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源的发现,让基地的建设重新走上了快车道。浅井出水量大,水质好,通过铺设的简易管道,可以直接灌溉到大棚里,比之前挑水省力多了。
张大山一边加紧督促施工,一边让李铁柱暗中调查投毒的事。他不太相信是外村人干的,目标太大,容易暴露。很可能是本村有人被刘胖子收买了。
李铁柱这人看着闷,心眼实在,但打听消息有一套。他连着几天在村里转悠,跟那些喜欢蹲墙根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唠嗑,还真让他摸到点线索。
“大山哥,”这天晚上,李铁柱神秘兮兮地找到张大山,“有眉目了!”
“谁?”张大山眼神一凝。
“王老五!”李铁柱压低声音,“有人看见,深井打完水那天晚上,王老五鬼鬼祟祟地在井边转悠过!而且,他前几天在镇上小酒馆跟人喝酒吹牛,说漏了嘴,说什么‘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给人点颜色看看’之类的话。”
王老五?张大山心里一沉。这家伙是村里有名的二流子,游手好闲,以前就跟刘胖子手下的孙二癞子混在一起。上次刘胖子想报销他的药材,王老五就是最早心动的之一。后来张大山拒绝合作,王老五肯定怀恨在心。被刘胖子稍微一挑唆,给点小钱,干出这种缺德事,一点都不奇怪。
“有证据吗?”张大山问。
“没有直接证据。”李铁柱摇摇头,“就是有人看见,加上他酒后胡说。报警肯定不行。”
张大山沉吟起来。没有证据,就不能把王老五怎么样。但如果不敲打一下,难保他以后不再使坏。
“这事先别声张。”张大山对李铁柱说,“我心里有数了。”
第二天,张大山像没事人一样,照常去工地。碰到王老五,王老五眼神躲闪,想绕道走。张大山却主动叫住他,脸上带着笑:“五叔,忙着呢?”
王老五愣了一下,支吾道:“啊……没,没啥事。”
“五叔,我那边基地正缺人手看夜呢。”张大山看似随意地说,“晚上也没啥事,就是转转,防止有人搞破坏。工钱一晚五块,你看咋样?肥水不流外人田,咱自己村的人,我信得过。”
王老五的脸瞬间变得煞白,额头冒汗,连连摆手:“不不不!我晚上……晚上睡不好,看不了夜!你找别人吧!”说完,像见了鬼似的跑了。
张大山看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做贼心虚!这番敲打,应该能让他安分一段时间了。眼下基地建设是关键,没必要跟他撕破脸,等以后腾出手来,再慢慢算账。
投毒的风波暂时压下,基地的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在大棚里培育的柴胡和黄芩种苗,长势格外喜人。由于环境可控,管理精细,这批苗子株型整齐,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油绿,品相达到了新的高度。
李秀云仔细测量了各项数据,兴奋地告诉张大山:“大山,这批苗子的各项指标,都比我们之前在露天地里育的最好的一批还要高出至少两成!特别是整齐度,太好了!”
张大山心里有数,这除了科学管理的功劳,也离不开他在关键时期,用黄金瞳进行的那几次微弱的“优化”。这种优化润物细无声,效果却实实在在。
种苗品质的大幅提升,让张大山对即将到来的销售充满了信心。他联系了“百草轩”的老先生和顾老先生介绍的省城GAp基地。两边看了样品和数据后,都非常满意,尤其是省城基地,直接下了两千株的试订单,价格比市场价高出百分之三十!
消息传开,村里彻底轰动了!之前那些观望、甚至说风凉话的人,现在看张大山的眼神彻底变了。这不仅仅是能挣钱,而是能挣大钱!跟着张大山干,真的有前途!
主动上门要求加入“星火计划”、购买种苗或者来打工的村民络绎不绝。张大山没有盲目接纳,而是制定了简单的章程:想要种苗的,必须接受统一的技术指导,并承诺按照标准种植;想来打工的,必须吃苦耐劳,遵守规矩。
他的“星火计划”,终于开始显现出燎原之势。
王老歪这下更是把张大山当成了宝贝疙瘩,几乎天天往基地跑,嘘寒问暖,比对自己亲儿子还上心。
张大山心里清楚,这一切都只是开始。刘胖子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壮大。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这宝贵的时机,快速积累实力。
他看着大棚里那些生机勃勃的优质种苗,又想起那株神秘的“紫光”丹参,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