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持人一声 “比赛开始”,演播厅内瞬间陷入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的两张画案上。山本一郎没有像之前那样急于落笔,而是从紫檀木匣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画轴,缓缓展开 —— 竟是小日子国江户时代着名画家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复刻稿。他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显然是刻意避开了与盛嘉骏正面比拼 “江山万里”,转而选择自己更擅长的 “浮世绘山水”,想借题材优势出奇制胜。
“哼,倒是会投机取巧。” 台下有人低声议论,“知道比不过中华山水,就换他们自己的画,真是没骨气!” 但也有人担忧 —— 山本一郎的浮世绘技法本就精湛,如今又选了熟悉的题材,盛嘉骏想要赢,恐怕没那么容易。
山本一郎蘸墨的手稳如磐石,他以浮世绘特有的 “线描” 技法为基础,先以浓墨勾勒出海浪的轮廓,线条刚劲如刀,每一笔都带着力量感。不同于中华山水的含蓄,浮世绘的海浪更显夸张奔放,他笔下的浪花翻涌着,像是要冲破宣纸,将富士山的巍峨与海浪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颜料中加入了少量金粉,让浪花的边缘泛着淡淡的光泽,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夺目 —— 显然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想靠视觉冲击取胜。
另一边,盛嘉骏却显得格外从容。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闭上眼睛,指尖轻轻在宣纸上方滑动,仿佛在感受《八十七神仙卷》的神韵。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笃定,拿起王启明赠予的唐代紫毫笔,蘸了蘸淡墨,缓缓落下第一笔。
这一笔看似轻柔,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 笔锋在宣纸上划过,留下一道细腻如丝的线条,正是画圣吴道子独创的 “吴带当风” 描法。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滞涩,仿佛不是用笔在画,而是神仙自身的衣袂在随风飘动。台下懂行的观众瞬间屏住呼吸,王启明更是激动地向前迈出一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 这是‘吴带当风’!他竟然真的会!”
盛嘉骏的笔尖不停,很快,第一位神仙的轮廓便跃然纸上。头戴花冠,身披绶带,衣袂飘飘,虽未上色,却已能看出仙风道骨的气韵。他的笔法极为细腻,神仙的发丝、衣纹的褶皱,甚至绶带上的纹路,都勾勒得清晰可见,每一笔都精准还原了《八十七神仙卷》的神韵,仿佛不是仿品,而是从真迹上拓印下来的一般。
山本一郎眼角的余光瞥见盛嘉骏的画作,心中不由一紧。他加快了手中的速度,开始为《神奈川冲浪里》上色 —— 他以群青为主色调,渲染出海浪的深邃,又用赭石色勾勒富士山的轮廓,色彩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十足。为了凸显优势,他甚至在海浪中加入了细小的银箔,让浪花看起来更加逼真,宛如真的海水在阳光下闪烁。
可越是着急,他的笔法就越显慌乱。在勾勒富士山的积雪时,一笔不慎,墨色晕染开来,破坏了积雪的纯净感。他下意识地想用纸巾擦拭,却反而让画面更显杂乱,原本的自信渐渐被焦虑取代。
反观盛嘉骏,依旧从容不迫。他已完成了八位神仙的勾勒,开始用淡墨渲染背景。不同于山本一郎的浓墨重彩,他的渲染极为轻柔,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营造出 “云雾缭绕、仙气缥缈” 的意境。神仙们仿佛在云雾中缓缓前行,衣袂飘动间,似有微风拂过,连台下的观众都仿佛能感受到画中的仙气,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画中的神仙。
“太像了…… 简直和真迹一模一样!” 王启明凑到画案旁,声音带着颤抖。他曾有幸在故宫博物院见过《八十七神仙卷》真迹,盛嘉骏的作品不仅在笔法、构图上与真迹别无二致,更难得的是抓住了 “神韵”—— 那种神仙特有的庄重与飘逸,是无数仿品都无法企及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三个时辰的比赛即将结束。山本一郎终于完成了《神奈川冲浪里》,他后退一步,看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满是复杂 —— 这幅画比之前的《江山万里图》更加精湛,浮世绘的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金粉与银箔的运用也让画面更显华丽,若是放在平时,绝对是一幅佳作。可一想到盛嘉骏的《八十七神仙卷》,他的心就沉了下去。
此时,盛嘉骏也放下了画笔。他的《八十七神仙卷》已全部完成 —— 八十七位神仙依次排开,或手持法器,或身披绶带,或手持香炉,神态各异却都庄重飘逸。背景的云雾缭绕其间,与神仙的衣袂融为一体,仿佛整个画面都在流动。他没有使用任何金粉、银箔,仅靠墨色的浓淡与线条的变化,就营造出无与伦比的仙气,比真迹更添几分灵动。
“比赛时间到!请两位选手停止创作!” 主持人的声音打破了演播厅的寂静。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两幅作品挂在舞台中央的展示架上,全场观众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先点评山本一郎的《神奈川冲浪里》。评委团的一位专家走上前,语气客观:“山本先生的这幅作品,浮世绘技法精湛,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对比鲜明,金粉与银箔的运用也增强了视觉效果,比之前的《江山万里图》有明显进步,展现了深厚的绘画功底。”
