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迷魂林的瘴气还未从衣料上散尽,秦岭鹰嘴谷的碎石还嵌在靴底缝隙里,罗恩已站在了江东迷踪岭的入口。前两趟搜寻的徒劳,在他眼底留下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在迷魂林,他循着江湖小栈提供的“树木移位”痕迹深入,最终只在一株千年古柏的树洞里,找到几缕早已黯淡的阵法残痕,那残痕呈淡银色,是遁甲术中“隐木阵”的遗留,却已消散了九成,显然是数月前留下的旧迹;在鹰嘴谷,他顺着官方暗部标注的“空间炁息紊乱”区域排查,最终在一块鹰嘴状的奇石下,发现了极淡的空间褶皱,可那褶皱早已平复,只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能量波动,连追踪的方向都无法确定。
此刻,迷踪岭的晨雾正缓缓漫过丘陵的缓坡。不同于迷魂林的浓瘴、鹰嘴谷的嶙峋,这里的丘陵多是平缓的土坡,坡上长满了齐腰的茅草,草叶上挂着的晨露在朝阳下泛着细碎的光,偶尔有几株歪脖子的酸枣树散落在坡间,树皮上爬满了青苔,透着股温润的生机。风从坡下吹上来,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拂过罗恩的脸颊时,他忽然顿住了脚步——指尖萦绕的那缕探查用的淡蓝炁息,竟顺着风的方向,微微偏向了左侧的土坡,而非像在寻常地域般自由飘散。
他眉头微蹙,缓缓闭上双眼。周身的炁息瞬间沉敛,庞大的精神感知力如同化开的水银,悄无声息地渗入脚下的泥土、周围的茅草、甚至空中的晨雾里。这感知力极细,细到能捕捉到草叶上晨露滴落的震颤,能分辨出土层下蚯蚓钻动的轨迹,更能清晰地“看”到天地间元炁的流动——在寻常地域,元炁的流动是散漫的,如同山间的溪流般随意绕开阻碍;可在这片迷踪岭,元炁的流动却带着一种隐晦的“秩序”:它们会刻意绕开某几株酸枣树的根系,会顺着茅草的走向呈螺旋状攀升,甚至会在某片看似普通的土坡前,悄然折转方向,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曾在这里轻轻梳理过它们的轨迹。
“果然有问题。”罗恩的指尖轻轻颤动,心中升起一丝警觉。这种元炁的“秩序感”太隐蔽了,若非他自幼修习空间秘术,对能量流动的敏感度远超寻常术士,恐怕只会将其当成自然地形造成的巧合。他深吸一口气,将精神感知力再往下沉了沉,这次不再局限于元炁,而是专注于空间本身——他要找的,是谷崎亭遁术留下的“空间尾迹”。
遁术分多种,寻常遁术只借地形或炁息藏形,而谷崎亭的“天地遁”,却能短暂扰动局部空间,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石子,即便石子沉底,水面的涟漪也会残留片刻。罗恩的感知力如同最精密的网,一点点筛过周围的空间:坡顶的酸枣树旁,空间平稳无波;坡下的茅草丛中,只有风吹过的细微震颤;直到他的感知力触碰到右侧一片凹陷的土坑时,一缕极淡的、几乎与晨雾融为一体的空间涟漪,忽然撞入了他的感知。
那涟漪太微弱了,频率几乎与周围的自然波动同步,若不仔细分辨,只会以为是晨雾消散时的能量变化。可罗恩却瞬间捕捉到了关键——这涟漪的轨迹是螺旋状的,且在涟漪的中心,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人为印记”,那印记的能量特质,与他在迷魂林、鹰嘴谷找到的阵法残痕,有着同源的细微波动!
“找到了!”
罗恩猛地睁开双眼,眼底迸射出一道精光。方才的沉郁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笃定的锐利。他循着那缕空间涟漪残留的方向望去——那是通往迷踪岭深处的一条隐蔽小径,小径被茅草掩盖,只在地面留下一道极淡的压痕,显然是有人刻意踏过,却又用遁术抹去了大部分痕迹。
他没有立刻追上去,而是先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土坑边缘的茅草。草叶上的晨露还未干,可草茎的走向却微微偏向一侧,这正是空间涟漪扰动时留下的细微痕迹。罗恩站起身,周身的炁息再次收敛,脚步放得极轻,如同一只捕猎的孤狼,顺着那缕几乎不可察的空间尾迹,缓缓向着丘陵深处走去。
晨雾渐渐散去,朝阳的光洒在坡上,将茅草染成了淡金色。罗恩的身影在茅草间若隐若现,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前方的空间波动上——这不是寻常术士“望炁观形”就能做到的,而是他多年修习空间秘术,将自身感知与空间能量深度融合后的独有优势。别人看到的是平缓的丘陵、茂密的茅草,他看到的却是空间中残留的“轨迹”,是谷崎亭遁术留下的“破绽”。
小径越来越隐蔽,周围的茅草也越来越密,偶尔能看到几块散落的石头,石头表面的青苔都呈现出轻微的螺旋状——那是空间涟漪扫过的痕迹。罗恩的呼吸渐渐放缓,心中愈发笃定:这一次,他离谷崎亭,已经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