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菜药园旁的“菜药暖心工坊”就热闹起来。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桌上摆着刚晒好的薄荷、生姜和养心菜干,几个社区代表正围着小安,手里捧着笔记本认真记录。
“养心菜和羊肉炖的时候,得先把菜焯水去涩,羊肉要冷水下锅焯出血沫,这样炖出来才鲜!”小安一边演示切菜药,一边讲解,“上次张医生说的防流感包,薄荷放多了会刺激肠胃,成人一次3克就够,小孩得减半。”
话音刚落,工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隔壁阳光社区的王姐匆匆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小安,可算找到你了!我们社区有几户老人,最近总犯老寒腿,听说你们菜药园有种能驱寒的菜,能不能帮着配点?”
小安眼前一亮,赶紧拿出菜药手册:“是牛膝菜!秋天采收后晒成了干,和生姜、艾叶一起煮水泡脚,对老寒腿特别管用。不过得根据体质配量,比如有高血压的老人,艾叶要少放些。”她一边说,一边起身从储备柜里取出密封好的牛膝菜干,“我这就帮你配,再写个详细的用法,你拿回去教老人们用。”
王姐接过配好的菜药包,眼眶微红:“真是太谢谢了!我们社区的李爷爷,每到冬天腿就疼得走不了路,去年贴了不少膏药都不管用,这次总算有办法了。”
正说着,虎子背着一个竹筐跑进来,筐里装着刚从菜药园挖的新鲜萝卜:“小安姐,张医生说萝卜缨晒干了能消食,我把菜园里剩下的萝卜都拔了,缨子晒在那边架子上了!”他指着工坊外的晾衣绳,上面挂着一串串翠绿的萝卜缨,在风里轻轻晃动。
小安笑着点头,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是社区医院的张医生打来的:“小安,你们的菜药暖心包最近在医院传开了,不少家长来问有没有适合小孩的止咳方。我想着,能不能用你们种的川贝母和梨干,配个‘小儿止咳包’?”
“当然可以!”小安立刻答应,“我们菜药园的川贝母刚烘干,梨干也是秋天自己晒的,没有添加剂,正适合小孩用。我这就和李姐她们一起打包,下午给医院送过去。”
挂了电话,工坊里的居民们都忙活起来。李姐带着几个阿姨剪布料,准备做新的“暖心包”;虎子和社区里的小伙子们负责把川贝母、梨干按比例装袋;小安则坐在桌前写用法卡,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小儿止咳:川贝母1克磨粉,梨干3片泡水,温凉后给孩子喝,每日两次。”
傍晚时分,第一批“小儿止咳包”刚打包好,社区门口就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几个穿着志愿者马甲的人,是周边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小安,我们从网上看到你们的‘菜药暖心包’,想订50份,送给街道里的环卫工人,他们冬天在户外工作,太需要这些驱寒的菜药了!”
小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她转身指向储备柜,里面的菜药罐整齐排列,红色的“暖心包”堆成了小山:“没问题!我们今晚加班赶制,明天一早就给你们送过去。对了,环卫工人常吹风,我再加点防风菜干进去,煮水喝能防头痛。”
夜幕降临,工坊里的灯还亮着。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装菜药,一边聊着天。李姐手里缝着布包,笑着说:“以前总觉得种菜就是为了吃,现在才知道,这些菜药能帮到这么多人,比啥都强!”
虎子拿着一个刚编好的菜药梗小灯笼,递给旁边帮忙的小朋友:“等春天来了,我们种更多菜药,做更多暖心包!”
小安望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窗外的菜药园。月光下,那几株耐寒的养心菜依然透着绿意,仿佛在诉说着这片“都市田园”的故事。她突然明白,“我种的菜能救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这些菜药缓解的是病痛,而大家一起付出的关爱,却能治愈冬日里所有的寒冷。
第二天一早,当第一批送给环卫工人的“暖心包”装上面包车时,小安收到了张医生的消息:医院里用“小儿止咳包”的几个孩子,咳嗽都明显好转了。阳光洒在储备柜上,红色的布包格外鲜艳,而菜药园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