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出一本《溪山集》慢慢看了起来。
等她的长篇七侠传写完后,她是不打算再写新的话本了,多出的时间试着写文章。
写文章虽然有很多她原来世界从小读到大的那些作品可用,但世界环境和观念不一样,不如话本更容易直接搬。
她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去梳理可用的文章,有的可能还要重新整理并承载她自己学识和思想。
虽然走这条路更难,但她还是想试试,因为若写好了不只是累积名气,可能还会得到声望。
同样是写文稿赚钱,着书立说的是大儒,写话本的只能叫写书人。
再书人再有名气也只是带动话本销量,却不如大儒更有社会地位。
她要在这世界发家致富容易,但要守住家业财富则需要家里读书人多、出人头地甚至金榜题名、仕途光明的读书人。
目前只有二堂哥正在科举路上,离金榜题名和仕途光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拼,弟弟们太小,要他们能堪大用得十年后再说了。
如此,她也需要自己着书扬名,为自己博一个大儒的名头。
原身在苏家还博了个小才女的名声呢,可见这世界里的好名声是有利前途的。
等手头进度没那么赶的时候,她也可以试着攒攒文章了。
叶青萝一边看着《溪山集》里的文章,一边思索着自己的未来。
一碗茶喝了两杯,第三杯泡太老了,她放下书揭开碗盖看了看,便要往碗中添水。
然而小茶壶里的开水放这么久也快凉了。
她往小杯里添了半杯白水,又拿起盖碗注入小半杯浓茶,以此来稀释茶汤浓度,注水不多都不算太凉,两口喝完。
又看了几篇文章,听见外头大堂哥在喊铭儿回家,叶铭回答:“不回!吃包包!”
叶青萝听得莞尔,探身将窗子推开半扇。
没多久就见叶青枫端着蒸笼大步走在前头,叶铭跟在后头蹬蹬地跑,小嘴还着急嚷着:“爹爹!包包!不跑!”
肉包的香味飘在风里,可不馋着孩子连忙去追?
“堂姐,我回去啦!下午再来包饺子!”叶青莲从窗外经过喊了一声。
“好。”叶青萝应了,继续看书。
两家互换的年菜都完成了,红烧肉和糖醋里脊连明天的那一碗都囤好了,明天几乎不用再添什么菜。
初二要去外婆家,初三帮老宅做几个菜招待小姑家。
按往年惯例,小姑家初二就会回来,而他们家会在刘家畈吃了中饭下午就回家来,还能和小姑家一起吃晚饭。
小姑家吃了晚饭再回去是因为陈家有驴车,晚饭早点吃只要不下雪路上还是好走的,就是住一晚也行,老宅和二房都有地方住。
只不过今年不一样了,陈嫣新嫁第一次在正月里回娘家,小姑总要在家招待闺女和新女婿。
因而在年关大堂哥最后去拖箩筐时说了,今年等初三再来叶家,还会带上陈嫣张唯小俩口。
这也是张唯第一次以外孙女婿的身份来叶家,因而初三的饭菜也要更加隆重一些才是。
当然也是叶青萝回家,菜色上有了更多选择,不然可能就是腊鱼腊肉、炖肉、炒肉、红烧鱼这些了。
在农家可能从春到冬都没什么好吃的,但到过年却是一定会整几个肉菜的。
农家自己养猪、河里捞鱼、地里没有菜也会在案桌下放一个旧盆发些豆芽出来。
再就是买一板豆腐,煎成灿黄薄块,可蒸可炒可打边炉烧风锅。
(各地风俗或有不同,我家这边也有打边炉和烧风锅的喊法,自家简单搭配吃法不会拘于形式,能吃的皆能煮。个人觉得与火锅的的区别在于火锅汤水多,瓦钵或是直接炒菜铁锅架在煤炉上的那种,是没那么多汤也没有火锅底料的,比如酸菜五花肉豆腐莴笋片白菜、比如鱼头白萝卜片莴笋叶白菜……)
但今年的叶家过的是肥年,腊鱼腊肉、鲜鱼鲜肉、鸡和蛋,都是可以宽裕取用的。
“姐姐,吃饭啦!”叶青安跑来喊叶青萝吃饭。
叶青萝应了一声,将书收好又将窗子关上,再锁上屋门,而后疑惑地朝外头望了望。
“姐姐,怎么了?”叶青安站在一旁刚牵住姐姐的手,见姐姐朝外望去也不由疑惑地看了看。
“安儿,以往吃年饭不放鞭炮的吗?”叶青萝问。
“不放呀。”叶青安答道,又歪了歪头,“有的人家年饭在早上吃、有的在中午吃、有的在晚上吃,放鞭炮哪里放得过来?”
叶青萝……好像有哪里不对。
叶青萝牵着弟弟往厨房走,还是忍不住开口纠正他:“安儿,就算各家吃年饭讲究不同,一家也只吃一顿正式的年饭。”
“就像咱们家中午吃年饭,晚上虽然也会有好吃的饺子,那也只能算晚饭,而不能再算年饭了。”
“嗯。”叶青安乖乖应了,是这个意思。
叶青萝又道:“因此,各家既然只吃一顿正式的年饭,便要放鞭炮也只会放一次,不会放三次,你明白吗?”
叶青安仰头看了看姐姐,小脸有些茫然。
“比方说咱们村有吃年早饭的、有吃早中饭的、有吃年晚饭的。”
“那么我家是吃年中饭的,只需要中午放鞭炮,吃年早饭的就只需要在早上放鞭炮,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噢~我明白啦!我把别人家的也给算上啦,姐姐我错了……”
叶青安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刚才犯下的错误,姐姐是在教导他认识这个错误。
他伸手挠了挠头,小脸讪讪地笑了一下,随即便低下了脑袋。
“安儿这就明白过来了呢,真乖!”叶青萝连忙夸了一句,缓解了小朋友的尴尬,一起走进了厨房。
叶青宇和叶青宣已经拿好了碗筷,见姐姐来了连忙拧了一块温热的帕子来给姐姐擦手。
关上厨房门一家人开始吃年饭。
虽然农家吃年饭不放鞭炮,又或者这世界里没有吃年饭前后放鞭炮的习俗,但在吃饭时还是会关上厨房门的。
若在堂屋吃饭那就是关上堂屋门。
当然厨房门也会锁好的,毕竟是过年,除了防打扰也防家里的吃食被人“顺”走。(90年代我们这里发生过这种事。)
叶青萝没有再提放鞭炮的话题,一边吃饭一边商量晚上村里娃们来拜年时,准备什么招待好。
叶长贵说道:“我和你娘准备了一些铜钱,两文一串,到时每人发一串,也抵得上村里四个鸡蛋,不少了。”
“若有人打你钱袋子主意你别理会,你虽会赚钱但你也只是个小丫头呢。”
“哪怕有人喊你姑,你也不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