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刚漫过社区菜药园的竹篱笆,小安就被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吵醒。开门一看,快递员怀里抱着个鼓鼓的竹筐,竹篾缝里还露着几支油绿的茎叶——是希望小学寄来的马齿苋。
“小安姐姐!”筐里藏着的乐乐突然探出头,身后跟着校长和两个扛着麻袋的孩子,“我们按你说的,把第一批成熟的马齿苋摘了,还带了山里的野蜂蜜,腌咸菜最好吃!”小安又惊又喜,忙把几人让进活动室,刚拆开麻袋,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就飘了出来,颗颗马齿苋水灵饱满,比社区种的更显鲜嫩。
校长擦着汗笑道:“孩子们听说要和社区比‘急救菜’,天天去菜地里浇水,还特意请教了村里的老中医,说加了野蜂蜜腌渍,既能保留止泻的功效,冬天泡水泡茶还能润喉咙。”乐乐举着个玻璃罐凑过来,罐里的马齿苋浸在琥珀色的蜂蜜里,晶莹剔透:“这是我腌的!我还在里面放了晒干的金银花,小安姐姐你尝尝!”
正说着,张阿姨提着刚蒸好的马齿苋糕走了进来,看到山里来的孩子,立刻把糕分给大家:“快来尝尝,我加了黏米,软乎乎的,上次给独居的刘奶奶送了几块,她天天念叨呢!”孩子们咬着糕,眼睛亮闪闪的,山里来的小虎捧着糕直点头:“比我们山里的玉米饼还香!下次我教你们做竹筒饭,就用马齿苋当配菜!”
热闹的动静引来了不少居民,李叔扛着自己腌的咸菜坛子挤进来,掀开盖子就忍不住炫耀:“我这可是按老方子腌的,加了花椒和八角,冬天配粥吃,暖肚子还开胃!”林爷爷也颤巍巍地拎来一筐晒干的马齿苋,每支都理得整整齐齐,用棉线捆成小束:“我这是留着做急救包的,上次社区给独居老人发的应急箱,我都放了一小束,煮水方便。”
小安看着满屋子的马齿苋——腌菜、干货、蜜渍罐摆了满满一桌,孩子们和居民们围着桌子叽叽喳喳,突然想起上次和校长约定的“急救菜大比拼”,便笑着提议:“咱们今天就把比拼改成‘马齿苋宴’,再把这些做法记下来,印成小册子,社区和山里互相寄,让两边的老人孩子都能学!”
大家轰然应和,活动室瞬间变成了厨房。张阿姨带着山里的孩子揉面团,教他们做马齿苋包子;李叔手把手教小虎腌咸菜,教他怎么控制盐量才不会太咸;林爷爷则拉着乐乐,坐在竹椅上教他怎么分辨马齿苋的老嫩,哪些适合晒干,哪些适合鲜食。小安拿着笔记本,把每个人说的做法都仔细记下来,还拍了照片,准备排版成彩色的小册子。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第一笼马齿苋包子刚出锅,热气裹着香气飘满整个社区。居民们和山里的孩子围坐在一起,手里捧着包子,嘴里嚼着咸菜,乐乐突然举起杯子:“我有个提议!咱们以后每年都种马齿苋,社区寄给山里,山里寄给社区,就叫‘山海约定’好不好?”
“好!”所有人都笑着应和,杯子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里,满是温暖的期许。小虎摸着肚子,认真地对小安说:“小安姐姐,等冬天来了,我让我爷爷上山采野灵芝,和马齿苋一起寄过来,老人们喝了身体更棒!”
午后,小安把印好的小册子分给大家,封面上画着社区菜药园和山里的菜园,中间用箭头连着,写着“山海相守,菜药传情”。校长捧着小册子,眼眶有些湿润:“这哪里是小册子,这是咱们两边的牵挂啊!”
送校长和孩子们离开时,乐乐突然拉住小安的手,把一个用红绳系着的马齿苋标本塞给她:“小安姐姐,这是我夹在课本里的,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能想起和社区的约定。”小安把标本放进兜里,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晨光里,转身望向菜药园——新栽的马齿苋幼苗正迎着风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下一段关于守护与约定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