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乐乐刚把小水壶灌满水,就听见田埂那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是住在隔壁小区的张阿姨,手里攥着手机,脸色发白,头发都有些乱了,往日里总是整整齐齐的围裙歪在一边,跑起来时布料呼呼地晃。
“乐乐!王爷爷在不在田里?”张阿姨的声音带着慌,老远就喊,脚下没注意,差点被田埂上的石头绊倒,手里的塑料袋“哗啦”一声,滚出几个皱巴巴的药盒。乐乐赶紧放下水壶跑过去,帮她捡药盒时,看见上面印着“抗过敏”的字样,盒子边缘还沾着点湿痕,像是被汗水浸过。
“张阿姨,您别急,王爷爷刚到,在给‘壮壮’松土呢!”乐乐拉着张阿姨的手往玉米田走,能感觉到她的手在抖。刚拐过田埂,就看见王爷爷正蹲在地里,老周拿着小本子在旁边记着什么,孙先生则在给玉米苗拍清晨的特写。“王爷爷!张阿姨找您有急事!”乐乐的喊声让三人都抬起头,王爷爷看见张阿姨的样子,立刻站起来,原本舒展的眉头一下子皱紧了。
“小张,怎么了这是?脸怎么这么白?”王爷爷扶着张阿姨坐到田埂边的石头上,李奶奶正好挎着竹篮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玉米馒头,见状赶紧拿出个温热的馒头递过去:“先吃口东西缓一缓,有话慢慢说。”张阿姨接过馒头,却没吃,攥在手里,指节都捏得发白,嘴唇动了好几下,才哑着嗓子开口:“我家小宇……小宇过敏了,身上起满了疹子,痒得直哭,医院说现在号满了,得等两个小时才能看上,可他抓得都流血了,我实在没办法了……”
话说到后面,张阿姨的声音带了哭腔,她掏出手机,点开照片——屏幕里的小男孩胳膊上满是红色的疹子,有的地方被抓出了小伤口,渗着血丝,原本圆乎乎的脸蛋肿得有点变形,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乐乐凑过去看,心里一紧,她记得小宇,上次来菜田玩过,还帮她给玉米苗浇过水,笑起来的时候有两个小酒窝,跟照片里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王爷爷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照片,又问:“小宇是不是昨天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接触了什么花草?”张阿姨使劲点头,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昨天带他去公园,他摘了朵黄色的小花,回来就说痒,我以为是蚊子咬的,没在意,结果半夜就起疹子了,吃了抗过敏药也不管用,反而更严重了……”
老周在旁边翻着小本子,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说:“上周记录天气的时候,我查过,最近公园里的‘黄花蒿’开得旺,那东西花粉过敏的人碰了,反应会特别厉害,尤其是小孩,皮肤嫩,更容易加重。”他说着,抬头看了眼天色,“现在等医院号太耽误时间,要是疹子继续扩散到喉咙,就危险了。”
张阿姨一听,哭得更凶了,攥着王爷爷的胳膊:“王爷爷,您见多识广,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先缓解一下?小宇哭着说痒得受不了,我看着心疼啊……”王爷爷没立刻说话,蹲下来,手指在玉米苗根部的土里轻轻扒了扒,露出沾着草木灰的湿润土层,又抬头看了看田埂边种着的几棵薄荷——那是上个月李奶奶特意种的,说夏天能驱蚊子,叶子泡水还能清凉解暑。
“乐乐,去摘几片薄荷叶子,要最嫩的那种,再把昨天撒的草木灰装一点过来,用干净的布包着!”王爷爷的声音很稳,一下子让慌乱的张阿姨安静了些。乐乐赶紧跑过去,薄荷叶子上还沾着晨露,她小心地摘了几片,又用李奶奶竹篮里的干净棉布,装了小半袋草木灰,布角还特意系了个小疙瘩,怕灰洒出来。
