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第斯孩子送的发光玉米粒种下时,林夏特意选了天文台旁的小花园。苏一帮她翻松泥土,指尖的星核能量不小心蹭到玉米粒,玉米粒竟先亮了亮,表皮的纹路像星轨似的转了半圈。
“它认生,”苏一忍着笑帮她把土培好,“刚才是在跟星核打招呼呢。”
往后几日,林夏每天都来浇花。第三天清晨,竟真冒出了嫩芽——嫩绿色的茎秆上缀着细碎的光点,像沾了没擦干净的星尘。更奇的是,嫩芽总朝着星尘传送门的方向歪,仿佛知道它的故乡在哪个星轨。
第三次星间市集开启前,织星者先来了消息。星尘传送门没完全展开时,就见星语虫裹着半张星毯从光带里钻出来,触须上还挂着根银白的星线。它扑到林夏肩头,用触须点点她口袋,又指指星毯——毯上已经织出了《嫦娥奔月》的轮廓,嫦娥的裙角飘着安第斯的玉米星,月亮旁缀着琉璃海的海眼星。
“还差最后几块‘故事补丁’,”织星者的意识跟着光带漫过来,“它听说地球有‘牛郎织女’,非催着来补全。”
这次市集多了张“星毯工作台”。织星者们围着半张星毯坐成圈,星语虫趴在毯中央当“线轴”,谁有新故事,就用星尘线在毯上织几笔。地球女孩讲“牛郎织女”时,安第斯孩子就往银河里织了串发光玉米;水晶体人说琉璃海有“水晶灯塔守护星船”的传说,星毯上立刻多了艘液态水晶船,船灯照着地球的北斗星。
影族使者来得悄无声息。他没站在一旁看,反而蹲到工作台边,用影子里的星尘捏了根细针——针尾坠着颗暗紫色的星子,是星锈残留的最后一点能量。“这样的光,不该只当警示。”他的意识轻轻落在星毯上,暗紫色星子被织进银河的缝隙里,竟慢慢透出暖光,“就当……给故事添个‘守夜星’。”
大祭司带了新的石板来。石板上不是星图,是幅安第斯母星的“星种图谱”——不同颜色的星种对应不同的故事:红色星种结“勇气果”,蓝色星种开“思念花”。“上个月带回去的地球故事书,”大祭司摸着石板笑,“让族里的孩子吵着要种‘故事星种’。”
他挑了颗金色的星种递给林夏:“这是‘共享种’,种在玉米苗旁,能让两颗星球的故事缠在一起长。”
市集快结束时,星毯总算织完了。织星者们合力把星毯往天幕上一抛,星毯竟真的飘了起来,上面的故事都活了:嫦娥的裙摆扫过玉米田,水晶船顺着银河漂,守夜星在银河边眨眼睛,牛郎织女的鹊桥旁,安第斯的玉米星正往下掉光粒,像在撒星糖。
“下个月别在太阳门了,”大祭司突然开口,石板往地上一放,投影映出片新的星图,“安第斯母星有片‘星种谷’,谷里的星花能听懂故事,咱们去谷里摆市集,让星毯沾沾花香味。”
水晶体人立刻接话:“等星花谢了,来琉璃海!海床能映星毯,让故事漂在水里看!”
地球女孩拽着林夏的衣角晃:“那之后来地球的天文台!我阿爸说能把星毯投在望远镜上,咱们跟着星毯找新星星!”
离开时,林夏把金色星种埋在了玉米苗旁。星种一沾土就发了芽,嫩茎缠着玉米苗往上爬,两个芽尖在风里碰了碰,像在拉手。星语虫把织好的星毯叠成小方块,塞进林夏的口袋——毯角的守夜星还亮着,暗紫色里混着星尘的暖光。
传送门的光带渐淡时,林夏看见星毯在口袋里轻轻颤,像在跟星种谷的方向打招呼。她摸了摸掌心的印记,新的纹路正往星种的方向长,和玉米苗的茎秆一样,弯弯绕绕,却朝着同伴的方向。
“你看,”苏一指着小花园,玉米苗和星种芽都亮了,光点顺着茎秆往上爬,爬到顶端时,竟往星尘传送门的方向飘了几颗,像在递邀请函,“它们比咱们还急着下个月见。”
夜风把星毯的暖意从口袋里漫出来,混着玉米苗的甜香。林夏知道,《星图新页》该添句注脚了——宇宙的故事从不是孤岛,你往我的星轨织笔暖光,我往你的传说撒把星糖,连星锈的冷光都能织成守夜星,哪还有融不了的距离?
星语虫在口袋里打了个小哈欠,星毯上的守夜星闪了闪,像在应和。这故事啊,连星种都在催着长,往后定要热闹得漫遍星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