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吕雉眼中被点燃的斗志和清晰的思路,她心中对这三座工坊的未来放下了大半的心。
‘吕雉姐姐果然一点就透,执行力也强,有她把关,工坊这边的标准化管理和激励机制推行下去,效率和质量提升指日可待。’她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一边起身,最后叮嘱了吕雉几句关于试点推行、注意匠人情绪等细节。
离开织造坊的工棚,顾念一并未直接打道回府,而是脚步一转,向上林苑内另一处重地——造纸坊走去。算算时间,活字印刷术的研发也该有些进展了。她心里盘算着:等观书楼建成,书籍的来源就是最大的问题,活字印刷必须尽快成熟起来。到时候下一步计划,就可以顺势向政哥提起了。想到那些可能带来的积分和更深远的影响,她的脚步都不由得轻快了几分。
如今的造纸坊,因为承担了造纸和活字印刷研发的双重任务,安保级别早已今非昔比。外围有郎官巡逻,内部也有少府直属的卫兵值守,闲杂人等根本无法靠近。顾念一凭借少府丞的令牌畅通无阻地进入坊内。
坊内一角,几名被精选出来的老工匠正围着一些泥坯和刻刀忙碌着。旁边已经摆放着一些烧制好的、刻有反体阳文字的陶活字,以及一个用来排版的铁板框架。进展虽然缓慢,但方向是对的。顾念一没有打扰工匠们的专注,只是静静地在一旁观察,拿起几个烧制好的活字仔细查看,心中思索着如何改进材质(泥活字容易损坏,或许可以尝试木活字或金属活字?)、提高排版效率等问题。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琢磨着是不是该从系统商城兑换点更详细的印刷技术资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略显慌乱的通报声打断了她的沉思。
“顾、顾大人!顾大人可在里面?”一个年轻焦急的声音从坊外传来,伴随着守卫的盘问声。
顾念一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穿着低级农官服饰的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脸上因为急切而涨得通红,正试图向守卫解释什么。顾念一认得他,是负责在试验田那边协助管理、记录数据的几名年轻农官之一。
“让他进来。”顾念一吩咐道。
那年轻农官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看到顾念一,如同见到了救星,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大、大人!找、找到您了!玉、玉米……玉米……”
他“玉米”了半天,因为跑得太急,气息不匀,后面的话卡在喉咙里,脸憋得更红了。
顾念一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玉米出问题了?她赶紧上前一步,安抚道:“别急,慢慢说,玉米怎么了?”
年轻农官狠狠喘了几口大气,终于把话顺了出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带着颤抖:“玉米!顾大人!试验田的玉米!可以收获了!穗子都黄了,颗粒饱满了!”
原来是这个!
顾念一悬着的心瞬间落地,紧接着便被巨大的喜悦取代。玉米!继土豆之后的又一高产作物,终于成熟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确认这个消息时,她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这意味着,大秦的粮食安全基石将更加稳固,系统的积分……咳咳,是天下百姓的温饱,又将迈出一大步!
她好歹是经历过土豆丰收“大场面”的人,迅速冷静下来,脸上绽开笑容,拍了拍年轻农官的肩膀:“好!太好了!辛苦你们了!这是大功一件!”
她当即做出安排,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你,立刻回去,召集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准备好收割用的农具,车辆,还有称重、记录的用具,就像上次收土豆那样,做好万全准备!我随后就到!”
“诺!”年轻农官见顾念一如此重视,精神大振,领命后转身就跑,脚步比来时更加飞快。
顾念一又立刻唤来自己的随从,沉声吩咐:“你,速速进宫,禀报陛下,就说上林苑试验田的玉米已然成熟,可以收获,请陛下圣裁!”
“是!”随从不敢怠慢,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安排妥当后,顾念一自己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顾不上再去细看活字印刷的进展,转身便朝着试验田的方向快步走去,步伐急促,恨不得立刻飞到田边。
-----好饿好饿煮玉米-----
与此同时,咸阳宫,章台宫内。
嬴政正端坐于御案之后,听着李斯禀报关于钱庄律法细则拟定的初步构想。李斯讲得条理分明,嬴政看似听得认真,指尖偶尔在案几上轻点,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神,早在片刻之前,就被脑海中突然响起的那一连串心声给牵走了。
【玉米熟了!玉米熟了!哈哈哈!我的积分……不对,是百姓的饭碗又稳了!】
【赶紧安排收割!通知政哥!让他也高兴高兴!】
【不知道这次亩产能有土豆的几成?就算只有十几石也是巨大的成功啊!】
【快快快,去试验田!】
这一连串如同欢快小鸟般的叽叽喳喳,清晰地在嬴政脑海中回荡。是顾念一的心声!玉米……终于成熟了!
纵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始皇帝,此刻内心深处也不由得泛起波澜,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期待在胸腔中涌动。他可是亲眼见过土豆那惊世骇俗的产量的,对这被顾念一同样寄予厚望的“玉米”,期待值早已拉满。
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甚至还在李斯停顿的间隙,恰到好处地追问了一句关于飞钱防伪律条的执行细节,显得对钱庄之事极为关注。
李斯见陛下如此重视,解说得更为卖力。
然而嬴政的内心却在想着另一件事:‘那传话的人,怎么还不到?’他估算着时间,从顾念一派人出发,到消息传入宫中,再到内侍通传……这效率,还是太慢了。看来,有些传递紧急消息的渠道,需要进一步优化。
他看似在认真听李斯禀报,实则眼角的余光已经不经意地扫向殿门方向好几次,等待着那个预料之中的、来自上林苑的急促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