山本一郎听到点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嘴角微微上扬。可还没等他高兴太久,专家话锋一转:“但这幅画过于注重表面的华丽,缺乏深层的意境。浮世绘的‘魂’在于‘写实与意境的结合’,而您的作品只做到了‘写实’,却少了‘意境’,海浪的汹涌显得刻意,富士山的巍峨也略显单薄。”
山本一郎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眼神中的希望渐渐黯淡。
紧接着,评委们围到盛嘉骏的《八十七神仙卷》前,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上老花镜,凑近画作,仔细观察着每一笔线条,声音带着激动:“这…… 这哪里是仿品?简直就是真迹!‘吴带当风’的笔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线条粗细均匀,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刻意模仿的痕迹;墨色的渲染更是绝妙,通过浓淡变化营造出的云雾,让整个画面充满仙气,八十七位神仙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却都抓住了‘仙风道骨’的神韵,这是我见过最成功的复刻,不,比真迹更胜一筹!”
另一位专家补充道:“更难得的是,盛先生的作品完全遵循中华古画技的传统,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材料,仅靠笔墨就展现出如此震撼的效果。这不仅是对画圣吴道子的致敬,更是对中华古画技的完美传承!”
王启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走上台,声音哽咽:“天人之作!这绝对是天人之作!我研究古画技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精湛的复刻!盛嘉骏,你不仅赢了比赛,更让中华古画技重现光芒,你是中华书画界的骄傲!”
台下观众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直播间的弹幕更是刷爆了 ——“盛会长太牛了!这才是中华古画技!”“山本一郎输惨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八十七神仙卷》复刻得太像了,盛会长简直是画圣转世!”
主持人走上前,声音带着激动:“经过评委团一致评判,盛嘉骏先生的《八十七神仙卷》在笔法、意境、古画技传承上都远超山本一郎先生的《神奈川冲浪里》,本场比赛的胜利者是 —— 盛嘉骏先生!”
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盛嘉骏微微鞠躬,向评委和观众致意,脸上没有丝毫骄傲,只有对古画技的敬畏。
而山本一郎站在原地,死死盯着盛嘉骏的《八十七神仙卷》,嘴里不停喃喃:“不可能…… 这不可能……” 他无法相信,自己钻研几十年的古画技,竟然会被一个 “书法冠军” 彻底碾压。那幅《八十七神仙卷》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在嘲讽他的自大与浅薄,他引以为傲的技法,在真正的中华古画技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脸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之前的嚣张与狂妄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与不甘。他知道,自己不仅输了比赛,更输了对中华古画技的所有幻想 —— 他穷尽一生追求的 “巅峰”,在盛嘉骏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
“愿赌服输。” 盛嘉骏走到山本一郎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山本先生,按照约定,你该履行承诺了。”
山本一郎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看着台下观众愤怒的眼神,看着盛嘉骏坚定的目光,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嘴里依旧喃喃着:“不可能…… 这不可能……”
工作人员连忙上前,将山本一郎扶起来。他没有再挣扎,只是眼神空洞地被扶着离开演播厅,曾经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只剩下狼狈与绝望。
看着山本一郎离去的背影,台下观众纷纷欢呼起来。王启明走到盛嘉骏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敬佩:“嘉骏,谢谢你!你不仅为中华书画界争回了面子,更让中华古画技重现辉煌。以后,中华古画技的传承,就拜托你了!”
李建峰也笑着说:“嘉骏,你真是深藏不露!以后谁再敢说中华书画界没人,我就把你这幅《八十七神仙卷》甩在他们脸上!”
盛嘉骏摇摇头,语气谦逊:“王会长,李老,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中华古画技的传承,不是靠我一个人,而是靠我们所有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中华传统文化就一定能永远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