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尽,像一层半透明的纱,缠在三一门外的古松枝桠间。最粗壮的那棵老松,树干上还留着几道浅淡的剑痕——那是战前宗门弟子练剑时留下的,此刻被晨曦染成了暖金色,倒像是为这棵百年老树添了几分岁月的勋章。青石板铺就的山道从山脚下蜿蜒上来,石板缝里嵌着的苔藓还沾着露水,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空气里满是松针与泥土混合的清新气息,却又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罗恩的身影,就是在这缕晨雾与晨光的交织中,出现在山道尽头的。他走得很慢,每一步落下都有些虚浮,像是腿上绑了无形的重物——那是连续数十日未曾好好歇息的疲惫,是反复催动空间与生命双系力量后的脱力。素白的衣袍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洁净,下摆沾着的尘土里混着细小的草屑,那是在战场碎石地上跪坐救治时蹭上的;袖口残留着一片淡绿色的印记,是熬煮草药时溅上的汁液,早已干透,却像一枚特殊的勋章,印刻着他这段时间的奔波;连束发的木簪都歪了半寸,露出几缕被汗水打湿的发丝,贴在鬓角,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晃动。
他的指尖泛着淡淡的苍白,指节处有一层薄茧——那是常年操控无形丝线、反复施展“微观剥离”留下的痕迹。偶尔抬起手拂过眼前的晨雾时,能看到他手腕轻微的颤抖,却又被他强行稳住,脊背始终绷着一道浅弧,像是哪怕腿骨都在发颤,也不肯让自己露出半分狼狈。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却依旧亮得很,只是那光芒里少了几分往日的温和,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沉静。
当三一门那座刻着“逆生”二字的青石山门映入眼帘时,罗恩的脚步骤然顿住。他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歪掉的木簪,又蹭了蹭衣袍上最显眼的那块尘土——不是在意形象,而是觉得,回到宗门,总该体面些。可下一秒,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忘了动作。
没有张灯结彩的热闹,没有锣鼓喧天的欢呼,山门内外的空地上,却整整齐齐站着数百道身影。最前排的位置,左若童拄着一根乌木杖站在那里。他穿的还是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月白道袍,领口处有一道细微的针脚——那是去年冬天道袍破了,他自己亲手缝补的,此刻被晨光照着,竟显得格外妥帖。须发依旧梳理得一丝不苟,只是鬓角的白发似乎比战前多了些,眼角的细纹也更深了,像是这段时间,他也在为在外的罗恩牵肠挂肚。他手里的乌木杖,杖头被摩挲得光滑发亮,此刻正轻轻抵在青石板上,杖尖对着山道的方向,像是早已等了许久。
左若童身侧,澄真站得笔直,双手负在身后,掌心却悄悄攥紧了——他前几日听一位从救治点回来的同门说,罗恩为了救一位丹田破碎的修士,连续三日未曾合眼,最后竟咳了血。此刻看着罗恩苍白的脸色,他平日里温和的脸上满是肃穆,目光落在罗恩身上时,带着毫不掩饰的敬重,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似冲就站在澄真旁边,手里握着剑鞘,剑穗上的流苏沾了晨露,垂在身前一动不动。往日里爱开玩笑的他,此刻眉头皱着,嘴角抿成一条直线,眼神里没了半分跳脱,只有一片沉敛——他曾偷偷去过高山战场的方向,远远看到过那片淡蓝色的Room领域,也看到过罗恩站在光罩中央,被无数伤员围绕的身影,那时他就知道,这位师兄,早已不是简单的“同门”,而是无数人的希望。
他们身后,站着三一门所有留在山门内的门人。年长的执事们,大多眼眶微红,手里握着的拂尘或念珠都有些晃动——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不少战乱,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在尸山血海中,以一己之力撑起一片生命净土;中年的弟子们,脊背挺得笔直,目光坚定,他们知道,罗恩的所作所为,不仅是救了人,更是为三一门挣得了最珍贵的声誉;年轻的弟子们,有的攥紧了衣角,有的微微踮着脚,眼神里满是崇拜——罗恩的故事,早已被师兄们讲了一遍又一遍,在他们心里,这位师兄就是“英雄”的代名词。数百道身影,辈分不同,修为各异,却都站得整整齐齐,连呼吸都保持着一致的节奏,形成一片无声却厚重的阵列,像一堵坚实的墙,守护着这片宗门,也迎接着他们的英雄。
