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丹参救治宇航员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球。大山药业的股价一飞冲天,张小石团队收到了雪片般的合作邀请。但荣誉的背后,阴影也在悄然蔓延。
国际空间站的实验室里,张小石正小心翼翼地将新培育的\"太空金线莲\"样本放入低温柜。突然,警报声凄厉响起,红灯疯狂闪烁。
\"培养舱泄漏!全员紧急撤离!\"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官的吼声。
等张小石穿着防护服返回时,发现三个月的心血已毁于一旦——培养液被某种化学物质污染,所有样本发黑坏死。更可怕的是,污染源追踪显示问题出在他昨天更换的营养剂包装上。
\"张博士,请解释为什么你的操作间会出现工业清洁剂?\"安全委员会的问询室里,气氛冰冷。监控录像显示,只有张小石在昨夜进入过材料库。
消息传回地球,舆论瞬间反转。\"中国药企草菅人命太空实验室管理混乱\"的标题铺天盖地。诺华集团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痛心疾首\":\"太空医药关乎人类未来,必须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
\"有人栽赃!\"张小石在越洋电话里声音嘶哑,\"那瓶营养剂是被人调包的!\"
张大山在董事长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烟灰缸里堆满烟头。\"调包?证据呢?\"他猛地站定,\"石头,你现在是刀尖上跳舞,一步都不能错!\"
关键时刻,李秀云带队飞赴美国。她在NASA档案室里泡了三天,终于找到突破口——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与诺华旗下某化工厂的产品完全一致。更巧的是,该工厂一名前雇员曾在事发前一周进入过航天中心。
\"这是刑事犯罪!\"王斌在视频会议上拍案而起。但没等他们采取行动,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
国内某知名科普大V突然发文,质疑大山药业\"篡改药材基因违背自然规律\",配图是张小石团队发表的论文截图,关键数据被红圈标注\"存在瑕疵\"。文章迅速被外媒转载,\"中国药企伦理缺失\"的指控甚嚣尘上。
张小石的邮箱被恐吓信塞满,实验室门口出现抗议人群。更让他心寒的是,两名核心研究员在压力下提交辞呈。
\"爸,我撑不住了......\"深夜,张小石在电话里带着哭腔。背景音里,还有砸门声和叫骂。
张大山沉默良久,忽然问:\"石头,你还记不记得,你八岁那年,靠山屯闹虫灾,咱们的试验田全军覆没?\"
\"......记得。\"
\"当时你太爷爷说什么?\"
张小石哽咽着重复祖训:\"......地不欺人,人心自欺。\"
\"现在就是虫灾。\"张大山声音沉稳,\"挺过去,地还是好地。\"
第二天,大山药业做出惊人之举——主动申请暂停太空项目,接受国际联合调查。同时开放所有实验数据,邀请第三方机构核查。
\"疯了!\"王斌急得跳脚,\"这不是自认理亏吗?\"
但反转来得更快。欧洲药监局在独立检测后发布声明,确认大山药业数据真实可靠。NASA也在内部排查中发现了安全漏洞——一名安保人员收受贿赂,放行可疑人员进入核心区域。
真相大白那天,张小石正在靠山屯老宅晾药材。手机震动,是NASA的致歉邮件。他抬头望去,爷爷在院子里翻晒丹参,动作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样。
\"爷爷,\"他忽然问,\"下次火箭发射,我能跟上去看看吗?\"
张大山直起腰,眯眼望向蓝天:\"先把地上的根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