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里的铜腥味比往常淡了许多,陈婉儿蹲在仓库角落,手里捧着最后一块巴掌大的铜板,指尖在铜板边缘的锈迹上轻轻摩挲。仓库货架上原本堆放的铜材——从日军缴获的铜板、百姓捐献的铜壶铜盆、拆解旧武器得到的铜零件,如今只剩下几个空荡荡的木箱,箱底散落着几缕铜屑,风一吹,就飘得无影无踪。
“铮哥,真的没铜了。”陈婉儿捧着铜板走出仓库,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虑。她身后跟着负责子弹壳加工的小琳,手里拿着一个没完工的铜壳,边缘还留着毛刺,“今天早上想加工铜壳,才发现最后一块铜板也用完了,这个壳子是用昨天剩下的边角料做的,现在连边角料都没了。”
李铮正在机床旁检查刚修好的撞针,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顿住了。他转过身,看着陈婉儿手里的铜板,又看了看小琳手里的半成品铜壳,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仓库里的铜屑呢?之前不是说攒了不少,能熔成小块用吗?”
“都熔过了。”陈婉儿摇摇头,“前天就把所有铜屑、铜钉都熔成了小铜坯,昨天加工完最后一批铜壳,就彻底空了。现在子弹组装线已经停了,之前做好的铜壳,顶多还能装两百发子弹,用完就真的没了。”
李铮走到子弹组装区,原本堆得满满的铜壳箱如今只剩下半箱,旁边的成品子弹箱也只装了一半。他拿起一个铜壳,对着光看了看——铜壳壁薄而均匀,是用纯铜加工的,延展性好,击发时不容易变形。可现在没了铜材,就算有再多的火药和弹头,也没法组装成子弹。
“前线还等着要子弹呢。”刘满仓刚好从外面进来,听到他们的对话,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刚从三排回来,三排的战士昨天跟日军巡逻队交火,打光了两箱子弹,今天一早就派人来要补给,“要是子弹断了,下次再遇到日军,战士们只能拼刺刀,伤亡肯定得增加。”
李铮捏着手里的铜壳,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知道铜材的重要性——不仅子弹壳需要铜,机床的部分精密零件、电线的导电芯,甚至修复轻机枪的撞针基座,都离不开铜。之前靠着缴获和百姓捐献,还能勉强维持,可随着子弹产量提升,铜材消耗越来越快,早就入不敷出了。
“必须尽快找到铜材。”李铮放下铜壳,语气坚定,“刘队长,你安排人去根据地周边的村落再找找,跟老乡们说说情况,要是有不用的铜器,咱们可以用粮食换,价格比县城里高两倍。另外,让巡逻队再去之前日军废弃的据点看看,说不定能找到遗漏的铜零件。”
“我这就去安排!”刘满仓立刻转身,抓起帽子就往外跑——他知道时间紧迫,多耽误一天,前线的风险就多一分。
李铮又看向陈婉儿:“你跟我去趟周青那边,他的地下渠道之前能弄到特种钢材,说不定能找到铜材。”
两人匆匆赶往周青的联络点——一个隐藏在山涧旁的破窑洞。周青正在整理刚收到的情报,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纸条:“是不是为铜材来的?”
李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怎么知道?”
“昨天王二柱传消息来,说县城里的铜材都被日军管控了,用来做炮弹壳,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周青的脸色凝重,“我本来想今天去找你,没想到你们先来了。我已经让王二柱试着跟刘班长搭话,看能不能从仓库里弄点铜材,可刘班长说,日军最近查得特别严,铜材进出都要登记,少一颗铜钉都要追责,他不敢冒险。”
“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陈婉儿急得追问,“哪怕只有几十斤,能应急也行啊。”
周青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铜片——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边缘还带着弹孔,“这是王二柱偷偷从仓库墙角抠下来的,他说只能弄到这么多,再多就会被发现。他还说,要是咱们真的急需,只能等日军下次运送铜材的时候,试试能不能半路截下来,可日军运输队都有重兵护送,最少一个小队,还有装甲车,咱们的人根本打不过。”
李铮接过铜片,入手冰凉,这么小一块,连加工一个铜壳都不够。他心里清楚,截日军运输队不现实——根据地的守卫部队只有两个连,还要防守各个哨卡,抽不出足够的人手,而且没有重武器,根本打不破装甲车的防御。
“只能先靠搜寻了。”李铮把铜片递给陈婉儿,“你先把这块铜片熔了,看看能不能做几个小零件,救救急。我再跟刘队长说,让搜寻的人范围再扩大些,哪怕是旧电线里的铜芯,也都收集回来。”
接下来的两天,根据地上下都动了起来。战士们带着粮食,挨村挨户地走访,老乡们知道是为了做子弹打日军,纷纷拿出家里的铜器——有祖传的铜烟壶,有用来挑水的铜桶,甚至有小孩玩的铜铃铛。巡逻队在废弃的日军据点里翻找,从倒塌的炮楼里拆出了几根铜电线,从生锈的机枪残骸里抠出了铜制的扳机护圈。
可这些铜器加起来,也只有两百多斤,熔成铜坯后,顶多能加工五百多个铜壳,按照每天三百发的子弹产量,只够支撑两天。而且很多铜器杂质多,熔出来的铜坯硬度不够,加工铜壳时容易开裂,合格率还不到六成。
“铮哥,你看这个。”小琳拿着一个开裂的铜壳跑过来,铜壳的底部裂了一道缝,“用老乡捐的那个铜盆熔的坯,一压就裂了,根本没法用。”
李铮看着开裂的铜壳,心里一阵发凉。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是找不到稳定的铜材来源,子弹生产很快就会彻底停滞。夜幕降临时,他站在作坊门口,望着远处的山林,心里暗暗盘算——实在不行,只能想办法用其他金属替代铜了,哪怕性能差一点,也比没有子弹强。
就在这时,负责搜寻的战士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个生锈的铜制炮弹壳:“李同志,我们在山脚下的废弃战壕里找到的,还有十几个,都是日军没炸的哑弹,拆开来里面有铜壳!”
李铮眼睛一亮,立刻跟着战士跑去。在山脚下的战壕里,果然散落着十几个日军的迫击炮哑弹,外壳是铜制的,虽然生了锈,但厚度足够。“太好了!”李铮蹲下身,敲了敲炮弹壳,“把这些哑弹都拆了,铜壳清洗干净,熔成铜坯,应该能撑几天。”
可战士接下来的话,又让他的心沉了下去:“我们在周围都找遍了,就只有这十几个,其他地方都没有了。”
李铮看着手里的炮弹壳,心里清楚,这只是杯水车薪。他抬头望向县城的方向,夜色中,隐约能看到日军营地的灯光,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明天就开始试验,寻找铜的替代品,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子弹生产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