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坡的晨雾还没散尽,日军阵地就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息。坂田信哲站在指挥车旁,手里攥着一份被揉皱的电报——补给站被袭,三车弹药和两车粮食全被烧了,负责守卫的小队只剩三个残兵逃回来;山本一木的特工队也没了消息,派出去的侦察兵只带回几具特工的尸体。他一脚踹翻身边的弹药箱,黄色的子弹撒了一地,眼神里满是戾气:“八嘎!一群废物!连个补给站都守不住,还让八路军的特工队钻了空子!”
旁边的佐藤参谋战战兢兢地递上水壶:“旅团长,咱们的弹药只够再发起一次进攻了,要是还打不下李家坡,恐怕……”
“恐怕什么?”坂田猛地回头,眼神像要吃人,“我大日本皇军难道还打不过一群土八路?命令第一步兵大队,十分钟后发起总攻!就算拼光最后一个人,也要拿下李家坡!”
此时的八路军团部里,张大山正拿着望远镜观察日军阵地。通讯兵刚送来二营的电报,刘勇已经带着队伍绕到日军后方,不仅烧了补给站,还炸毁了两座临时桥梁,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张大山放下望远镜,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好!刘勇这小子干得漂亮!现在该轮到咱们反击了!”
他转身对着身边的通讯员喊:“给一营王铁柱发报,让他准备正面反击,迫击炮班重点轰击日军的重机枪阵地;再给李铮发报,让支援队把弹药送到前沿,随时准备补充!”
通讯员刚跑出去,李铮就带着几个战士扛着弹药箱走进来。他脸上沾着机油,裤腿还在滴水——刚才送弹药时路过山涧,不小心踩进了水里。“张团长,弹药都准备好了,每个战壕都补了两箱子弹和一箱手榴弹,维修小组也在阵地后方待命,随时能修武器。”
张大山拍了拍李铮的肩膀:“好样的!现在日军补给线断了,特工队也垮了,正是咱们反击的好机会。你跟我一起去前沿,看看怎么能尽快把鬼子赶出去。”
两人刚走到一营阵地,日军的总攻就开始了。密集的枪声从对面传来,子弹像雨点般打在战壕的沙袋上,溅起一片片尘土。王铁柱正趴在战壕里,手里的步枪不时对准日军开火。看到张大山和李铮过来,他大喊:“团长!鬼子这次冲得猛,但是没了重炮支援,火力比昨天弱多了!”
张大山点点头,趴在战壕边观察:日军士兵猫着腰往前冲,脸上没了之前的嚣张,脚步也有些犹豫——显然是知道补给被烧,没了底气。他对着身边的司号员喊:“吹冲锋号!让一营发起反击!”
“嘀嘀嗒嗒——”激昂的冲锋号声在阵地上响起。王铁柱猛地站起来,端着步枪大喊:“同志们!冲啊!把小鬼子赶出去!”战士们纷纷从战壕里跳出来,举着刺刀往前冲,喊杀声震得山谷都在发抖。
日军没想到八路军会突然反击,顿时乱了阵脚。前面的士兵开始往后退,后面的军官拿着军刀砍人,想逼他们往前冲,可根本拦不住。张大山抓住机会,对着通讯员喊:“让迫击炮班开火!炸掉鬼子的重机枪阵地!”
迫击炮班的战士们早就准备好了。班长陈虎调整好炮架,对着日军重机枪阵地的方向喊:“装弹!放!”一发炮弹呼啸着飞出,“轰”的一声落在重机枪旁,虽然没直接炸中,但把机枪手吓得趴在了地上。
“再来一发!瞄准点!”陈虎大喊。第二发炮弹精准地落在重机枪阵地上,火光冲天,重机枪瞬间没了声音。战士们见状,冲锋的速度更快了,有的甚至追着日军的屁股打,子弹在日军人群里扫出一道道血痕。
此时的日军后方,刘勇正带着二营战士袭扰日军的临时指挥部。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往帐篷里扔手榴弹,有的用步枪射击日军的通讯兵,把日军的后方搅得一团糟。坂田信哲听到后面的枪声,才意识到自己腹背受敌,他赶紧下令:“快!撤退!往东北方向撤!”
日军士兵早就想跑了,听到撤退命令,立刻丢盔弃甲往东北方向逃。有的士兵连步枪都扔了,只顾着往前跑;有的跑慢了,被八路军的子弹击中,倒在地上哀嚎。王铁柱带着一营战士追了两里地,直到日军跑回自己的临时阵地,才停下脚步。
张大山站在山坡上,看着日军狼狈逃窜的背影,对身边的李铮说:“没想到鬼子这么不经打,没了补给和特工队,就成了丧家之犬。”
李铮笑着说:“还是您指挥得好,抓住了鬼子的弱点。现在鬼子被困在临时阵地里,没了粮食和弹药,用不了多久就会投降。”
正说着,通讯员跑过来:“团长!二营刘营长发来电报,说日军的临时阵地里有重机枪和步兵炮,他们想趁机攻占,但鬼子的火力太猛,暂时攻不下来,请求支援!”
