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山的清晨雾气缭绕,鸟鸣声在山谷间回荡。陈征赤着上身,用冰冷的山泉水冲洗着脸和胸膛。张庄据点一战已经过去一周,独立营在这处新选定的根据地暂时安顿下来。
\"营长!好消息!\"张铁柱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团部通信员刚送来的!李云龙团长要复出了!\"
陈征一把抓过信纸,水珠从发梢滴落,在纸上洇出几点水痕。信是赵刚写的,说李云龙因为\"战场抗命\"被罚去被服厂当厂长的处分终于结束,总部首长决定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担任386旅独立团团长。
\"太好了!\"陈征咧嘴一笑,\"老李在被服厂这些日子,怕是憋坏了。\"
\"信上还说,总部给咱们派的新政委这两天就到。\"张铁柱挠挠头,\"叫周...周什么来着?\"
\"周明。\"陈征把信折好,\"上次赵政委来时就提过,是抗大毕业的高材生。\"
张铁柱撇撇嘴:\"知识分子啊...能跟咱们这些大老粗处得来吗?\"
陈征套上军装,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铁柱啊,咱们现在不是游击队了,是正规八路军。政治工作、群众工作,这些都得跟上。我看啊,来个有文化的政委,是好事。\"
两人正说着,柱子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营长!三连的兵跟二连的人又干起来了!就在炊事班那边!\"
陈征眉头一皱,大步向营地中央走去。还没到跟前,就听见刘黑子的大嗓门:\"他娘的!老子的人拼死拼活打仗,多打碗肉怎么了?\"
\"凭什么你们二连就特殊?\"这是孙猛的声音,\"按规矩,每人一碗,谁也不能多占!\"
人群中央,刘黑子正揪着一个三连战士的衣领,那战士手里端着碗,里面的肉明显比标准份量多。孙猛带着几个老兵挡在前面,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
\"立正!\"陈征一声暴喝。
所有人立刻松开手,站得笔直。刘黑子讪讪地放开那个战士,独眼闪烁着不服气的光。
\"怎么回事?\"陈征冷冷地问。
\"报告营长!\"孙猛先开口,\"二连的王大牙私自多打肉,炊事班长制止,反被他推搡。我去理论,刘连长反倒护短!\"
刘黑子梗着脖子:\"营长,王大牙昨天搬运物资最卖力,多吃点怎么了?咱们在山上时,从来都是谁出力多谁吃得多!\"
\"那是土匪规矩!\"孙猛厉声道,\"现在是八路军,讲的是纪律!\"
\"你说谁是土匪?\"刘黑子勃然大怒,手摸上了枪套。
\"够了!\"陈征厉声打断,\"刘黑子,王大牙关禁闭一天,写检讨!你作为连长管教不严,罚帮炊事班劈三天柴!\"
刘黑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最终还是敬了个礼:\"是!\"
\"都散了!\"陈征挥手,\"以后再为这种破事闹,全营加练五公里!\"
人群散去后,陈征独自站在炊事班门口,心中烦闷。这类冲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刘黑子的二连战斗力强,但匪气难改;而孙猛的三连多是正规军出身,最看不惯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如何平衡两者,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
\"报告!\"通讯兵跑来,\"山口哨兵报告,有个自称周明的人要见营长,还带着两个警卫员。\"
陈征精神一振:\"快请!\"
半小时后,营部简陋的木屋里,陈征第一次见到了周明。这个年轻的政委比他想象中还要文弱——瘦高的身材,白皙的脸庞,圆框眼镜后是一双温和却坚定的眼睛。乍一看像个教书先生,唯有腰间别着的手枪和军装上的补丁,提醒着人们他的军人身份。
\"周明同志,欢迎!\"陈征热情地伸出手,\"路上还顺利吗?\"
周明握手有力,声音清朗:\"多谢陈营长关心。一路有惊无险,差点在赵家沟遇上日军巡逻队,多亏老乡报信。\"
陈征注意到,尽管周明外表文弱,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沉稳的气质,眼镜后的目光也异常清澈坚定。这是个外柔内刚的人。
简单寒暄后,陈征召集各连连长与周明见面。张铁柱、柱子、孙猛都表现得体,唯独刘黑子态度冷淡,见面礼行得歪歪扭扭,眼神里满是怀疑。
周明不以为意,反而主动走到刘黑子面前:\"这位就是刘黑子连长吧?听说你带兵有方,二连在山地作战中屡立奇功。我在总部就听说过你的大名。\"
刘黑子一愣,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周政委过奖了...我们就是野路子...\"
\"野路子有野路子的好处。\"周明笑道,\"改天我想跟刘连长请教山地游击的诀窍,不知可否?\"
刘黑子受宠若惊,连连点头。陈征在一旁看得暗暗称奇——这个书生政委,倒很会做人。
当晚,营部为周明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会。柱子不知从哪搞来半瓶烧酒,大家轮流抿一小口,算是庆祝。周明虽然不喝酒,但也端着水碗跟大家碰杯,还讲了几则抗大校园的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夜深人静时,陈征和周明还在油灯下研究地图和部队编制表。
\"咱们独立营现在实有兵力四百二十八人。\"陈征指着花名册说,\"一连是老底子,最可靠;二连战斗力强但纪律差;三连军事素质好;四连文化程度高但实战经验少。\"
周明认真记录着,不时提问。当陈征讲到今天的冲突时,他若有所思:\"思想转变需要时间。我看刘黑子这个人,本质不坏,只是习惯了山寨那套。给他些信任和引导,会改变的。\"
\"希望如此。\"陈征叹了口气,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有个事得告诉你。\"
他从怀里掏出那张在张庄据点找到的照片,递给周明:\"认识这个人吗?\"
周明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这个老人?不认识。但看装束不像日军...旁边这些确实是鬼子军官。这是在哪找到的?\"
\"日军指挥部。\"陈征声音低沉,\"这个老人...救过我的命。\"
他简略讲述了冰河遇救的经历,当然隐去了身体变化的部分。周明听完,眉头紧锁:\"确实蹊跷。我会通过组织渠道查一查,看总部是否有相关情报。\"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部队建设问题,直到油灯将尽才各自休息。躺在简易木板床上,陈征久久不能入睡。周明的到来让他既期待又忐忑——这个书生政委会给独立营带来什么变化?他们能配合好吗?