山间的风轻轻吹过,撩动众人的衣袍,左若童的道袍下摆扫过青石板上的苔藓,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澄真的衣袂贴在手臂上,勾勒出他因用力而紧绷的肌肉线条;似冲的剑穗晃了晃,滴下一颗露珠,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可这风,却吹不散那份庄严肃穆的气氛,反而让空气里的郑重更浓了几分,连晨雾都像是被这份心意打动,渐渐退去,让更多的晨曦洒下来,落在众人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
左若童率先迈步上前。他没有走得太快,乌木杖每一次落在青石板上,都会发出“笃”的一声,沉稳而有力,却又带着不容错辨的急切——那是等了许久,终于见到牵挂之人的迫切。走到罗恩面前时,他停下脚步,乌木杖轻轻靠在身侧,目光先是落在罗恩沾尘的衣袍下摆,又缓缓上移,掠过他袖口的淡绿草药印,再到他眼底的红血丝,最后停在他微微颤抖的指尖。那目光很轻,却又很细,像是要将罗恩这段时间的辛苦,都一一映入眼底。
左若童的嘴角先是微微抿起,像是在压抑着什么——或许是看到罗恩这般疲惫的心疼,或许是见到他平安归来的激动。片刻后,他缓缓展开一抹笑容,那笑容很浅,却很真:眼角的细纹挤在一起,像是藏着无数的牵挂;嘴角的弧度不大,却透着如释重负的轻松;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心疼,随即又被骄傲的光芒取代——这是他的弟子,是三一门的传人,更是异人界的“生命主宰”。
他没有说“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也没有提“你为宗门立了大功”,那些话在他看来,都太轻了,不足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他只是伸出右手,掌心朝上,轻轻覆在罗恩的肩膀上,然后微微用力,拍了下去。那力道不算轻,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左若童的手掌因为常年练拳,掌心有些粗糙,却异常温暖,拍在罗恩的肩膀上,像是在传递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又像是在确认:你真的平安回来了,没有受伤,没有折损。
“回来就好。”
四个字,说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却在山间久久回荡。晨雾彻底散了,古松的枝叶不再晃动,连门人们的呼吸都顿了一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赞美,却把所有的牵挂、所有的认可、所有的安心,都浓缩在了这四个字里。左若童的手没有收回,指尖能清晰感受到罗恩肩膀的轻微颤抖——那是疲惫到极致的反应,也是情绪放松后的本能。他又轻轻按了按罗恩的肩膀,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又像是在告诉罗恩:回来了就好,剩下的,有宗门在。
罗恩看着左若童眼角的细纹,感受着肩膀上那只手掌的温度,连日来积压的疲惫与委屈,像是找到了一个出口,瞬间涌了上来。他的喉结下意识地滚动了一下,想说话,却发现声音有些哽咽,只能强行压下去,最终只化作一句沙哑的回应:“掌门,我回来了。”说这话时,他的目光落在左若童的乌木杖上,那杖头的光泽,让他想起小时候,左若童也是拄着这根杖,教他练基本功的场景,眼眶不由得微微发红。
他的话音刚落,左若童身侧的澄真便率先躬身。他的动作很标准,双手交叠于胸前,腰弯得很深,几乎与地面平行,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激动的:“恭迎师兄归山。”似冲紧随其后,他放下握着剑鞘的手,双手垂在身侧,躬身时动作有些僵硬,却格外认真,语气里没了往日的随意,多了几分郑重:“师兄,欢迎回来。”
紧接着,身后数百位三一门人齐齐躬身。衣袍摩擦的声响整齐划一,像是一首无声的歌,汇聚成一片厚重的声音:“恭迎师兄(师叔\/师伯)归山!”那声音不算响亮,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撞在古松的树干上,又反弹回来,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年长的执事们,躬身时双手微微合十,眼底满是欣慰;中年弟子们,脊背弯得笔直,声音坚定;年轻弟子们,虽然有些紧张,却依旧努力把声音喊得响亮,眼神里满是崇拜。
