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山区的清晨结了层薄霜,乐乐裹着厚外套站在邻县的菜田边,手里攥着温度计,眉头微微蹙起。刚测完的地温显示只有4c,比预期低了2c,田埂上几棵没来得及盖保温膜的“救命菜”,叶片边缘已经泛了浅黄。
“得赶紧加铺一层地膜!”乐乐转身朝农户们喊,话音刚落,张村长就扛着几卷地膜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五六个山里汉子。“昨晚听天气预报说降温,我就把家里的地膜都带来了!”张村长抹了把额头的汗,蹲下身就教大家怎么固定地膜,“边角要埋进土里五公分,不然风一吹就卷起来,菜苗该受冻了。”
乐乐也没闲着,她从货车里翻出提前准备的加热线,沿着菜垄铺下去,又用土轻轻盖住:“这线通上电能保温,晚上温度低的时候打开,菜苗就不怕冻了。”王大婶蹲在旁边帮忙,看着乐乐冻得发红的手,忍不住塞给她一个暖手宝:“孩子,歇会儿再弄,别冻坏了身子,咱们这菜还得靠你呢!”乐乐笑着摇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没事大婶,菜苗比我金贵,得赶紧弄好,不然明天再降温就麻烦了。”
忙到中午,太阳终于驱散了寒气,菜田里的地膜泛着微光,加热线也都铺设完毕。乐乐刚想喘口气,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她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请问是乐乐姑娘吗?我是隔壁县靠山屯的,听人说你种的‘救命菜’能过冬,还能教技术,我们村……我们村快没菜吃了,你能不能帮帮我们?”
乐乐心里一紧,连忙问:“大叔,你们村现在是什么情况?菜田都冻坏了吗?”电话那头的人叹了口气:“今年霜降来得早,我们种的白菜、萝卜全冻坏了,村里老人孩子多,再没菜吃就要断顿了。我们也想种你说的‘救命菜’,可不知道咋种,也没苗……”
挂了电话,乐乐立刻召集大家商量。“靠山屯离咱们这儿有一百多里地,路况不好,菜苗运过去得小心,不然容易冻坏。”老陈皱着眉头说,“而且他们没种过‘救命菜’,得有人去教技术,不然种不活也是白搭。”张村长立刻站起来:“我去!我种‘救命菜’有经验,再带两个会搭保温棚的,保证把技术教给他们!”
乐乐点点头,又补充道:“我跟你们一起去,顺便把菜苗和种植手册带过去。老陈,你留在这儿盯着菜田,要是温度再降,就把加热线打开,别让咱们的菜苗出问题。”老陈应声答应,又从车里拿出几袋种子:“把这个带上,这是早熟的‘救命菜’种子,他们要是想自己育苗,也能用得上。”
下午,乐乐和张村长他们就装了满满一货车的菜苗、地膜和种植手册,往靠山屯赶。山路崎岖,货车颠簸得厉害,乐乐坐在副驾驶座上,一直盯着车斗里的菜苗,生怕有损坏。张村长坐在旁边,给她讲靠山屯的情况:“那村子比咱们这儿还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去年冬天就听说有人没菜吃,靠腌菜过冬。”乐乐心里更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靠山屯种活“救命菜”。
傍晚时分,货车终于驶进了靠山屯。村口早就围满了人,一个个面带愁容,看到货车,眼睛里才泛起了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来,紧紧握着乐乐的手:“姑娘,可把你们盼来了!我们村的菜全冻坏了,再没菜吃,孩子们就要挨饿了。”乐乐连忙安慰:“大爷,您别着急,我们带了菜苗和技术,保证让大家冬天有菜吃。”
接下来的几天,乐乐和张村长他们就住在靠山屯,白天教农户们搭保温棚、移栽菜苗,晚上就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大家的需求。村里的孩子们也很懂事,每天都跟着帮忙,有个叫小花的小女孩,还把自己攒的糖塞给乐乐:“姐姐,你教我们种菜,这个给你吃,可甜了。”乐乐接过糖,心里暖烘烘的,觉得再累也值了。
第五天,靠山屯的菜苗终于全部移栽完毕,保温棚也搭好了。乐乐临走时,把种植手册分给大家,又留下了自己的电话:“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尽快过来。等菜苗长好了,我再给你们送向日葵种子,明年春天咱们种向日葵!”
回程的路上,张村长看着窗外的风景,笑着说:“没想到咱们的‘救命菜’能帮到这么多人,以前总觉得山里穷,没希望,现在才知道,只要有好种子、好技术,日子就能过好。”乐乐点点头,心里忽然想起刚回田园时的自己,那时她只是想种好一亩三分地,却没想到,这“救命菜”不仅救了山区的急,还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车窗外,夕阳把山路染成了金色,乐乐看着远方,嘴角扬起了笑容。她知道,“我种的菜能救命”这句话,还会在更多山区流传,而她,也会带着希望的种子,去往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让每一片土地都长出活下去的底气,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田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