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风裹着暖意吹遍村子,乐乐院子里的育苗盘早已冒出密密的嫩绿,“救命菜”小苗顶着两片真叶,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子,到了该移栽的时节。她刚把菜畦里的土耙松,就看见李叔扛着小锄头走来,身后还跟着扛着竹篮的婶子,篮子里装着刚烙好的葱花饼。
“乐乐,你看我这菜畦翻得咋样?”李叔蹲下身,指着自家菜畦里的垄沟,“照着你笔记里写的,间距留了半尺,土也晒了三天,就等小苗移栽了。”乐乐笑着点头,随手拿起一株小苗递过去:“叔,栽的时候根要舒展开,埋土别没过子叶,浇透定根水就行。”婶子则把葱花饼塞到乐乐手里:“快尝尝,就当谢你给的种子,等秋天收了菜,我再给你做酱菜。”
两人正忙着移栽,乐乐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出一个陌生的城市号码,接起后传来一个略显急切的声音:“请问是乐乐姑娘吗?我是小林的邻居张姐,听小林说你有种能改善孩子胃口的‘救命菜’,我家孩子最近总不爱吃饭,能不能也给我寄点种子?”原来小林把“救命菜”的事告诉了邻居,张姐家孩子挑食严重,听后特意来求助。
乐乐心里一暖,赶紧说:“张姐,我这还有刚育好的小苗,寄种子不如寄小苗,成活率更高。你把地址发我,我今天就给你寄过去,再附份养护笔记。”挂了电话,她立刻找出育苗箱,小心翼翼地把小苗装进去,又从“救命菜笔记”里撕了几页复印件,上面详细写着移栽、浇水、施肥的要点,还特意画了小苗生长的示意图。
傍晚时,乐乐把育苗箱送到村口的快递点,刚转身就看见小宇跑过来,手里挥着一张照片:“姐,学校农场社团的‘救命菜’小苗活了!他们拍了照片发我,说等长大就做汤给同学们尝!”照片里,几株嫩绿的小苗种在花盆里,旁边还插着个小牌子,写着“救命菜——来自田园的礼物”。
乐乐接过照片,轻轻夹进笔记里,在新的一页写下:“立夏移栽,邻里互助,都市来讯寄小苗,校园育苗初成活。”晚风拂过菜畦,刚移栽的小苗轻轻晃动,她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明白“救命菜”的意义——它不仅是能改善胃口的蔬菜,更是连接都市与田园的纽带,让善意跨越距离,在更多人心里扎根生长。
快递点的老板看着乐乐手里的育苗箱,好奇地问:“这又是寄去城里的‘救命菜’苗?前阵子寄去校园的,也是你弄的吧?”乐乐笑着点头,老板感慨道:“现在城里人为了口吃的多费劲,你这菜能帮上忙,真是件好事!”
回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乐乐习惯性地去菜畦查看刚移栽的小苗,却发现王奶奶正蹲在垄边,手里拿着小喷壶轻轻浇水。“奶奶,您怎么来了?”王奶奶抬头笑了笑,手里举着个小布袋:“我煮了点绿豆汤,给你送过来。看这些小苗刚栽下,怕夜里干着,就来浇点水。”
乐乐接过温热的绿豆汤,心里满是暖意。她坐在菜畦边,看着月光下的小苗,翻开“救命菜笔记”,在照片旁补写道:“邻里助栽,都市寄苗,连快递老板亦知‘救命菜’之名,善意终在流转。”笔尖落下时,她仿佛已经能想象到,城里张姐家的窗台、校园的农场里,那些小苗正迎着阳光,慢慢长成满盆的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