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西北风裹挟着黄土,宛如一条肆虐的黄龙,呼啸着掠过太行山那千沟万壑,将破庙檐角那截早已发黑、仿佛历经沧桑岁月侵蚀的木梁吹得吱呀作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似乎随时都会断裂,掉落在满是泥泞与碎瓦的地面上。李铮踏着满地的碎瓦,小心翼翼地走进山门,那碎瓦在他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破庙的沧桑历史。他的裤脚已然被半腿的泥泞所浸染,每走一步都显得沉重而艰难。身后紧跟着后勤处的两名战士,他们肩上扛着半袋铁钉和一卷粗麻绳,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当下艰难的处境中,却是无比珍贵的“启动物资”,也是根据地全体人员费尽心思所能凑出的全部家当,承载着大家对建立作坊、为抗战贡献力量的希望。
“李干事,您看这庙,这屋顶的破洞就像一个个张着的大嘴,要是再不修补,一下雨,那雨水就会像小溪一样流进来,这地方就没法干活了。”扛着铁钉的战士老周皱着眉头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老周去年从国民党溃兵中投诚而来,他手上那触目惊心的伤疤,犹如一道道蜿蜒的沟壑,是曾经与日军拼刺刀时英勇战斗的见证,也是那段残酷岁月的深刻印记。他用手指着屋顶上的天窟窿,几块残砖正顺着腐朽的木头不断掉落灰尘,那灰尘在昏暗中弥漫,仿佛给破庙又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李铮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目光在破庙的屋顶和四周仔细打量着。破庙正殿足有三丈宽阔,空间虽大却显得格外破败,两侧还各带一间耳房,那耳房的门半掩着,仿佛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墙角处堆积着半人高的断碑,断碑上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而这些断碑倒是省去了搭建架子的功夫,也算是这破败之地的一点“馈赠”。“先清理地面,把那些能够燃烧的朽木归置到一起,就像堆积希望的火种;把可用的青砖捡出来并码放整齐,这可是我们重建的基础。”他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脚下的青石板,“咚咚”的声音传来,石板下竟是空的,他用力撬开后发现是一个半人深的地窖,那地窖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老周,你带个人把地窖清理干净,以后火药原料就存放于此,这里通风良好还能防潮,就像一个安全的宝藏库。”
后勤处前来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原本寂静的破庙顿时热闹起来,连炊事班的老王都扛着锄头赶来了——张大山在晨会上拍了桌子,那桌子发出的巨响仿佛战鼓的敲击,他着重强调这作坊是全团的“救命桩子”,是大家在艰难抗战中的一线希望,无论哪个部门都必须出人出力,不能有丝毫懈怠。李铮将众人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拆除正殿里倾颓的神龛,那神龛虽然破旧,但在战士们的眼中,却是可以改造利用的宝贵材料,他们将能用的木料锯成工作台的腿,每一下锯木声都仿佛是建设的乐章;二组前往山脚下搬运青石,那些青石沉重而坚硬,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他们齐心协力,将青石铺在地面当作操作台,为作坊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组则跟随李铮修补屋顶,他们用茅草和黄泥将窟窿堵塞住,那茅草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守护着这个即将重生的地方。
“李干事,您瞧,这些神龛木料可是硬松木啊,这质地多好,要是用来烧火,那可就太可惜了,就像把宝贝扔进了火坑。”正在拆除神龛的小战士捧着块雕有花纹的木板,眼中满是惋惜,他连连跺脚,仿佛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浪费好材料的不满。李铮接过木板,仔细地摸了摸,那木纹紧实得足以用作枪托材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当即让人将所有木料分类:粗木用作支架,就像坚实的脊梁支撑起工作台的框架;薄板制作工作台面板,光滑而平整;就连掉落的雕花边角料也收集起来,日后还能用作手榴弹的握把,每一个细节都不被放过,物尽其用。
经过一番忙碌,忙活到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洒在破庙里,给这里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正殿里已经立起了三张半人高的工作台,那工作台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希望的力量,地窖也清理得干干净净,用石块砌好了通风口,仿佛一个温馨的小仓库。李铮正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绘制手榴弹的简易图纸,他的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思考,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王铁锤扛着一个打铁用的风箱走了过来,那风箱在王铁锤的肩膀上随着他的步伐一颠一颠的。老铁匠将风箱“哐当”一声放在墙角,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汗珠,那些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如同晶莹的宝石:“张团长说你们这儿缺家伙事儿,我这心里就着急啊,我就把铁匠铺那套家伙什全搬来了,今晚就在这搭个临时铁匠炉,先把坏枪的零件修理好,让这些枪又能重新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夜幕悄然降临,宛如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了天地,破庙里亮起了三盏油灯,那昏黄的光透过窗纸洒在院子里,如同微弱的光束在黑暗中挣扎,将众人忙碌的身影拉得老长,那些影子在墙上摇曳,仿佛是一群舞动的精灵。李铮看着工作台上摆放整齐的工具,那些工具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又摸了摸口袋里系统刚弹出的提示——“作坊雏形已建立,解锁‘基础武器修复’权限”,他的心中不禁踏实了许多,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深知,这破庙仅仅是起点,就像一颗刚刚种下的种子,未来要制造的不仅是手榴弹,更是能让战友们于战场上存活的底气与保障,是大家在残酷战争中的生命守护者。
半夜时分,狂风骤起,那风声如同野兽的咆哮,在李铮被屋顶的响动惊醒,他爬起来一看,只见老周正带着两个战士用麻绳将茅草捆扎得更紧,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仿佛在和时间赛跑。“李干事,您就安心休息吧,我们在这儿轮班守着,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个作坊,保证明天一早就能顺利开工,不会让任何意外影响我们的计划。”老周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坚定,那声音仿佛穿透了风声,直击李铮的心灵。李铮点了点头,转身回到耳房,桌上的图纸依然摊开着,那图纸上的线条和标记就像一幅神秘的地图,铅笔在“火药改良”那栏画了一个圈,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先解决能用,再解决好用。”那行小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李铮心中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