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楼坐落于温宁最繁华的街市中央,飞檐翘角,酒旗招展,乃温彦白与众狐朋狗友花天酒地常去之处。
他刚走至门口,二楼临街雅间的帘子便卷了起来。
“哟,我的老祖宗,这几日去哪处快活了?可别忘了还有哥几个盼着你呢?”
温宁宋家的三公子正斜倚着窗台朝他挤眉弄眼,“别傻站着了,快些上来,哥们憋了好几日,咱们吃饱喝足去新开的曼勾楼逛逛去!”
温彦白抬眸,咧嘴笑道:“今日有其他要事,实在无暇奉陪,改日到牡丹苑,我做东请你们不醉不归可好?”
另一个公子哥提着酒壶挤进窗台,满面坨红,“嘿,温老四,你今儿可不对劲,什么事比得上咱们一道逍遥快活来得紧,你该不会真要着急成亲了吧?咱们可是说好了,好兄弟一辈子,谁先成婚谁是狗!”
温彦白对他的揶揄毫不在意,朗声笑道:“你尽管把心放肚子里,等你们都变成了狗,我一人听你们汪汪叫!”
几人一上一下地大声吆喝,引得街上行人纷纷侧目。这些花花公子在温宁城早已臭名远扬,对路人的目光当然毫不在意。
“好,就冲你这话,咱们今日非得来个妓衣策马不可,你不准走,我宋家的家妓任你挑!”
见他满脸笑意,脚下却并无动作,宋三公子又抬手指着他,“你别走啊,哥哥这就下来亲自迎你上楼!”
他话音未落,忽见人群中窜出一名年轻姑娘,一把将温彦白拽住,径直拖向人群外围,眨眼间便消失无踪。
“嘿,这谁啊?”宋三疑惑回头询问在场的其他几人,见他们也一脸茫然地摇头,心中更为好奇,“啧啧啧,这温老四的身边,啥时候有这么个姑娘?下回定得让他带出来玩玩。”
池月只觉颜面无光,靠近温彦白一步,也得受他连累,遭人指指戳戳,她姑娘家脸皮薄,索性拽着他一路疾行,直至巷尾僻静处才松开手,甩给他一个狐狸面具。
“戴上。”
“为何?我又不是没脸见人,更何况小爷这张俊脸...”
“就当我求你帮帮我行了吧,我可不想一路上受人指指点点。”
池月说罢拿过面具狠狠扣在他脸上。
“果然是你,你使了什么法子骗过那老头?”温彦白捂着面具,眯着笑眼上下打量她。
池月见他规规矩矩地系好面具的绑带,迈步向巷道外走去,边走边解释道:“这有何难,三老爷正为你那无人问津的亲事愁得睁不开眼,这时我花些银钱请个假媒婆上门叨咕几句,那他还不得心花怒放,赶紧将你放出来与那姑娘增进感情。”
温彦白听得直笑,“你真聪明,若是让老头知晓他被你骗得团团转,非得当场气死不可,那小爷我岂不是能原地继承家产!”
“你就这么不待见你爹?”
他冷哼一声,“外人都说我是他的独子,一定受他万般宠爱,可他心里惦记的从来不是我这个儿子,而是每日入账了多少银钱,以及院子里那群花里胡哨的莺莺燕燕。”
池月顿了脚,回头瞧他,面具下虽看不清神色,但她忽然从他话里听出不少落寞之感。
“你不也同他一般?”
温彦白的声音激动了几分,“我跟他不一样,我没有成婚也没有妻子...”他倏地停顿半瞬,“当然也没有孩子,我是自由之身,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我自然是要将世间所有的欢愉都尝尽了才不算遗憾。”
池月忍不住“呵呵”两声,“四爷您开心就好,现在可以带我去寻你说的那个高人了吧!”
他手一抬做了个请势,“岳姑娘请~”
傍晚时分,池月才回了温宅。
阿珠一蹦一跳出来,“姐姐,你可算回来了,温尊那小孩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来问一遍你回来了没,烦死了我!”
池月忍俊不禁,坐下连喝了两盏茶才道:“辛苦你了,对了,我今日收获颇丰,总算不用再看那两本晦涩难懂的书,今夜好好睡上一觉,咱们明天办大事!”
阿珠眼睛一亮,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最喜欢演戏了,姐姐明日瞧好了!”
“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当然,姐姐请看!”
阿珠掀开床帘取出一只暗箱,箱内整齐码放着一套青灰色道袍,一副花白头套外加一把古旧拂尘,最底下还压着一叠黄符纸。
池月满意地点头,“嗯,明日咱们按先前说好的行事,若有突发情况随机应变。”
天刚微亮,她们二人便拿着包袱出了门,寻了一僻静处换上道袍,将花白假发仔细缠好,阿珠又用炭笔细细地替她描了些许皱纹。
池月抬起镜子,镜中顿时映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姑。
水军使院的大门前竖着两尊极威猛的石狮,青面獠牙,怒目圆睁。
阿珠找了一个空闲的摊位,支起上书“神机妙算”字样的幡旗,摆上黄符与香炉后,扮作童女立于一侧,池月则端坐蒲团之上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
二人有模有样,很快便引来路人驻足围观。
年过六旬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上前,“道姑仙师,可卜吉凶?”
池月缓缓睁开眼,怀中拂尘一甩,开口淡淡道:“你说说看。”
“这两日,我右眼跳得厉害,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可是活不长久了?”
“老丈莫慌,贫道观你面相,眼下虽有阴云压印,但命宫透出一线天光,一月之内家中必添人丁。”池月拂尘轻点其肩,“此人乃贵子降世,必承祖德之荫,亦是你的福星,你必当享高寿之福,安度晚年。”
老者闻言老泪纵横,连连作揖称谢,“道姑仙师果真神人,竟能算出我那怀胎九月的儿媳即将产子。既如此,我再厚颜请仙师替我那未出世的孙儿赐个名字,望仙师允准。”
池月微微颔首,闭目掐指片刻,轻声道:“贵孙命格清奇,生逢秋末冬初,阴阳交泰之时,宜取名‘承安’,承天之佑,平安康泰。”
老者放下香火钱,千恩万谢而去,众人皆纷纷称奇,跃跃欲试。
阿珠适时阻拦,“仙师一日只卜三卦,且只卜有缘之人,天机不可轻泄,望诸位勿强求。”
围观的人暗叹一声渐渐散去,却见一众侍从簇拥着一华服老妇朝池月缓缓而来,此人正是王都督的老母亲李氏。
池月神色微动,跟阿珠悄然交换了一个果不其然的眼神。
大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