熟练,一株接一株的土豆被挖出。箩筐迅速被装满,需要不断添加。田埂边上,土豆很快堆积成了小山!那饱满的形态,惊人的数量,视觉冲击力无比强烈。
先前那些怀疑的大臣,眼睛瞪得溜圆,脸上的不屑早已被震惊取代,有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向前挤,想看得更清楚些。治粟内史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扑到土豆堆前,拿起一个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反复摩挲,喃喃道:“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此物……此物若推广开来,何愁粮秣不济!”
嬴政虽然早已通过心声知晓结果,但亲眼见到这实实在在的丰收场景,胸腔中依然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他强压着澎湃的心潮,目光如电,扫向那几个脸色最为精彩的顽固大臣。
“几位爱卿,”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方才站得远,怕是看不真切。既然对此物心存疑虑,不若亲身下田,体会一番这‘祥瑞’之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