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爆炸,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仿佛空间本身在剧烈咳嗽般的低沉闷响。谐振波与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发生了剧烈的、无形的相互湮灭。
那恐怖的吸力瞬间消失,克莱因瓶的结构变得极不稳定,闪烁了几下,如同信号不良的全息图,骤然崩溃消散。
现场一片狼藉,惊魂未定。
“玄女!立刻回溯!回溯能量场所有数据!分析克莱因瓶构成原理,以及空间裂缝出现前后的一切异常,一纳秒都不能放过!”司星墟收回微微震颤的万象锲,厉声下令。
AI玄女冰冷平静的声音响起:“收到指令,开始全数据链路回溯分析。”
庞大的数据流再次于主屏幕上飞速闪回、定格、放大。
分析节点:裂缝出现前3.6纳秒。 检测到异常:于裂缝即将产生的坐标点,检测到一次极微弱且短暂的先行量子脉冲,疑似裂缝形成时的‘胎动’。
分析节点:裂缝出现前0.1纳秒。 关键发现:监测到一股未知的第三场域,标记为冰蓝色,呈现高度复杂的非欧几里得分形结构,强度于瞬间飙升数个数量级,强行介入钧天、苍天场域。
交互模式分析:三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了某种毁灭性的共振频率。该共振超出了时空结构的承受极限,直接导致了微观维度的撕裂。
结论:空间裂缝的产生,系由钧天场域、苍天场域与未知的第三场域三者强制共振所致。克莱因瓶结构疑为四维空间规则在三维世界的自然泄露体现。
所有人的目光,从屏幕上的数据分析结果,缓缓移向那棵恢复了平静、却已然不同了的青铜神树。
第三个参与者,一直隐藏在树体上。直到此刻,才终于露出了它冰冷的一角。
“玄女!集中全部算力,锁定第三场域!” 司星墟的声音在指挥中心里显得异常清晰。
“指令确认。正在重新分配计算资源……目标已锁定。检测到持续量子相干性畸变,峰值强度8.1个量子起伏单位,脉冲间隔……无规律……”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神树三维模型的某一个点位正在剧烈闪烁——主干第三分叉,编号b7的枝杈中段。异常的能量波纹在那里形成一团肉眼不可见却能被仪器捕捉的涡旋,像一颗藏在青铜脉络中的心脏,正以违反已知物理法则的方式搏动。
“b7区域……”司星墟快速滑动着手上的平板,超高分辨率影像、微米级三维扫描、粒子断层成像。“所有历史数据都显示这里毫无问题。结构完整,铸造成型纹饰无中断,没有任何物理损伤记录。它完美得……像个谎言。”
“但仪器不会集体产生幻觉,”一位技术员的声音插了进来,语气不容置疑,“我们探测到的量子信息流具有清晰的拓扑编码结构。它就在那里,像一枚楔入现实结构的钉子,正在把某种东西从里面‘撬’出来。”
“启动‘娲皇’探针。”司星墟没有犹豫。
造型精密的探测装置被机械臂轻柔地送至b7枝杈旁,并未接触,而是开始释放出一束超高频引力子共振波。这种极细微的波动能够穿透青铜表面,映射出内部最微观的密度差异和应力场分布。
探针无声地扫过那些古老而繁复的鸟蛇纹饰。
几分钟后,成像图谱完成。
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在高精度引力子成像图上,一段约十厘米长、完美融入原有装饰阴刻线的纹路,呈现出与周围青铜截然不同的微观特性。它的边缘过于规整,密度异常均匀,仿佛是沿着原子级别的缝隙,用某种纳米技术进行了重新熔融与整合,天衣无缝地嵌入数千年前的铸造体中。
“是一条……裂缝?”有人低声猜测,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不,”司星墟的声音沉了下去,一股冰冷的战栗感沿着他的脊柱往上爬升,“这是一条被修复过的接缝。它一直就在这里,只是我们看不见。修复它的人……或者别的什么存在,使用了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让它变成了纹饰本身。”
“能把这层伪装剥离吗?哪怕只是视觉上显形?”尼尔·罗素追问。
“可以尝试多频谱能量共振激发。调谐至与伪填充物质的特征频率匹配。”工程师提议。
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纤细能量束精准地照射在那段纹路上。
下一刻,变化发生了。
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刺激下,那条历经数千年、与周围青铜浑然一体的纹饰骤然开始发光。一种冰冷、非自然的幽光从线条最深处渗透出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绝对不属于原初设计的结构——它笔直得惊人,边缘呈现出复杂到令人眩晕的分形几何图案,更像某种精心雕刻的微电路或信息编码,而非自然裂痕。
最令人心惊的是,在那极细的缝隙深处,并非黑暗,而是一种难以描述颜色的“流光”在缓慢脉动。那光芒并非反射外界光线,而是自内向外渗透,冰冷、寂静,带着一种非生命的、近乎数学般的精确和漠然。
“这道裂缝……之前的全部影像和扫描记录中绝对不存在!”档案管理员的声音带着十足的肯定和一丝惊骇。
“玄女,分析频谱特征。”司星墟命令道,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屏幕上那道幽幽发光的缝隙。
“检测到主动编译特性。波动并非随机噪声,而是遵循某种无法解析的数学规则。结论:有某种东西正在从内部,重新‘编写’这段青铜的物理结构。类比:像是在三维介质上打印一个来自更高维度的信息标识。”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那个第三场域,是这道裂缝主动释放出来的!”一个研究员试着总结。
AI玄女的声音再次响起,冷静地补充分析:“经交叉比对,苍天场域与钧天场域叠加效应确认了一个坐标。第三场域的作用更接近于:主动在二者之间生成一枚钥匙,用以打开该坐标对应的空间接口。”
短暂的停顿后,它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建议:
“b7枝杈与神树主体之间检测到结构性隔阂。建议进行物理分离,以便对该单元进行独立且完整的扫描检测。”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