张大山眼睛一亮:“重机枪和步兵炮?这可是好东西!李铮,你跟我一起去二营,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家伙缴获过来,以后咱们的火力就更强了!”
李铮点点头,心里也很兴奋——日军的重机枪和步兵炮比八路军现有的装备好得多,要是能缴获过来,不仅能增强前线火力,还能拆零件研究,改进自己的土造武器。
两人带着支援队的几个维修人员,跟着通讯员往二营的方向赶。路上,到处都是日军丢弃的弹药箱和步枪,有的子弹还没开封,战士们正忙着收集这些物资。一个年轻战士看到李铮,兴奋地跑过来:“李队长,你看!我捡了一把日军的三八大盖,比咱们的老步枪准多了!”
李铮接过步枪,检查了一下枪管:“这枪不错,就是枪管太长,在山里打仗不太方便。不过零件很精密,以后咱们修枪的时候,能拆零件用。”
赶到二营阵地时,刘勇正趴在一块岩石后面,对着日军的临时阵地观察。看到张大山和李铮过来,他赶紧迎上去:“团长!鬼子的阵地里有两挺重机枪和一门步兵炮,架在高处,咱们冲了好几次都没冲上去,还伤了几个战士。”
张大山走到岩石旁,用望远镜观察:日军的临时阵地设在一个小山包上,周围挖了战壕,两挺重机枪分别架在左右两侧,步兵炮架在中间,正对着二营的阵地开火。“看来鬼子是想凭着这些重武器守住阵地,等援军过来。”张大山放下望远镜,对刘勇说,“你带一队人从左侧迂回,吸引鬼子的火力;我带一队人从右侧冲锋,李铮,你让维修人员准备好,一旦攻占阵地,立刻检查武器,能修的赶紧修!”
“好!”刘勇和李铮齐声应下。
刘勇立刻带领一队战士,猫着腰往左侧移动。他们故意弄出动静,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左侧的重机枪果然转向他们,密集的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火星。张大山抓住机会,大喊:“冲啊!”带领右侧的战士们冲了上去。
日军的注意力都在左侧,没料到右侧会突然冲锋。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八路军已经冲到了战壕边。一个日军机枪手刚想调转枪口,就被战士们的刺刀捅倒。左侧的刘勇也带领战士们冲了上来,两面夹击,日军顿时乱了阵脚。
李铮带着维修人员跟在后面,一冲进阵地,就直奔重机枪和步兵炮。他先检查了左侧的重机枪,发现只是枪管有些过热,其他零件都完好无损。“刘姐,快!给重机枪降温,清理枪管里的污垢!”李铮大喊。
刘姐立刻拿出水壶,往枪管上浇水,“滋啦”一声,水蒸气冒了出来。她又用通条清理枪管里的火药残渣,动作麻利。
右侧的重机枪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弹链断了。维修人员很快接好弹链,试了试,重机枪“哒哒哒”地响了起来,声音比八路军现有的重机枪更浑厚。
最让李铮兴奋的是那门步兵炮。他围着步兵炮转了一圈,检查了炮管、炮架和瞄准镜,发现只有瞄准镜有点偏移,其他零件都完好。“把瞄准镜调正,再检查一下炮膛,要是没问题,就能用了!”李铮对身边的维修人员说。
维修人员立刻行动起来,用自制的工具调整瞄准镜。李铮则趴在地上,检查炮膛里有没有残留的炮弹壳。确认没问题后,他对张大山说:“团长,重机枪和步兵炮都能修,只要调整一下,就能投入战斗!”
张大山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太好了!有了这些家伙,咱们以后打鬼子就更有底气了!”
此时的日军阵地里,只剩下几个残兵在抵抗,很快就被战士们消灭了。张大山看着缴获的重机枪和步兵炮,又看了看远处日军逃跑的方向,对身边的战士们说:“同志们,鬼子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咱们乘胜追击,争取把他们彻底赶出根据地!”
战士们齐声响应,声音里满是兴奋。李铮则留在阵地里,和维修人员一起调试重机枪和步兵炮。他知道,这些缴获的武器不仅能增强八路军的火力,还能为军工作坊提供宝贵的参考——只要研究透这些武器的结构,以后就能造出更好的土造武器,为抗击日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