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宛如碎金般洒落在作坊旁的晒谷场上,李铮和赵纲正对着那张略显陈旧却承载着重要信息的根据地地图,神情严肃地深入商讨着内部安保的强化措施。地图旁,地上散落着几张写满情报的纸,那上面记录的是昨晚审问俘虏所获取的惊人消息 —— 山本特工队那阴险的计划,他们妄图在摸清作坊位置之后,与日军大部队里应外合发动突袭,更恶毒的是,还打算在作坊的机床里安放炸药,意图彻底破坏根据地的生产命脉,其险恶用心令人齿寒。
“此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把内部安保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严抓狠抓,决不能再给那些狡猾的特工任何可乘之机。”李铮眉头紧皱,目光如炬,手指坚定地指着地图上标记着的村落和作坊位置,语气沉稳而有力,“首要之事,便是严格管控人员出入。不管是英勇的战士、辛勤的工人还是淳朴的村民,只要进出根据地,都必须出示‘路条’。这路条上,要详细且清晰地写清楚姓名、具体事由以及准确的进出时间,对于没有路条的人,无论何种情况,一律坚决不准进出,这是保障我们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赵纲微微点头,表示完全赞同,随后从他那略显破旧却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怀里掏出一本小巧的本子,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干练:“我已经提前安排战士们精心制作了几百张路条,每一张上面都郑重地盖上了咱们根据地的印章,这印章可是经过特殊设计,伪造难度极大,足以确保路条的真实性。另外,我还构思了一个在各村落设立信息联络点的计划,每个联络点精心安排两个可靠且机警的村民负责。一旦发现任何可疑人员的踪迹,他们便能立刻通过我们事先约定好的暗号进行汇报—— 比如,敲三声锣,那清脆的锣声便是传递有可疑人员出现的信号;若是敲五声,那急促的声响则代表着紧急情况发生,需要大家高度警惕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个主意实在是妙不可言!”李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兴奋地拍手称赞,“咱们的村民们对这片土地和周围的情况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比起咱们的哨兵,在发现异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对于作坊的人员,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身份核查工作。所有工人都要详细登记家庭住址、参军时间这些关键信息,还要找两个信得过的担保人,层层把关,确保没有任何特务能够混入进来,破坏我们的生产。”
两人正热烈地讨论着各项细节,气氛紧张而专注。就在这时,老周脚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铮哥,不好了!刚才仓库的小王紧急向我报告,说昨天有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试图打听咱们机床的所在位置。小王机灵,没告诉他,那人见打听不到消息便离开了。看那人的穿着打扮,像是外地来的流民,但我总觉得其中有猫腻。”
李铮和赵纲闻言,迅速对视一眼,眼神中均闪过一丝警觉。“立刻去查,此事刻不容缓!”赵纲立刻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语气坚定果断,“让各村落的联络点高度留意这个人,详细记录他的身高、穿着特征以及说话口音等细节,一旦发现他的踪迹,先迅速将其控制起来,绝对不能让他跑了,以免他继续刺探情报或者通风报信!”
战士们接到命令后,如离弦之箭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行动高效而有序,不到一个小时,就在南边的一个村落里成功找到了那个陌生人。经过一番严谨而细致的审问,那人最终心理防线崩溃,不得不承认自己果然是日军派来的探子。他原本妄图伪装成流民混进作坊,进行破坏活动,幸好小王警惕性高,没有让他得逞,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看来我们之前的措施还不够完善,光有路条这一道防线还不够严密。”李铮看着被押走的探子,眼神中透着深思,对赵纲郑重说道,“咱们还要大力推行‘互相监督’的机制,比如在工人之间、村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监督网络。要是发现身边的人有任何异常行为,比如突然多了些来历不明的陌生东西、或者频繁地打听作坊的事务,就要立刻汇报上来。不管有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都要先彻底调查清楚,宁可错查,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确保我们的安全万无一失。”
赵纲点头表示深刻认同,随即迅速安排人员在各村落和作坊的显眼位置张贴告示。告示上详细说明互相监督的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一个人都能明白其重要性。同时,还郑重承诺,只要举报情况属实,就奖励两斤粮食。在如今这物资紧缺的特殊时期,粮食是最为实在且珍贵的奖励。这一举措能够极大地激发村民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安保工作中来,共同守护根据地的安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根据地的安保措施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逐步完善起来:各个进出的路口都设立了规范的登记点,战士们如同忠诚的卫士,一丝不苟地仔细检查每一张路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各村落的联络点每天都有人认真值守,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不时能收到村民们提供的各种汇报信息,形成了严密的信息网络;作坊里的工人们也纷纷提高了警惕,自觉地互相监督,再也没有人敢随便打听生产机密,大家都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根据地安全的重任。
一天下午,阳光透过作坊的窗户洒在机床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上。李铮在作坊里仔细检查着机床的运行情况,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他看到小王正在认真地给新工人登记信息,还仔细地让两个老工人做担保。“做得非常好,小王!”李铮微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眼神中满是赞赏与鼓励,“咱们的作坊可是根据地的命根子啊,安保工作就如同守护它的坚固堡垒,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只有我们齐心协力守住了人员的安全,才能确保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坚实的支持,守住他们用生命扞卫的阵地。”
小王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认真地说道:“铮哥,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好这道关,绝不让任何特务混进来,破坏我们的作坊,我一定全力以赴守护好这里的一切!”
夕阳渐渐西下,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般轻柔地笼罩着大地。作坊里,机床的轰鸣声依旧响亮而有力,仿佛在奏响一曲生产的赞歌。远处的村落里,传来联络点村民敲锣的声音—— 那并非警报的锣声,而是正常的巡查信号,它代表着这片根据地的安宁与有序。李铮站在作坊门口,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满足感。他深知,安保措施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家的持续努力和共同坚守。但只要他们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一般协同运转,就一定能牢牢挡住日军的渗透阴谋,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军工作坊。他们将为前线生产更多的武器,为抗击日军、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定地朝着早日把日军赶出中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那希望的曙光,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中渐渐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