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乐乐就裹着厚棉袄往村口赶。前几天小周发来消息,说邻县几个村的育苗棚搭好了,就等幼苗定植,她特意挑了个晴好的日子,雇了辆小货车,把提前育好的“救命菜”幼苗装了满满一车。
车刚驶进邻县的村口,就看见小周带着几个农户在路边等。农户们穿着深蓝色的旧棉袄,手里攥着铁锹,见了货车眼睛都亮了,不等车停稳就上前帮忙卸苗。“可把你盼来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大叔抱着育苗盘,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碰着叶片,“家里的菜园子空了快一个月,就等着种这菜过冬呢。”
乐乐跟着他们往育苗棚走,棚里已经铺好了松软的黑土,土垄整整齐齐,还架起了保温用的塑料膜。她蹲下身,拿起一棵幼苗示范:“栽的时候根要埋深点,浇一次透水,之后隔三天浇一次就行,这菜耐冻,就算下点小雪也不怕。”大叔们凑在旁边认真听,有人还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一笔一画记着浇水的次数。
正说着,棚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跑了进来,手里举着用彩纸折的小花。“姐姐!”领头的小女孩跑到乐乐面前,把纸花递过来,“周叔叔说你给我们村送菜苗,我们做了花送给你。”乐乐接过纸花,花瓣上还沾着孩子的体温,暖得她心里发颤。
中午的时候,农户们留乐乐吃饭。在村口的小屋里,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红薯粥、炒花生,还有一盘刚腌好的萝卜干。小周端着粥碗说:“这红薯是自家种的,等开春了,我们把新收的红薯寄给你,还有农户们说,等‘救命菜’收了,第一茬菜一定要给你留着。”乐乐喝着热粥,看着满屋子的笑脸,忽然觉得,这寒冬里的奔波,都化作了最实在的暖意。
下午返程的时候,小周把一筐新鲜的山楂塞进她手里:“这是山上摘的,没打农药,你回去煮点山楂水喝,解腻。”车开出村口,乐乐从车窗往外看,农户们还站在路边挥手,孩子们举着纸花蹦蹦跳跳,直到身影变成远处的小点。
回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乐乐刚把山楂倒进竹筐,就听见院门外传来熟悉的铃铛声——是小宇骑着自行车来了,书包上还挂着个保温袋。“姐!这是学校社团同学们做的糖霜饼干,说给你当路上的干粮。”小宇把保温袋递过来,里面的饼干还带着温度,形状正是“救命菜”的叶子。
乐乐拆开一块饼干放进嘴里,甜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到了心里。她想起邻县农户们的笑脸,想起孩子们的纸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保温袋,忽然走到书桌前,翻开“救命菜笔记”。在新的一页上,她写下:“小雪送苗,寒风里藏着暖意;善意流转,平凡处皆是温柔。”
写完,她抬头望向窗外,村里的灯火已经亮了,星星点点的光映在菜畦上。棚里的“救命菜”幼苗应该还在安静生长,就像那些被种子牵连的故事,在寒冬里积蓄着力量,等到来年春天,又会开出新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