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在三角座星系的星尘云里滑行,舱内的空气带着细微的闪烁光点——那是从仙女座追来的星尘,沾在舷窗上像一层流动的金纱。林夏对着光尘伸出手,指尖刚触碰到舱壁,那些光点就突然聚成螺旋状,与控制台上新解锁的三角座星图完美重合。
“是‘织星者’的信号。”苏一放大星图中心的螺旋星系,那里的恒星都被淡金色的星尘环包裹,“他们用星尘编织的‘茧’能净化星锈污染,影族留下的资料里说,这种技术源自对超新星爆发的逆向解析。”
星槎穿过星尘云时,无数半透明的“星尘茧”从周围飘过,每个茧里都包裹着一颗黯淡的恒星。林夏注意到,靠近星茧的暗紫色星锈雾气正在消融,化作银白色的粒子被星尘吸收。“他们在给恒星‘疗伤’。”她轻声说,掌心的印记与星尘的振动频率产生共鸣,“这些星尘有自我意识。”
突然,星尘云剧烈翻涌起来,无数星尘凝聚成半人高的形态——他们的身体由星尘构成,头部是旋转的星轨图案,周身环绕着细小的恒星碎片。为首的织星者抬起手臂,星尘在他掌心聚成三维星图,上面标注着三角座星系的污染区,其中九处亮着刺眼的红光。
“星锈在吞噬超新星遗迹。”织星者的声音像星尘摩擦,带着金属般的共振,“那里储存着星系诞生时的原始能量,一旦被污染,整个三角座的星尘网络都会崩溃。”
他指向星图边缘的一处星云:“我们的‘星尘之心’藏在那里,它是用第一颗超新星的核心制成的,能重组被污染的星尘。但现在它被星锈的‘暗核’包裹,需要外来星核的能量打破外壳。”
星槎跟着织星者穿过星尘构成的隧道,沿途的星尘茧越来越密集,有些甚至包裹着类地行星的残骸。林夏在其中一颗残骸上看到熟悉的石制建筑——与安第斯母星的祭坛轮廓相似,只是表面覆盖的星锈已被星尘啃噬出蜂窝状的孔洞。
“是迁徙的安第斯人分支。”苏一调出扫描数据,“他们把星核碎片藏在了这颗行星的地核里,星尘正在帮他们净化星锈。”
抵达超新星遗迹时,林夏倒吸一口冷气——那片星云中央,一颗直径约百公里的暗紫色球体正在缓慢旋转,表面缠绕着暗黑色的触须,不断吸食着周围的星尘能量。而在暗核深处,一点微弱的金光顽强地闪烁着,正是织星者所说的“星尘之心”。
“暗核会吸收能量反击。”织星者的星轨头部转向苏一,“必须让三颗星核同时从三个方向注入能量,形成三角共振,才能让暗核的外壳出现裂隙。”
苏一操控星槎悬浮在暗核左侧,另外两名织星者分别驾驭着星尘聚成的飞行器,占据右侧和下方的位置。当三颗星核晶体同时对准暗核时,林夏突然发现暗核表面的触须正在重组,形成与七窍阵相似的纹路。
“它在模仿我们的共振频率!”她大喊,“快调整能量输出波形!”
苏一迅速切换星核的振动模式,将地球星核的频率调成与安第斯星核互补的脉冲波。就在暗核的纹路即将完成同步的瞬间,三道能量束精准地击中暗核表面——赤金色的地球星核能量、青蓝色的卓尔金星核能量,与织星者引导的星尘之心金光交织成三角光网,暗核的外壳应声出现蛛网般的裂痕。
“就是现在!”织星者们同时释放星尘,无数金红色的星尘流顺着裂痕涌入暗核,与内部的金光汇合。暗核开始剧烈震颤,暗紫色的雾气中不断爆出银白色的火花,那是被净化的星锈在星尘作用下重组为原始星尘。
当暗核彻底消散时,一颗拳头大小的金色晶体悬浮在星云中央,表面流转着超新星爆发的光影。织星者首领将晶体捧在掌心,星尘之心突然分裂成无数光点,像种子般撒向整个三角座星系。
“星尘网络会重新编织。”他对苏一和林夏说,掌心托起一块星尘凝成的晶片,“这是‘星尘坐标’,能让你们的星槎在任何星尘云中隐身,下一站是风车星系,那里的‘风语者’正在等你们——他们能听懂星锈的起源语言。”
星槎驶离三角座时,林夏望着舷窗外不断扩展的星尘光网,那些被治愈的恒星重新亮起,星尘茧化作金色的光带,在星系间织成巨大的保护罩。苏一将星尘晶片嵌在控制台,星槎的外壳瞬间覆盖上一层流动的星尘膜,与周围的星云融为一体。
“风语者……”林夏反复念着这个名字,想起星锈变异种触须上的金属光泽,“或许我们能从他们那里,找到星锈的真正起源。”
苏一望着星图上风车星系的坐标,那里的符号是一个旋转的风车,叶片上标注着四种不同的星文。他启动跃迁程序,星槎在星尘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冲向新的星系。
舱内的共振仪突然传来一阵柔和的振动,那是星尘坐标与星核产生的共鸣。林夏低头看向掌心的印记,发现它的边缘多了一圈金色的星尘纹路——那是织星者留下的印记,像一枚跨越星系的勋章,见证着这场仍在继续的守护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