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通脉井生息
青牛村的记忆田里,陈刚正蹲在龙谷稻旁,用手指捻起一把新翻的泥土。土里混着些黑色的碎屑,是从百草盟带回来的蚀脉虫残骸,经过龙谷稻净化,已变成能滋养地脉的肥料。
“哥,三叔公说通脉井的位置找到了!”陈兰举着张泛黄的图纸跑过来,图纸上的地脉纹与百草盟图谱上的龙形印记完全吻合,标注的位置就在青牛村后山的老井旁,“原来我们天天打水的井,就是龙族和凡俗的通脉井!”
陈刚跟着妹妹往后山走,老井的井口覆盖着厚厚的青苔,井绳磨出的沟槽里,竟嵌着几粒龙谷稻——是上次陈兰来打水时不小心掉的,此刻已长出细小的根须,顺着井壁往下延伸。
“难怪村里的地脉一直这么稳。”三叔公早已等在井边,守枢人玉镯贴在井壁上,发出嗡嗡的共鸣,“这口井的井水,一半来自凡俗地脉,一半连着龙族灵脉,只是被煞气堵了大半,才显不出异象。”
陈刚放下带来的龙谷稻秸秆,灵力注入间,秸秆化作绿色光丝顺着井绳垂下去。刚触及水面,井水突然剧烈翻涌起来,黑色的煞气从井底冒出来,与光丝碰撞出滋滋的火花——比百草盟坛底的煞气浓郁十倍,显然是积了三十年的沉疴。
“得用龙谷稻的根须引路。”陈刚从记忆田挖来一株长势最旺的龙谷稻,根系上还缠着地脉草,“让它顺着井壁往下长,一点点净化煞气。”他将稻苗栽在井口,指尖的血珠滴在稻穗上,激活里面的生息之力。
稻苗的根须立刻疯长,像无数条绿色的小蛇钻进井壁,煞气遇到根须,竟像冰雪遇阳般消融,井水渐渐变得清澈,甚至能看见井底隐约闪烁的光——是龙族灵脉与凡俗地脉交汇的光晕。
“有动静!”陈兰指着井口,青苔下的石板突然裂开,露出里面刻着的龙纹,与天机轮的印记一模一样。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道,通道壁上镶嵌着发光的矿石,照亮了通往深处的阶梯。
“这是守井人的通道。”三叔公的声音带着激动,“你爷爷当年就是从这里下去封印煞气的,只是没来得及彻底清理。”他递给陈刚一盏油灯,“里面的煞气重,玉镯只能护住一时,靠你自己了。”
陈刚接过油灯,灯芯是用星轨草做的,是星洛特意寄来的,能在煞气中保持光亮。他顺着阶梯往下走,通道壁上的矿石越来越亮,照出壁上刻着的壁画——是三十年前爷爷封印煞气的场景:
陈守义背着药篓,手里拿着《唤灵诀》兽皮卷,正将地脉草籽撒向煞气最浓的地方;旁边站着个穿龙族服饰的青年,正用龙气帮他抵挡煞气的反扑;最角落的位置,画着个小小的青牛,牛角上缠着地脉草,显然是当时的守井灵兽。
“是龙族的人?”陈刚停在壁画前,青年的龙角形状与族长的极为相似,“爷爷果然和龙族早有联系。”
继续往下走,通道变得开阔起来,尽头是个巨大的溶洞,洞中央有个泉眼,黑色的煞气正从泉眼里汩汩冒出,周围的钟乳石都被染成了黑色,唯独泉眼边缘长着几株嫩绿的草——是地脉草,竟在煞气中活了下来。
“这些草是你爷爷留下的。”凌风的声音突然在溶洞里响起,是他留下的灵识印记,“他说若有一天通脉井重开,就让你记得,再强的煞气,也挡不住凡俗的生机。”
陈刚走到泉眼边,将带来的龙谷稻种撒向地脉草周围。种子落地即生,金色的稻穗与绿色的草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天然的结界,煞气接触到结界,立刻被分解成无害的能量,融入稻苗和草叶中。
就在这时,溶洞深处传来龙吟,一只通体漆黑的巨蛇从阴影里游出来,蛇鳞上布满煞气,眼睛却带着熟悉的温和——正是壁画里的青牛灵兽,只是被煞气侵蚀,变成了蛇形。
“是青牛!”陈兰的声音从通道口传来,她竟偷偷跟了下来,手里还拿着块米糕,“你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你总偷我家的玉米!”
巨蛇的瞳孔缩了缩,似乎在回忆,尾巴轻轻碰了碰米糕,煞气最浓的蛇头上,竟冒出一小撮青牛毛。
“它还有神智!”陈刚运转《唤灵诀》,将龙气与地脉灵气注入米糕,“用凡俗的食物唤醒它的记忆。”
陈兰将米糕递过去,巨蛇小心翼翼地含在嘴里,咀嚼间,黑色的蛇鳞开始脱落,露出下面青灰色的牛毛。它的体型也在变化,蛇尾缩成牛蹄,头上的蛇冠化作青牛角,很快变回了壁画里的青牛模样,只是身上还残留着几道黑色的煞气纹路。
“太好了!”陈兰抱着青牛的脖子,牛毛上的煞气被她指尖的药脉灵气化解,“以后你不用再躲在井底了,记忆田的草够你吃的!”
