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遴选人手前往金陵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江左盟下层弟子中漾开圈圈涟漪。虽未明说任务内容,但能与宗主亲赴金陵之事相关联,足以让许多渴望立功上进的年轻弟子心动。
林清辞并未急于表现。她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沉得住气。她依旧每日在文书阁兢兢业业,将分内之事做得滴水不漏,偶尔在与芸娘闲谈时,才会似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金陵风物的些许好奇,或是提及幼时曾随家中长辈短暂停留金陵的记忆碎片——这自然是系统为“蔺清”这个身份合理补全的背景。
她的沉稳和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通透,让芸娘对她多了几分真心关照。这日整理完一批密档,芸娘一边捶着酸痛的腰,一边叹道:“你这丫头,年纪不大,性子却沉静得像口古井。窝在这文书阁,倒是有些埋没了。”
林清辞替芸娘斟了杯热茶,轻声道:“芸娘过奖了。能在文书阁安稳度日,已是幸事。只是……有时听人说起金陵繁华,心中难免有些向往。”她语气平淡,恰到好处地透出一丝属于年轻女子对未知世界的憧憬。
芸娘看了她一眼,压低声音:“我听说,这次去金陵的人手,不仅要机灵,最好还识文断字,懂得些规矩。你倒是符合……不过,”她话锋一转,带着告诫,“金陵那地方,龙蛇混杂,是非也多。宗主他们此行,怕是……不太平。你一个女儿家,还是安稳些好。”
“多谢芸娘提点,我晓得的。”林清辞乖巧应道,心中却已明了,芸娘这是在隐晦地提醒她其中的风险,也间接证实了这次遴选的确与梅长苏金陵之行密切相关。
几天后,遴选正式开始,由盟中一位姓周的舵主负责。并非公开选拔,而是由各据点、各堂口的管事推荐人选,再由周舵主亲自面试考核。
赵五那边果然递了话过来,让林清辞准备一下,去周舵主那里走个过场。言语间,颇有几分让她记着自己推荐之恩的意思。
林清辞心知,赵五的推荐只是敲门砖,能否入选,关键还在于周舵主的考核和她自己的表现。
考核地点设在盟内一处偏厅。林清辞到的时候,外面已等了七八个年轻弟子,有男有女,皆神情忐忑又带着期盼。她安静地站在角落,垂眸敛目,并不与人交谈。
轮到她时,她缓步走入厅内。周舵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精悍汉子,目光如电,打量着她的眼神带着审视。
“你就是蔺清?赵五推荐的那个,识字的?”周舵主声音洪亮。
“回舵主,是。”林清辞福了一礼,姿态标准,不卑不亢。
“认得多少字?会写吗?”
“日常书信文书,大致能读能写。”
周舵主随手抛过一本账册:“念中间那段,说说什么意思。”
林清辞接过,快速扫了一眼,是一段关于布匹采购与损耗的记录。她声音清晰平稳地念出,并简要解释了其中的关窍,指出了一处看似合理、实则可能存在虚报的细节。
周舵主不置可否,又问了几个关于金陵风土人情、官制规矩的问题。林清辞依据“记忆”和这些时日在文书阁的见闻,一一作答,言辞谨慎,条理清晰,既不过分卖弄,也显露出足够的见识。
“听说你还会点密文?”周舵主忽然问道。
“孙执事教了些基础的,尚在研习。”林清辞如实回答。
周舵主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道:“若派你去金陵,可能接触到一些……特殊的人物和场合,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又要守口如瓶,你可能做到?”
林清辞抬起眼,目光平静地与周舵主对视,语气坚定:“奴婢明白轻重。该看的看,该记的记,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会泄露。”
她的眼神清澈而沉稳,没有寻常女子的怯懦,也没有急于表现的浮躁,只有一种近乎冰冷的镇定。这种镇定,让周舵主微微颔首。
“好了,你下去吧。等消息。”
“是。”
林清辞退出偏厅,心中并无太大波澜。她已尽力表现出“蔺清”这个身份所能拥有的最佳状态,成与不成,皆看天意,或者说,看梅长苏和江左盟核心层的具体需求。
两日后,结果公布。林清辞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同被选中的,还有另外两男一女。他们被单独召集,由周舵主亲自训话。
“尔等四人,即日起编入金陵行动序列,归黎纲舵主统一调遣。”周舵主神色严肃,“此去金陵,非同小可。你们的任务,主要是协助盟中在金陵的暗桩,处理一些外围联络、信息传递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记住,多看,多听,少言,慎行!一切行动,听从黎舵主安排,不得擅自行动,更不得暴露身份!违令者,盟规处置!”
“谨遵舵主令!”四人齐声应道。
林清辞知道,她终于拿到了通往那个权力与阴谋漩涡中心的入场券。虽然依旧是最外围的角色,但已足够她施展拳脚。
出发前,他们得到了一天时间准备。林清辞去领了新的身份文书和少量盘缠,又将那几件粗布衣裙换成了稍好些的棉布衣裳。她看着铜镜中那张属于“蔺清”的、清秀却带着几分苍白和隐忍的脸庞,眼神逐渐变得锐利。
金陵,梁都所在,冠盖云集,亦是英雄冢,阴谋场。
梅长苏,我们很快就要在那座城里正式相遇了。
还有“窃运阁”……你们在金陵,又布置了怎样的天罗地网?
她将一枚普通的木簪插入发髻,整理好衣襟。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而她,即将乘风,潜入那波涛汹涌的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