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脚步越来越近,社区小院里弥漫着年的气息。街坊们忙着腌酸菜、晒腊肉,小安则带着大家给菜苗做最后的防寒:给韭菜盖了厚厚的秸秆被,给盆栽蔬菜套上了透明的保温罩,还在小院门口挂了两个红灯笼,映着菜苗的绿,格外喜庆。
这天,小安收到苏晴的视频通话请求。接通后,屏幕里是山里希望小学的教室,孩子们穿着新棉袄,围坐在一起,小宇举着张画:“小安姐,我们画了‘团圆菜畦’,想请社区的爷爷奶奶们过年时,和我们一起‘云种菜’!”
画纸上,社区小院和山里菜地连成一个大菜畦,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两边的人正隔着菜畦互相递着种子和菜干,天空中飘着写有“团圆”的雪花。
“孩子们想,过年时大家一起看看菜苗,就像在同一个院子里一样!”苏晴补充道,“而且,我们还准备了山里的土鸡蛋和野山菌,想寄给社区的街坊们过年。”
小安立刻在社区里发起“云团圆种菜”的提议。王奶奶找出年前剩下的白菜籽,准备和山里的孩子一起种“团圆白菜”;李大爷翻出珍藏的老黄瓜种,要和小宇比谁种的黄瓜长得好;张阿姨则把新腌的酸菜分成小份,准备寄给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尝尝城里的年味儿。
很快,社区小院的“云团圆”直播间搭了起来。除夕那天,小安架好手机,镜头对着菜苗和红灯笼。山里的孩子们也在教室架起设备,两边同时开播。
“王奶奶,您的白菜籽撒了吗?我们刚撒下去,小宇说要给菜苗盖层薄雪被呢!”小安对着镜头喊。
王奶奶凑到镜头前,笑着说:“盖啦盖啦,奶奶还给菜苗说了吉祥话,祝咱们的菜苗新的一年长得旺旺的!”
李大爷举着刚搭好的黄瓜架:“小宇,你看我这架子搭得咋样?等春天,保准结的黄瓜能让你吃个够!”
屏幕那头,小宇拍着胸脯:“李爷爷,我们的架子也搭好啦,肯定不比您的差!”
张阿姨把腌酸菜的罐子拿到镜头前:“山里的孩子们,阿姨的酸菜寄出去啦,过年就着馒头吃,可香了!”
孩子们纷纷拿起野山菌和土鸡蛋:“张阿姨,我们的山货也寄走啦,祝您新年身体健康!”
直播间里,两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菜苗的情况,说着新年祝福。病房哥哥和瘦小男孩也来了,他们把儿科病房里孩子们画的菜苗画举到镜头前:“山里的弟弟妹妹,医院的小朋友们也祝你们新年快乐,菜苗长得快!”
镜头里,山里的孩子们看到画,都兴奋地挥舞着小手。有个孩子指着画里戴着围巾的小青菜:“这是我画的!小青菜也过年啦!”
直播快结束时,两边的人一起对着镜头喊:“新年好!祝菜苗长得好,大家都团圆!”
挂了直播,小安看着小院里的菜苗,又看看手机里山里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暖暖的。这时,快递员送来山里寄来的包裹。小安打开一看,除了土鸡蛋和野山菌,还有一封孩子们写的信,每封信里都夹着一颗干花菜。
“小安姐,这是我们自己晒的花菜干,希望社区的爷爷奶奶们新年像花菜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小宇的字迹稚嫩却有力。
王奶奶拿着花菜干,眼眶又湿了:“这孩子,太有心了。咱们种的菜,把山里城里的人都‘结’成一家人了。”
小安把花菜干小心收好,又看了看菜苗。雪后的菜苗,顶着薄薄的积雪,却透着勃勃生机。她忽然觉得,“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这“救命”的意义又深了一层——它不仅能“救”孤单,“救”病痛,更能在寒冷的冬日,“救”回人们心中对团圆的期盼,让天各一方的人,因为菜苗,因为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暖与团圆。这个年,因为菜苗,变得格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