...
一周后,陈征开始看到变化。
首先是营地环境。周明发动战士们修整道路,挖排水沟,建起了简易厕所和洗澡间,甚至连营部门口都种上了野花。整个营地焕然一新,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杂乱无章。
其次是文化学习。每天晚饭后,全营按文化程度分班上课,从识字算术到抗战形势,周明亲自编写教材,甚至教会了几个文盲战士写自己的名字。
最让陈征惊讶的是刘黑子的转变。这个曾经的悍匪居然迷上了学文化,每天缠着周明问这问那,还主动要求给全营讲山地游击战术。虽然他的课粗话连篇,但实战经验确实丰富,连孙猛这样的老兵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天下午,陈征从射击训练场回来,看到一幕让他驻足良久的场景——赵铁鹰和孙猛蹲在树下,周明正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教他们看地图和指北针。
\"...所以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像这里,就适合设置观察哨。\"周明耐心讲解着。
赵铁鹰抬头看见陈征,立刻站起来敬礼。孙猛也赶紧起身,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
\"继续,别管我。\"陈征摆摆手,\"周政委教得怎么样?\"
\"太好了!\"孙猛兴奋地说,\"以前咱们打仗全凭经验和感觉,现在懂了这些地形图知识,布防埋伏更有把握了!\"
赵铁鹰虽没说话,但眼中也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个沉默的猎户自从学会使用军用地图后,侦察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
周明推了推眼镜,笑道:\"陈营长,你这两位干将可不简单。赵排长空间感极强,看一遍地图就能在脑子里构建出立体地形;孙连长逻辑思维好,爆破计算一点就通。要是文化再提高些,前途不可限量。\"
陈征点点头,心中暗喜。周明来的时间不长,却已经抓住了这支部队的关键——赵铁鹰和孙猛这样的特战人才,正是独立营的尖刀。
又过了几天,周明提出一个新建议:\"陈营长,我观察了周边几个村子,老乡们日子过得很苦。眼下春耕在即,劳力却不足...我想组织战士们轮流帮农,你看如何?\"
陈征略一思索,拍案叫好:\"妙!既能密切军民关系,又能让战士们锻炼身体。就这么办!\"
第二天,\"八路军独立营帮农队\"的红旗就插在了邻近几个村子的田间地头。战士们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帮老乡耕地、播种、修房、打井...周明更是身先士卒,尽管手上很快磨出了水泡,却依然坚持劳作。
起初,老乡们半信半疑——哪有当兵的白干活不要钱的?但看到八路军战士真的一身汗一身泥地帮忙,连口水都不肯多喝,渐渐就亲近起来。有的送来自家腌的咸菜,有的偷偷往战士口袋里塞鸡蛋,还有的大娘非要给单身战士说媒...
陈征也没闲着,带着警卫班走访各村,了解百姓疾苦。当听说赵家沟的孩子们因为没老师而失学时,他当即拍板:\"从四连抽调两个文化高的战士,轮流去村里教书!\"
这天傍晚,陈征从赵家沟回来,远远看见周明和刘黑子坐在村口大槐树下,似乎在激烈讨论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刘黑子在讲他当土匪时的经历,周明则不时插话引导。
\"...那次劫了鬼子运输队,本来打算自己留着用,后来看到村里饿死的小孩,心里不得劲,就分了一半给老乡。\"刘黑子挠着头说。
周明点点头:\"这说明刘连长骨子里有正义感。咱们八路军,就是把这种劫富济贫的精神升华了,变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行动。\"
\"是这个理!\"刘黑子一拍大腿,\"我以前就觉得,光靠杀人放火成不了气候...周政委,你说咱们真能打赢鬼子吗?\"
\"一定能。\"周明语气坚定,\"但不是靠咱们这几百号人单打独斗。要发动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像黑虎山、柳林镇、赵家沟...把这些地方连成片,建成巩固的根据地。到时候,鬼子来扫荡,处处碰壁;咱们要出击,处处有支援。这才是持久战的真谛!\"
刘黑子听得入神,独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陈征没有打扰他们,悄悄离开了。他突然明白,周明这样的政委,正是独立营最需要的——不仅能教战士识字明理,更能把一群草莽英雄,变成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军人。
晚饭后,通讯班送来一份紧急情报。陈征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日军从太原调来一个精锐大队,专门针对咱们根据地。带队的是个叫山本一木的特种作战专家...\"
周明接过情报细读,眼镜后的目光变得锐利:\"看来你在张庄打得太狠,鬼子急眼了。\"
\"来得好。\"陈征冷笑,\"正好试试咱们的新战术。\"
他走到营部门口,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独立营已经不是当初那支东躲西藏的游击队了。现在的他们,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更有周边百姓的支持。不管来的是山本还是水本,都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只是...那张照片上韩老头的身影,依然如鲠在喉。这个谜团不解开,他总觉得不安。
\"周政委,\"陈征突然问,\"关于那张照片,总部有回音了吗?\"
周明摇摇头:\"还没有。但我有个老同学在敌工部,他答应帮忙查。一有消息立刻通知我们。\"
陈征点点头,不再多问。夜风吹过,带来远处田野的清香。明天,又有十几个青壮年要来参军...独立营,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