李奶奶这时忽然想起什么,从竹篮底层翻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浅绿色的液体,罐口用软木塞封着:“这是我用去年晒的金银花泡的水,放了冰糖,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之前小宇来玩,还喝过半杯呢!”她拧开软木塞,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出来,乐乐凑过去闻,觉得比妈妈泡的花茶还香。
“小张,你听我说,”王爷爷接过薄荷叶子和草木灰,语速不快但很清楚,“先把薄荷叶子捣成泥,混一点草木灰,记住,只要一点点,然后敷在小宇没抓破的疹子上,草木灰能止痒,薄荷能清凉,能先压一压他的痒意。另外,让小宇多喝几口金银花水,别一次喝太多,分几次喝,能帮着缓解体内的热气。”他边说边示范,用干净的石头把薄荷叶子捣成泥,又小心翼翼地加了点草木灰,搅拌均匀后,颜色变成了浅绿带灰的样子,看着很细腻。
张阿姨听得特别认真,手里的手机都忘了收起来,一个劲地点头:“我记住了!我现在就回去弄!”她刚要站起来,孙先生忽然叫住她,把自己的平板电脑递过去:“我刚联系了在社区医院的朋友,跟他说了小宇的情况,他说可以优先加号,你现在过去,二十分钟就能看上。”他又点开地图,指了条近路,“从东边的小门穿过去,能少走十分钟,路上别跑太快,注意安全。”
张阿姨接过平板电脑,眼眶一下子红了,对着大家连连鞠躬:“谢谢你们!真是太谢谢了!要是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攥着装有薄荷泥的棉布和金银花罐,脚步比来时稳了些,走之前还回头喊:“等小宇好了,我一定带他来给玉米苗浇水!”
看着张阿姨的身影消失在田埂尽头,乐乐才松了口气,刚才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她蹲下来,看着手里还沾着薄荷汁的石头,忽然想起书名《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以前她总觉得“救命”是特别大的事,可刚才,田埂上的薄荷、草木灰,还有李奶奶的金银花水,不就是在帮小宇缓解痛苦吗?
“王爷爷,薄荷和草木灰真的能止痒吗?”乐乐抬头问,眼里满是好奇。王爷爷坐回石头上,拿起一片薄荷叶子递给她:“薄荷里的薄荷脑能清凉皮肤,缓解痒意,草木灰是碱性的,能中和花粉里的酸性物质,减轻刺激,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虽然不能根治,但能在紧急的时候帮上忙。”他又指了指田埂边的金银花:“这花泡水喝,能清热解毒,小宇是花粉过敏引起的内热,喝了能舒服点。”
李奶奶把剩下的金银花水倒进小杯子里,递给乐乐:“你也喝点,早上天凉,喝点暖身子。”乐乐接过杯子,抿了一口,淡淡的甜味里带着清香,喝下去后,喉咙里暖暖的。她看着杯子里的金银花,忽然觉得,这片菜田不只是种玉米、种蔬菜的地方,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好像都藏着能帮人的用处。
老周在旁边翻着小本子,在今天的记录里加了一行:“薄荷、草木灰可缓解轻度花粉过敏症状,金银花可辅助清热。”他笑着对乐乐说:“以后要是再遇到有人过敏,咱们就知道该怎么帮忙了。”乐乐点点头,心里忽然觉得特别骄傲,她的菜田不只是能长出好吃的玉米,还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太阳慢慢升高,雾散了,玉米苗的叶子在阳光下更绿了。乐乐拿着小水壶给玉米苗浇水,特意绕开了田埂边的薄荷和金银花,生怕碰伤它们。她看着“壮壮”和“绿绿”的叶片舒展着,心里盼着张阿姨和小宇能早点好起来,盼着小宇能再来看玉米苗,跟她一起给玉米苗起更多好听的名字。
中午的时候,张阿姨的电话打来了,声音里满是笑意:“乐乐,小宇好多了!医生说幸亏我们用薄荷和草木灰先缓解了症状,不然疹子会更严重!等周末,我带小宇来给玉米苗施肥,再给你们带我做的豆沙包!”乐乐听着电话里的声音,又看了看田里的玉米苗,忽然觉得,这片都市里的小田园,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不仅能长出新鲜的蔬菜,还能长出帮助别人的力量,长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