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种花籽在地球扎根的第三周,水晶体人的邀请函顺着星尘传送门飘了过来——是片半透明的水晶鳞,捏在手里能看见琉璃海的倒影:海面上漂着星毯的碎光,海床里沉睡着会发光的故事贝。
出发前,林夏去小花园看了看。发光玉米已经结了穗,玉米粒上的光点串成了线,像把星星串在了玉米杆上;星种藤爬得更高了,金色的花盘开了七八朵,每朵花上都映着星种谷的片段——有时是星脊山的石缝光,有时是安第斯少年的玉米结。
“它们也想去,”苏一指尖碰了碰花瓣,花盘立刻往传送门的方向歪了歪,“带上这个吧。”他摘了片玉米叶,用星核能量在叶面上拓了朵星种花的纹路,“让琉璃海的朋友也认认地球的星花。”
琉璃海比想象中更温柔。海水是淡蓝色的液态水晶,阳光透过海面时,会在海床上投下棱镜似的光,连游过的鱼都是半透明的,鱼鳞上沾着星尘,像会动的碎星。水晶体人站在海边的水晶礁上迎他们,身上的鳞片映着海光:“海床的故事贝醒了,正等着星毯来串呢。”
故事贝藏在海床的沙窝里,像一串串半开的珍珠贝,贝唇上沾着银白的星尘纹。水晶体孩子捧着星毯往海床跑,星毯一沾海水,竟浮了起来,毯上的故事都浸在水里,嫦娥的裙角沾了水晶沫,守夜星的光在水里漾开,像圈小涟漪。
“它们在找配对的故事呢,”水晶体人指着一只故事贝,贝唇上的纹路正和星毯上“水晶灯塔”的图案碰在一起,碰着的瞬间,贝里突然飘出串光泡,泡里是段旧影像——有艘星船在雾里迷了路,灯塔的光穿过雾,在船舷上落了层水晶霜。
林夏刚蹲下身,就见一只故事贝凑了过来,贝唇蹭了蹭她手里的玉米叶。星语虫从口袋里钻出来,跳进贝里,用触须敲了敲贝壁——贝里立刻飘出光泡,这次是地球的影像:小花园的玉米苗在风里晃,星种花的花瓣上落了只蝴蝶,蝴蝶翅膀上沾着星尘。
“它在学编故事呢,”织星者笑着拽了拽星毯,星毯往故事贝群里飘了飘,“琉璃海的故事爱沾水,等会儿咱们把星毯铺在海面上,让它们泡得软乎乎的,串起来才更牢。”
影族使者没下水,只是站在水晶礁上,让影子往海里漫。影子触到海水的地方,突然浮起串暗紫色的光带,光带里混着星锈的碎光,却没了先前的冷意。“这是星脊山石缝里的回声,”他的意识顺着光带飘过来,“让琉璃海的故事也听听,山和海的声音能凑成串。”
傍晚时,大家坐在水晶礁上看海。星毯铺在海面上,像块会发光的软绸,故事贝们围着星毯转,把收集的光泡往毯上粘——地球的玉米叶碰着安第斯的玉米结,山的回声缠着海的灯塔光,守夜星的旁又多了串海贝串。
水晶体人突然从怀里摸出个水晶罐,罐里装着半罐海沙,沙里埋着几颗圆滚滚的东西:“这是‘星沙珠’,海沙裹着故事光凝的,种在土里能长‘故事草’,草叶上会结光泡。”他往林夏手里塞了两颗,“种在玉米苗旁,让它把琉璃海的故事,顺着草叶往地球说。”
离开琉璃海时,星毯已经沉在了海床最深处。水晶体人说要让它在海里泡上一阵子,等下次星间市集,就把它捞出来,那时毯上的故事该沾足了海水,摸起来软乎乎的,像块浸了甜水的糖糕。
回地球的路上,林夏把星沙珠握在手里。珠子弹了弹,竟渗出点海水,落在掌心的印记上,印记的纹路立刻往星沙珠的方向绕了绕,像在跟珠里的故事打招呼。
到天文台时,小花园的星种花又开了几朵。林夏把星沙珠埋在玉米苗旁,刚埋好,就见星种藤的嫩芽往珠的方向爬了爬,嫩芽尖上的光点碰了碰珠壳——珠壳突然裂了道缝,飘出个小光泡,泡里是琉璃海的鱼在游,鱼嘴里叼着颗玉米籽。
“它在说‘到家啦’,”苏一蹲在旁边笑,“你看玉米穗,光点都亮了,正跟着光泡晃呢。”
星语虫趴在星种花上,触须上沾了点海沙。林夏摸了摸掌心的印记,新的纹路绕成了个圈,把星种谷、琉璃海和地球都圈在了里面。她知道,《星图新页》的“回声”章里,该添句注脚了——山的故事能漂过海,海的故事能爬上山,只要肯把故事往一块儿凑,连星轨都能绕成串。
夜风拂过玉米叶,星沙珠裂了的缝里又飘出个光泡,泡里是琉璃海的灯塔在闪。这故事啊,正跟着星沙珠往土里钻,等明年春天,说不定真能长出会结光泡的草呢。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