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沪市,番茄小说总部大楼。
开放式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玻璃隔断的会议室透出明亮灯光,而主编陈峰正独自坐在视野开阔的管理层专属区域,面前的曲面屏上,一份仙侠分类综合数据面板正散发着刺眼的光芒。屏幕左侧,代表日活用户的曲线如同被无形巨斧劈断的山脊,在近三个月内陡峭下滑;右侧,广告点击量与用户留存率的柱状图也同步萎靡,几组数据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惊的衰败图景。他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指尖在光滑的桌面敲出急促的鼓点,每一声“嗒嗒”都像是在为仙侠品类的颓势倒计时。
“峰哥,这是这周过审的新书清单,您过目。”编辑小李快步走来,脚步带着不易察觉的慌乱,将一份电子报表投屏到陈峰面前的副屏上,语气满是无奈,“还是老样子,百分之八十都是‘废柴逆袭’‘退婚流’‘签到流’的翻版,连开篇节奏和金手指设定都大同小异。评论区和书友圈已经彻底炸了,除了催更和骂街,更多人在说‘找不到能看的书,准备卸载了’。”
陈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底布满红血丝。不用看报表他也能猜到结果——自从五年前那个神秘作者“山民001”横空出世,以一部《凡人寻仙录》打破仙侠品类同质化困局,甚至带动平台整体用户增长后,整个番茄小说的仙侠区几乎成了他的“个人秀场”。可谁能想到,在《凡人寻仙录》第一部连载结束后,这位大神竟毫无征兆地断更,至今已整整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仙侠分类的日活用户暴跌百分之三十五,连带着听书板块的播放量都下滑了四成,要知道,“山民001”的作品可是听书频道的“流量支柱”,多少用户习惯睡前听着韩立的奇遇入眠。更扎心的是,平台后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有超过两百万用户在搜索“山民001更新”无果后,直接跳转至其他阅读平台,最热门的一条评论被顶到了百万点赞:“没了山民001,番茄仙侠区就是一堆裹着流量外壳的垃圾,走了走了!”
“Ip地址还是没进展?还是锁定在青溪县?”陈峰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却发现里面早已没了热水。
“对,技术部动用了所有资源追踪了五年,始终只能精确到青溪县范围,就像有一层无形的屏障,所有定位信号到了那里都会被干扰,根本无法锁定具体位置。”小李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挫败,“我们也尝试联系过他留下的紧急联系人林舟,前前后后发了几十封邮件,打了上百个电话,甚至托当地文化部门的人去打听,但对方态度特别坚决,说作者本人明确表示不愿被打扰,拒绝提供任何私人信息,连是否还在创作都不肯透露。”
陈峰的目光落在桌角那份泛黄的文件上,上面记录着林舟的联系方式和仅有的一点模糊信息。他的手指在文件边缘反复摩挲,指腹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最终还是无力地垂落。作为平台主编,他不是没做过努力,从最初的高薪续约邀请,到后来的保底福利承诺,甚至提出成立专属创作团队辅助创作,可所有的沟通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一丝回应。那个写出《凡人寻仙录》这般宏大叙事的“山民001”,就像他笔下那个低调隐忍的韩立,在创造了一段传奇后,悄然隐匿于茫茫人海,不留半点踪迹。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青溪县云栖村。
午后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竹林,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陆砚辞坐在自家小院的老旧木桌前,桌面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光泽,几缕阳光透过窗棂,在摊开的稿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握着一支磨得光滑的钢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行行文字如同山间溪流般自然流淌:“韩立立于乱星海秘境中央,周身灵力激荡,青冥剑胚在丹火中缓缓塑形,剑身之上,一道道古朴符文如活物般游走……”
院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村小的王老师提着竹篮路过,探头看到他伏案写作的身影,笑着扬声打招呼:“陆先生,又在给孩子们写新故事啦?上次你写的那个修仙小故事,孩子们听得可入迷了!”
陆砚辞闻声抬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随手将写满字迹的稿纸轻轻翻面,露出背面空白的纸张,语气带着几分随意:“闲来无事,随便写写,能让孩子们喜欢就好。”
王老师笑着应了两声,提着竹篮继续往前走。陆砚辞低头看向稿纸顶端那行《凡人寻仙录》的标题,眼底闪过一丝专注,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放下钢笔,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抿了一口清茶,浑然不知,自己笔下这些被当作“孩子解闷读物”的文字,正让千里之外的番茄小说总部,陷入一场关乎流量、用户与平台未来的巨大焦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