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晨光,裹着淡淡的烟火气漫进院子。乐乐是被窗台上的柿饼香唤醒的,推开窗就看见小虎蹲在石阶上,正把晒了半冬的柿饼摆成小堆,橙红的果肉裹着厚霜,在晨光里泛着甜润的光。“乐乐姐姐,新年第一口得吃甜的!”小虎拿起一个递过来,还沾着点晨露的凉。
刚咬下一口,就听见王爷爷在菜畦边喊:“快来看看!白菜冒新叶了!”两人跑过去,只见雪化后的菜畦里,之前种下的小白菜冒出了嫩黄的新叶,沾着泥土的潮气,透着鲜活的绿。王爷爷手里拿着小铲子,轻轻松着土:“开春就能吃新白菜,到时候做白菜豆腐年糕,鲜得很!”
陈奶奶和山里奶奶端着热气腾腾的甜酒汤圆从屋里出来,瓷碗里的汤圆裹着甜酒的香,飘着几颗红枣。“新年第一顿要吃圆的,团团圆圆!”陈奶奶把碗递给乐乐,山里奶奶则笑着补充:“等天气暖点,咱们把去年的新米筛一筛,再磨点新粉,做春糕!”乐乐掏出“救命菜笔记”,在新的一页画了片冒芽的白菜,旁边写着:“大年初一,吃甜柿饼、甜酒汤圆;约定——开春吃新白菜年糕,磨新粉做春糕。”小虎凑过来看,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还要在菜畦种点豌豆,秋天做豌豆年糕!”
院门外传来邻居的拜年声,大家笑着迎上去,手里还不忘递上柿饼和糖包。阳光慢慢爬高,照在菜畦的新叶上,照在屋檐下挂着的腊肉上,也照在每个人带笑的脸上。乐乐咬着甜酒汤圆,看着笔记上的新约定,心里满是期待——这个冬天的甜还没散尽,春天的新滋味,已经在土里悄悄发芽了。
邻居张婶接过柿饼,咬了口就笑:“还是你们家的柿饼甜,霜厚肉软,我家娃昨天还念叨呢!”说着从兜里掏出袋炒瓜子,往桌上一放,“新年的瓜子,一起嗑着热闹!”小安听见声音,举着半块糖包跑出来,非要塞给张婶家的小弟弟,两个孩子很快凑在石阶边,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笑声脆生生的。
王爷爷拉着张婶的丈夫李叔,往菜畦那边走:“你看这小白菜,开春就能收,到时候咱们一起做年糕,你家那口腌的酸豆角,拌进年糕里肯定香!”李叔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行啊!到时候我提前把酸豆角取出来,保证够味!”两人站在菜畦边,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开春的食材,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连带着泥土的气息都透着暖意。
厨房里,陈奶奶和山里奶奶正忙着煮第二锅甜酒汤圆。山里奶奶从柜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桂花,撒了些进锅里,瞬间飘起清甜的桂香:“去年秋天摘的桂花,存到现在正好用,加在汤圆里,新年更添点香。”乐乐凑过去帮忙盛汤圆,看着瓷碗里浮着的红枣和桂花,忍不住先尝了一口,甜酒的醇、汤圆的软,混着桂花的香,从舌尖暖到心里。
小虎则拿着手机,给远方的爸妈发院子里的热闹景象——菜畦里的新叶、桌上的柿饼糖包、冒着热气的汤圆锅,还特意拍了乐乐笔记上的新约定。很快收到回复,他举着手机给大家看:“爸妈说暑假回来,要跟咱们一起种豌豆,还要学做豌豆年糕!”
太阳渐渐升到头顶,院子里的年味还没散。乐乐把笔记摊在石桌上,看着上面的白菜、春糕、豌豆,还有大家添画的小太阳、桂花,忽然觉得,这些约定就像菜畦里的新苗,只要一起用心照料,总会长出满畦的鲜、满院的甜。她拿起笔,在空白处画了一群笑着的人,旁边写着:“新年的甜,是一起分享的柿饼,是一起盼着的春菜,是藏在日子里的每一个小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