青牛发出欢快的哞叫,用头蹭了蹭陈刚,牛角上的地脉草突然发光,照亮了泉眼深处——那里沉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的锁是龙形的,与天机轮完美契合。
陈刚捞出盒子,天机轮靠近锁扣的瞬间,锁自动弹开,里面躺着一卷兽皮,上面是爷爷的字迹,记载着通脉井的秘密:
“通脉井非单指一口井,而是凡俗与龙族的能量枢纽,共九十九处,青牛村这处是核心。三十年前与龙族挚友合力封印煞气,却未能根除,需待龙谷稻成熟,以双生能量彻底打通……”
兽皮末尾画着张地图,标注着其余九十八处通脉井的位置,最远的一处在凡俗修仙界的极北之地,靠近蚀脉宗的老巢。
“蚀脉宗的老巢也有通脉井?”陈刚心头一震,“他们是想控制所有枢纽,断绝双脉联系!”
青牛突然对着极北的方向刨蹄子,嘴里喷出一团绿色的雾气,雾气在空中化作一个影像:蚀脉宗的总坛建在一座黑色的山峰上,山峰脚下的通脉井被无数蚀脉虫包围,井口的龙纹已被煞气腐蚀得模糊不清。
“看来第四劫,是‘域劫’。”三叔公的声音从通道口传来,老人不知何时也走了下来,“要走遍九十九处通脉井,才能彻底化解危机,这比界劫更难,光靠我们不够。”
陈刚将兽皮收好,看着泉眼周围的龙谷稻和地脉草,突然有了主意:“可以请百草盟和龙族帮忙。”他取出柳乘风给的玉符和龙族的护族令,“百草盟熟悉凡俗地脉,龙族了解灵脉节点,我们青牛村提供龙谷稻种,三方合力,定能走遍所有通脉井。”
三叔公抚掌大笑:“守义当年就说过,平衡从不是单打独斗,是万灵携手。”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哨,“这是召集守井人的哨子,凡俗各地的守井人听到哨声,都会来帮忙。”
陈刚接过铜哨,哨身上刻着与老井相同的龙纹。他走到泉眼边,看着龙谷稻的根须已扎进泉底,井水变得清澈见底,甚至能看见下面流淌的金色灵脉——凡俗地脉与龙族灵脉终于开始顺畅交汇,井口的光尘与记忆田的光网连成一片,笼罩了整个青牛村。
“哥,你看村里!”陈兰指着洞口,青牛村的方向亮起柔和的金光,共生种森林的光尘与龙谷稻的光晕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网眼里浮着无数笑脸:有青牛村的村民,有百草盟的修士,有龙族的中立族人,甚至还有那些曾经的失衡者。
“这才是真正的平衡之网。”陈刚轻声说,天机轮在他掌心转动,轮盘上的龙形轨迹与通脉井地图完美重合,形成一个覆盖三界的能量循环,“域劫虽难,但只要这张网不断,就一定能渡过。”
青牛突然对着溶洞深处哞叫一声,那里的钟乳石后,竟藏着一条通道,通道口的石壁上刻着“龙谷”二字——显然是通往龙族灵脉的捷径。
“看来不用绕路去圣地了。”三叔公笑着说,“守义早就为后人铺好了路。”
陈刚回头望了眼洞口的光网,青牛村的炊烟正顺着光网往上飘,与龙族灵脉的金光交融在一起,像一幅流动的画。他知道,离开的时候又到了,但这次心里很踏实——身后有青牛村的牵挂,身前有伙伴的支持,手里有龙谷稻种和《唤灵诀》,脚下的路再远,也走得稳。
他将铜哨系在腰间,与青牛荷包、爷爷的玉佩并排挂着,三种凡俗的物件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在溶洞里回荡。陈兰往他的布包里塞满新烤的米糕,这次还多了几包地脉草籽和龙谷稻种:“极北之地冷,记得把草籽撒在落脚的地方,能保暖。”
陈刚摸了摸妹妹的头,又拍了拍青牛的脖子:“村里的通脉井就交给你们了。”青牛蹭了蹭他的手心,像是在保证。
走进通往龙族灵脉的通道前,陈刚最后看了眼泉眼。龙谷稻已长得齐腰高,金色的稻穗在灵脉金光的照耀下,泛着温暖的光泽,地脉草缠绕其间,像给稻穗系上了绿色的丝带。
天机轮的龙形印记彻底亮起,与通道壁上的龙纹产生共鸣,前方的黑暗中,隐约传来龙族圣地的龙吟和百草盟的药香,三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即将奏响的平衡之歌。
属于农家子的域劫之路,从此刻起,正式启程。而陈刚知道,只要每一步都踩在凡俗的土地上,每一颗种子都种在需要平衡的地方,就算是九十九处通脉井的遥远距离,也不过是脚下的田埂,等着他一步步丈量,一寸寸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