他们敬的,从来都不只是罗恩“三一门真传弟子”的身份。他们敬的,是那个在甲申之乱最惨烈时,于尸山血海中撑开淡蓝色Room领域,喊出“既入此间,无人可再伤你”的守护者;是那个不分正邪、不管门派,只要有人受伤,便会伸出援手的医者;是那个面对践踏中立底线的追击者,以“空间放逐”扞卫原则,却又不夺人性命的强者;是那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战场上空洒下“生命礼赞”,防止瘟疫蔓延的“生命主宰”。他们敬他的慈悲,敬他的原则,敬他的强大,更敬他在黑暗岁月里,为所有人撑起的那片光明。
罗恩的事迹,早已随着幸存者的脚步,传遍了三一门的每一个角落。有从高山战场回来的弟子说,他曾看到罗恩跪在满是血污的碎石地上,为一位邪派修士接驳断裂的经脉,身边就是那位修士之前攻击过他的同伴,可罗恩却丝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救人;有负责采购草药的执事说,他在山下的药铺遇到过一位凡人郎中,郎中说,罗恩曾为了救一个染了尸毒的凡人孩子,耗尽了身上最后一丝炁劲,自己却晕了过去;还有留在宗门的长老说,前段时间有其他门派的人来拜访,提起罗恩时,哪怕是之前与三一门有过节的门派,语气里都满是敬重。这些故事,没有添油加醋,却让每一位三一门人都为之自豪——因为罗恩,三一门的声望不再仅仅源于“逆生三重”的威名,更源于这份守护生命的大义,这份声望,比任何功法、任何战绩都更珍贵,也更长久,已然达到了宗门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顶点。
罗恩看着眼前躬身行礼的众人,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敬意,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缓缓抬起手,对着众人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有些沙哑,却很平和:“多谢诸位同门。”他没有居功,没有说自己做了多少事,仿佛之前那些在尸山血海中的奔波、那些耗尽心力的救治,都只是他该做的事。可正是这份平和与谦逊,更让众人敬佩——立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功绩,却依旧保持着初心,没有半分骄傲自满,这才是真正的强者风范。
左若童收回按在罗恩肩膀上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那动作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走,回山。我让膳房炖了你喜欢的莲子羹,用的是后山泉眼的水,慢火炖了三个时辰,正好给你补补身子。”他说着,自然地接过罗恩手里的一个小布包——那是罗恩从救治点带回来的,里面装着几株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草药,左若童的动作很熟练,像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照顾他。
罗恩没有拒绝,只是轻轻点头,跟着左若童转身,朝着山门内走去。他的脚步依旧有些虚浮,却比刚才稳了许多,像是有了左若童在身边,连疲惫都减轻了几分。身后的门人们缓缓直起身,自动分成两队,让出一条宽敞的通路,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身影,直到他们走进山门深处,消失在古松的阴影里。
山间的风再次吹过,古松的枝叶重新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却不再是之前的庄重,多了几分轻快。晨曦洒在青石板上,把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像是在为他们铺就一条温暖的归途。
三一门的英雄,回来了。
这片因他而更加荣耀的宗门,终于迎回了那个在外守护世界的孩子。
而这份属于三一门、属于罗恩、属于所有被他守护过的人的温暖与敬意,也将像这山间的古松一样,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生长,愈发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