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院静室的檀香比往日更显沉静,铜炉中升起的青烟笔直向上,直至屋顶才缓缓散开,如同罗恩此刻清晰的思路。窗外的银杏叶已染成金黄,偶尔有一两片随风落在窗台上,却未打破室内的专注——罗恩与左若童相对而坐,桌上摊着逆生三重的核心帛书与几张手绘的能量图谱,图谱上用红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调整节点,正是罗恩几日来解析重构的成果。
“理论终究是纸上谈兵,若不能经实践验证,再精妙的构想也只是空中楼阁。”罗恩指尖落在图谱上“涤尘境”的行气路线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逆生三重的调整涉及门派传承根本,不宜贸然在全门推行,不如先选一人进行小范围试验,观察效果后再逐步完善。”
左若童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同:“先生考虑周全。只是人选需慎重——既要能精准感知功法调整的细微变化,又要心性沉稳,能如实反馈修行感受,万不可选急功近利之辈。”他下意识地想到了陆瑾,自家弟子天资卓绝,对炁的感知远超同辈,可转念一想又摇了摇头,“陆瑾虽天赋出众,但性子中带着几分锐气,或许会因急于求成而忽略细微隐患,反而不利于观察真实效果。”
罗恩闻言,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弧度——他早已在心中有了人选。这些时日在演武场与藏书阁间往返,他留意到一名叫张永信的年轻弟子:入门三年,资质不算顶尖,修为在同辈中仅属中等,却胜在异常刻苦。每日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演武场,别人追求掌法的凌厉,他却反复打磨吐纳的节奏;夜晚其他弟子歇息时,他还会在竹林中静坐练气,哪怕是最基础的“引炁入体”,也会一丝不苟地重复数十遍。更难得的是,上月有弟子因练岔气而焦躁时,是他主动上前,耐心分享自己“慢练出细活”的心得,可见心性沉稳坚韧。
“我倒有个人选,”罗恩开口道,“弟子张永信,不知门主是否有印象?”
“张永信?”左若童略一沉吟,随即恍然,“是那个总在演武场角落练基础吐纳的孩子?我记得他,虽资质平平,却比旁人多了几分踏实,去年还因悉心照料后山受伤的斑鸠,被长老们夸过心性纯良。”
“正是他。”罗恩点头,指尖在图谱上轻轻一点,“他根基扎实却无天赋带来的‘惯性思维’,能更客观地感受功法调整的差异;且心性沉稳,不会因一时效果或隐患而慌乱,正是实践新理论的理想人选。”
左若童当即起身:“既如此,我亲自去唤他来,也好让他知晓此事的重要性。”
半个时辰后,张永信站在了静室门口。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白色道袍,袖口还沾着些许练气时蹭到的竹屑,双手紧张地垂在身侧,指节微微泛白——方才左门主亲自到练功场唤他,只说“有要事相商”,却未明说缘由,让他心中满是疑惑与忐忑。
“弟子张永信,见过门主,见过罗恩先生。”他躬身行礼,头埋得极低,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左若童走上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永信,今日唤你前来,是有一件关乎门派传承的大事托付于你。罗恩先生为完善我门逆生三重,提出了新的修行思路,需选一人先行试验,我与先生商议后,一致认为你是最佳人选。”
“我?”张永信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瞳孔微微放大,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他从未想过,自己这样资质平平的弟子,竟能参与“完善门派功法”这般重大的事,一时间激动与惶恐交织,手心瞬间冒出了汗。
“你不必紧张。”罗恩的声音适时响起,平和的语气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此次试验并非让你强行突破,只是按调整后的路线修炼‘涤尘境’的部分内容,每日只需如实反馈你的感受——炁流是否顺畅、经脉有无胀痛、心神是否安定即可。成则是门派之幸,即便有细微不适,也能及时调整,不会伤及根本。”
左若童也补充道:“先生会全程指导,我也会为你护法,你只管安心尝试,不必有任何顾虑。”
张永信看着两人眼中的信任,心中的惶恐渐渐被坚定取代。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腰弯得格外郑重,声音虽仍有一丝颤抖,却透着前所未有的决心:“弟子……弟子定不辱使命!定当如实反馈每一处感受,不负门主与先生的信任!”
罗恩见状,微微颔首,随即示意张永信在蒲团上坐下。他走到张永信身后,指尖轻轻悬在他的后心处,一丝极淡的淡绿色光华悄然浮现——那是生命果实的力量,能精准感知张永信体内的经脉走向与炁息流动规律。同时,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图谱上,结合方才感知到的体质特点,开始在心中细化调整方案。
“你平日练‘涤尘境’时,炁从丹田出发,经足太阴脾经至血海穴,是否会有轻微的滞涩感?”罗恩问道。
张永信闭目感受片刻,随即点头:“回先生,确有此事!尤其是血海穴转折处,总觉得炁流像被卡住似的,需多运功片刻才能顺畅。”
“那便是旧法的症结之一。”罗恩指尖在图谱上血海穴的位置一点,“旧路线要求炁在此处直角逆冲,以‘剥离杂炁’,却忽略了你脾经偏细的体质,强行逆冲只会增加经脉负担。”
话音落,他便开始口述调整方案:“从今日起,你引炁至血海穴时,不必刻意逆冲,只需将炁流的角度调整为四十五度缓流,配合吸气时沉肩坠肘,让炁顺着脾经的自然弧度流转;同时,在炁过血海穴后,稍作停顿,以意念引导炁中的杂炁自然沉降,而非强行剥离——这样既能达到涤尘的效果,又能减少对经脉的冲击。”
为确保张永信理解,罗恩还特意取来一根细竹管,管中注入清水,演示“直角冲击”与“缓流引导”的区别:前者水流撞击管壁,溅起细碎的水花;后者水流顺着管壁弧度流动,平稳而顺畅。
张永信看着竹管中的水流,瞬间明白了调整的关键。他按照罗恩的指导,闭目尝试:引炁入丹田,缓缓下沉,经脾经向血海穴流动,刻意放缓速度,调整炁流角度,配合呼吸沉肩——果然,往日的滞涩感消失了,炁流如同竹管中的清水,平稳地穿过血海穴,甚至比以往更显充盈。
“成了!”张永信睁开眼,眼中满是惊喜,“先生,炁流真的顺畅了!而且……而且没有丝毫胀痛感!”
罗恩收回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七日,你每日按此路线修炼一个时辰,每日此时来静室反馈感受,我们再根据你的情况调整后续节点。”
静室的檀香依旧沉静,窗外的银杏叶随风轻摇,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张永信兴奋的脸上——逆生三重的实践之路,就此正式开启。而罗恩看着这一幕,心中清楚,这不仅是功法的验证,更是他深入融合这个世界、以自身能力推动传承进步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