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驱散了雪后的寒意,菜药园里的积雪开始融化,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雪水混合的清新气息。小安刚把晒干的紫苏叶和桔梗根分类装袋,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抱着一摞信封的社区快递员小赵。
“小安姐,这是居民们托我寄给希望小学的包裹单,还有几户把菜药种子装好了,让我一并带来给你汇总。”小赵把信封递过来,笑着说,“大家听说要给孩子们寄种子,比自己种还积极,王阿姨特意把家里留的优质薄荷种子都拿出来了,说要让山里的孩子也种出清凉的薄荷茶。”
小安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上的温度,心里一阵暖意。她打开其中一个信封,里面是老周叔写的便签:“孩子们,金银花要种在向阳的地方,记得多浇水,等开花了就能泡水喝,清热降火最管用!”字迹歪歪扭扭,却满是真诚。
“我这就把种子分类打包,下午就寄走。”小安转身回屋,找出几个透明密封袋,把马齿苋、紫苏、薄荷、桔梗的种子一一分开,还在每个袋子上贴了标签,详细写着种植时间、土壤要求和功效说明。林爷爷也拄着拐杖赶来帮忙,他从家里带来了去年晒干的金银花种子,小心翼翼地倒进袋子里:“这可是我选的最好的种子,当年在老家种的时候,开花又多又香,孩子们肯定能种活。”
正忙碌着,张医生提着一个药箱走进来:“小安,我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常用的退烧药和感冒药,还有一份用药指南,你一起寄过去吧。”他顿了顿,补充道,“菜药是辅助,这些药品能应急,得让孩子们和老师都知道怎么用。”
小安接过药箱,连声道谢。她把药品、种子和居民们写的种植小贴士一起装进几个大纸箱,贴上快递单,看着小赵把箱子搬上三轮车,心里充满了期待——等春风吹绿山野,那些小小的种子就会在土里发芽,长成一片能守护健康的菜药园。
下午,社区群里炸开了锅。老周叔发了一张自己在菜药园翻土的照片,说要提前给春天的菜药“备土”;陈姐则晒出了自己腌的紫苏咸菜,提议等天气暖和了,在社区搞个“菜药美食节”,让大家用菜药做美食分享;妞妞妈妈还说,要带妞妞去希望小学看看,帮孩子们一起种菜药。
小安看着群里的消息,笑着回复:“等春天来了,咱们先把社区的菜药园扩建一下,再组织大家去希望小学送种子,顺便给孩子们上一节现场种植课!”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了一连串的“赞成”,还有居民主动提出要捐钱买农具。
傍晚时分,小安收到了希望小学校长的回信,校长说孩子们看到照片里的种子和便签,都兴奋地围着菜园转圈,还说要每天去菜园浇水,等着种子发芽。校长还拍了一张孩子们画的画,画里是一片长满了菜药的菜园,旁边写着:“谢谢社区的叔叔阿姨,我们会好好种,等菜药长大了,也给你们寄过去!”
小安把画打印出来,贴在菜药园的围栏上。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画上,也洒在刚翻好的土地上。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春天的景象:菜药园里一片生机勃勃,居民们忙着播种、浇水,孩子们在菜园里追逐打闹,而远方的希望小学,那些小小的种子也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芽——那是知识的芽,是希望的芽,更是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芽。
夜深了,小安在日记本上写下:“菜药的种子已经出发,带着大家的心意去往远方。春天不仅是播种的季节,更是传递温暖的季节。下一个篇章,该是和居民们一起,在春风里种下新的菜药,也种下更多关于守护与分享的故事。”写完,她把日记本合上,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桌角那袋还没来得及寄走的薄荷种子,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种之旅,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