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共享仓的玻璃窗,洒在架子上一排排整齐的菜药干货上。小安刚把李奶奶送来的养心菜分装进保鲜盒,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虎子背着小竹筐,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身后跟着拎着农具的张医生。
“小安姐!我来学种薄荷啦!”虎子举起竹筐里的薄荷种子,脸上满是期待。张医生笑着把手里的小锄头递给小安:“这孩子昨天一整晚都在念叨,说要在社区种一片‘救命菜园’,让城里的小伙伴随时都能用到菜药。”
小安心里一热,当即带着两人来到社区角落的空地处——这里原本堆着杂物,前几天居民们一起清理出来,打算开辟成小菜园。虎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薄荷种子撒进翻松的泥土里,又学着张医生的样子,用小铲子轻轻盖土:“小安姐,薄荷什么时候能发芽呀?发芽了是不是就能用来治嗓子疼了?”
“大概一周就能冒芽,等长出三四片叶子,就能摘来泡水了。”小安一边教他浇水,一边指着旁边的空地,“咱们再种点紫苏和板蓝根吧,冬天大家用得上。”正说着,社区里的孩子们陆续围了过来,纷纷吵着要加入“种菜药小队”。小安干脆找来小牌子,让每个孩子认领一块小菜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种植的菜药种类。
“我种金银花!”“我种艾草!”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挑选着菜种,张医生则在一旁手把手教大家分辨种子:“这个扁扁的是紫苏籽,紫黑色的是板蓝根籽,大家别混啦!”不一会儿,小小的菜地里就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牌子,像一片充满生机的“菜药约定田”。
中午时分,社区的“菜药小课堂”再次开课。小安把晒干的陈皮、生姜和紫苏叶分装成小袋,分给来听课的居民。张医生拿着一袋陈皮,给大家演示怎么泡制陈皮生姜水:“取三片陈皮、两片生姜,用开水冲泡五分钟,冬天喝上一杯,浑身都暖和,还能预防风寒感冒。”
周阿姨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罐:“小安,我按你说的方法,用紫苏叶泡了罐紫苏酒,冬天擦手脚能驱寒,你要不要试试?”说着掀开盖子,一股淡淡的紫苏香扑面而来。小安接过罐子,笑着说:“周阿姨,您这手艺真好,下次课堂咱们教大家做紫苏酒和艾草膏吧!”
人群中,刘大爷举着手机录像,嘴里念叨着:“我要把这些用法发给老家的亲戚,让他们也学着种点菜药。”王姐则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我家孩子总爱感冒,记下这些方法,以后就不用总往医院跑了。”
就在这时,小安的手机响了,是隔壁小区的居委会主任打来的:“小安,听说你们社区的菜药特别管用,能不能派个人来给我们小区讲讲?我们也想建个菜药共享仓!”小安爽快地答应下来,挂了电话对大家说:“咱们的菜药要‘走出’社区啦!以后会有更多人用上这些救命菜!”
傍晚,虎子要回村了,他特意跑到小菜园里,对着自己种的薄荷地轻声说:“薄荷芽,你要快快长大哦!”张医生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对小安说:“等村里的菜药成熟了,我再带些种子过来,咱们把社区的菜药园再扩大些,让城乡的菜药能互相补给。”
小安点点头,目光落在夕阳下的小菜园里——嫩绿的菜苗破土而出,小小的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她想起书名《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原来“救命”不只是在危急时刻,更是在这些寻常的日子里,用一片菜叶的温暖,连接起都市与田园的心意,让守护与希望,在泥土与阳光中慢慢生长。
临走前,虎子塞给小安一张画,画上是一片长满菜药的菜园,菜园里站着城里的孩子和村里的孩子,手拉手笑着。画的背面写着:“小安姐,等菜药长好了,我们一起给大家送菜药呀!”小安把画贴在共享仓的墙上,看着上面稚嫩的字迹,心里满是期待——这个冬天,这片菜药园,会续写更多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