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柳树村,比往常更热闹几分。乐乐的车刚停稳,就被村民们围着往柳大娘的院子走——院里的石桌上,摆着十几盆冒了新芽的草莓苗,小远领着几个孩子,手里攥着提前磨好的小剪刀,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乐乐手里的帆布包。
“姐姐,你说的掐尖,是不是把上面的芽剪掉呀?”小远凑过来,手指轻轻碰了碰草莓苗顶端的嫩芽,生怕碰坏了。乐乐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张画着草莓苗的纸,纸上用红笔圈出了要掐掉的部分:“不是剪顶端,是剪旁边长出来的‘侧芽’。你们看,主茎旁边这些细细的芽,会抢主茎的养分,把它们掐掉,主茎才能长得壮,以后结的草莓才大。”
她拿起一盆长势最旺的草莓苗,指尖捏着主茎旁冒出的小侧芽:“就像这样,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侧芽的根部,一掰就掉,不用剪刀也能行,避免剪刀碰伤主茎。”话音刚落,侧芽就被轻轻掰了下来,断口处冒出一点透明的汁液,乐乐立刻用干布擦了擦:“要是汁液流到其他叶子上,容易招虫子,得擦干净。”
村民们围得更紧了,柳大娘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乐乐手里的苗:“俺以前种茄子也掐尖,没想到草莓跟茄子不一样,得掐旁边的芽。”乐乐把苗递给她:“您试试,轻轻掰,别用劲太大。”柳大娘小心翼翼地捏住侧芽,稍微一用力,侧芽就掉了下来,她高兴得像个孩子:“哎,真掉了!一点都没伤着主茎!”
孩子们也跟着动手,妞妞拿着小剪刀,却不敢下剪子,乐乐走过去,握着她的手:“咱们先不用剪刀,用手掰更安全。你看,这个小芽最细,咱们先掐它。”妞妞跟着乐乐的动作,轻轻一捏,侧芽就落在了手心里,她举着侧芽蹦起来:“俺也会掐尖啦!俺家的草莓能结大果子啦!”
整个上午,柳树村的院子里都回荡着笑声。乐乐挨着给村民们指导,发现有几盆草莓苗的侧芽长得特别多,主茎却有点细弱,她赶紧提醒:“这种苗要多掐几个侧芽,只留主茎顶端的芽,让养分都供主茎,等主茎长壮了,再留一两个侧芽也不迟。”
柳村长拿着本子,把掐尖的要点记下来:“俺把这些写在村里的公告栏上,让没在家的村民也看看。对了,昨天王经理给俺打电话,说你们送的菜在他们公司食堂特别受欢迎,员工都说比外面买的新鲜。”
乐乐心里一暖,刚要说话,手机就响了,是王经理的助理打来的:“乐乐姐,我们王总让我跟您说,今天食堂用你们送的白菜做了醋溜白菜,员工都说好吃,还有人问能不能单独买你们的菜呢!王总说,要是你们方便,想跟您商量下,能不能每周多送五十斤菜,供员工下班时购买。”
“当然方便!”乐乐立刻答应,“我们每天采摘的量都有多的,下周开始,就多送五十斤,装在小袋子里,方便员工拿。”挂了电话,乐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们,柳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咱们的菜能让城里员工喜欢,真是太好了!以后咱们种的菜,就不愁卖了!”
中午,乐乐在柳大娘家吃饭,刚端起碗,小远就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小塑料袋:“姐姐,俺把掐下来的侧芽装起来了,柳大爷说,这些侧芽能种活,咱们再种几盆,等结果了,就能给更多人尝了。”乐乐看着塑料袋里嫩绿的侧芽,心里一动:“对呀,草莓侧芽能扦插,咱们下午就试试,说不定能种出更多草莓苗。”
吃完饭,乐乐找了几个空花盆,装上育苗基质,把侧芽底部的叶子剪掉几片,只留顶端两片小叶子:“扦插的时候,要把侧芽埋进基质里两厘米,浇透水,放在阴凉的地方,半个月就能生根。”小远蹲在旁边,学着乐乐的样子,把侧芽插进基质里:“俺要多插几盆,等生根了,就送给村里的小伙伴,让大家都有种草莓。”
正忙着扦插,乐乐的手机又响了,是超市的采购经理打来的:“乐乐啊,跟你说个好消息,昨天你们送的小油菜,顾客反馈特别好,好多人问下次什么时候有,你下周能不能多送一百斤小油菜?还有,我们想在超市里设个‘乡村直供’的专柜,专门卖你们的菜,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乐乐的声音都带着笑意,“小油菜下周多送一百斤,没问题。‘乡村直供’专柜要是能设起来,我们就把每天最新鲜的菜送过去,保证让顾客满意。”采购经理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同意,专柜的牌子已经在做了,下周就能用上,到时候咱们一起给专柜揭幕。”
挂了电话,乐乐看着手里的草莓侧芽,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芽儿,就像一个个希望——从最初的草莓移栽,到冷链运输解决订单风波,再到现在的公司订单和超市专柜,每一步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柳村长走过来,拍了拍乐乐的肩膀:“姑娘,你为咱们村做的这些事,俺们都记在心里。以后不管有啥困难,俺们都跟你一起扛。”
下午三点,乐乐准备返程,村民们把她送到村口,小远手里拿着一盆刚扦插好的草莓苗:“姐姐,这盆给你,你带回基地,看着它生根发芽,等下次来,咱们再比一比,看谁的苗长得好。”乐乐接过花盆,心里暖暖的:“好,咱们拉钩,下次来就比一比。”
车开离柳树村,乐乐把草莓苗放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田野——深秋的田野里,虽然庄稼已经收割,但基地的菜田却一片翠绿,还有柳树村的草莓苗,正带着希望生长。她拿起手机,给老陈打了个电话:“老陈,下周开始,咱们多送五十斤菜给王经理的公司,再多送一百斤小油菜给超市,还要准备超市‘乡村直供’专柜的供货,你安排一下采摘的量。”
老陈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放心吧,我早就跟采摘的工人说了,每天多采点,保证供应得上。对了,刚才冷链公司的人打电话来,说想跟咱们长期合作,以后给咱们的运费打九折,还优先安排车辆。”
乐乐心里更高兴了,挂了电话,看着副驾驶座上的草莓苗,顶端的小叶子在风里轻轻晃动。她想起王经理公司员工吃着新鲜蔬菜的样子,想起超市里顾客挑选“乡村直供”蔬菜的场景,想起柳树村村民们种草莓时的期待——这些画面,像一串珍珠,串起了乡村与都市的连接,也串起了满满的幸福。
回到基地,乐乐把草莓苗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浇了点水。老陈拿着一张纸走进来:“这是下周的供货清单,我已经整理好了,你看看有没有要改的。”乐乐接过清单,上面详细写着每天给超市、公司的供货量,还有采摘的时间和冷链车的安排。她笑着说:“没问题,就按这个来。”
傍晚,乐乐站在基地的菜田边,看着夕阳落在菜畦上,菠菜叶上的水珠反射着金色的光。她想起刚到基地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却长满了新鲜的蔬菜;想起第一次给超市送货时,因为运输问题差点失去合作,现在却有了冷链车和专属专柜;想起柳树村的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到现在的信任与支持。
风拂过菜田,带来蔬菜的清香,乐乐深吸一口气,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草莓侧芽要等着生根,超市专柜要准备揭幕,公司的额外订单要安排妥当,但她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每一件事,都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走去。
回到办公室,乐乐看着窗台上的草莓苗,拿起手机,给小远发了条消息:“你的草莓侧芽在我办公室生根了,等下周我去柳树村,就带你看它长新叶的样子。”没过多久,小远就回了消息,还发了个草莓的表情包:“太好了!俺等着姐姐来!”
乐乐笑着放下手机,开始整理下周的工作计划。窗外的夜色渐浓,基地的灯亮了起来,照亮了菜田,也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她知道,只要坚持用心种好每一颗菜,照顾好每一株草莓苗,那些连接着乡村与都市的幸福,就会像草莓苗一样,慢慢长大,结出甜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