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青云山,残雪在檐角凝成冰棱。六岁的念瑶握着桃木剑,在院中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剑招。四岁的星儿蹲在石阶上,小手堆着雪兔子,时不时被姐姐的剑风扫到,嘟着嘴把雪花拍得更结实些。
手腕要稳。碧瑶从书房走出,轻轻托住女儿的手腕。她指尖星辉流转,在桃木剑上勾勒出简易的星辰轨迹,记得娘亲教你的星轨剑诀吗?星辰之力要如溪流般绵长。
念瑶认真点头,剑尖划过之处竟有点点星辉洒落。星儿看得入神,摇摇晃晃站起来要去抓那些光点,险些从石阶上滑倒。张小凡及时现身,单手将小儿子捞进怀里:星星当心。
爹爹看!星儿举着歪歪扭扭的雪兔子,奶声奶气地炫耀,给姐姐的!
碧瑶含笑看着这温馨一幕,目光却不自觉飘向远山。自除夕那场暗流涌动的交锋后,三派表面偃旗息鼓,实则暗中的动作愈发频繁。天音寺的祈福法会、焚香谷的炼丹大典、南疆的蛊神祭,请柬如雪片般飞来,每封都隐晦提及希望携麟儿同往。
娘亲有心事?念瑶收剑入怀,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的走神。小丫头如今越发伶俐,已能感知到大人细微的情绪变化。
碧瑶蹲下身,为女儿理了理衣领:念儿可还记得除夕来的那些客人?
记得!星儿抢着回答,小脸皱成一团,坏和尚!红胡子!臭巫师!这孩子虽年幼,对恶意的感知却异常敏锐。
念瑶补充道:他们身上都有股难闻的味道,像...像腐烂的星星。
碧瑶与丈夫交换了一个眼神。孩子们纯粹的感知,往往比任何推演都准确。她轻抚儿女发顶,柔声道:三日后是天音寺的元宵法会,他们又送来了请柬。
张小凡眉头微蹙:这次用的理由是为孩童点智慧灯
智慧灯?念瑶歪着头,是像娘亲房里那盏星星灯吗?
类似,但不同。碧瑶指尖凝出一缕星辉,化作一盏琉璃灯的形状,天音寺的智慧灯需以童男童女的血为引,美其名曰开启灵智,实则是要标记星辰本源。
星儿突然扑进母亲怀里,小身子微微发抖:灯...吃人...
当夜,碧瑶在星盘前推演至深夜。星辰轨迹显示,元宵之夜恰逢百年难遇的天象,正是施行夺舍秘法的绝佳时机。三派此番联手,势在必得。
凡哥哥,她轻唤丈夫,这次恐怕要劳你唱一出戏了。
张小凡会意:你要我假意携孩子们赴会?
不止。碧瑶唇角微扬,我们要送他们一份。
三日后,天音寺张灯结彩,梵音缭绕。普泓上人亲自在山门迎客,见只有张小凡携儿女前来,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星穹长老未能同行?
内子近日感悟星道,正在闭关。张小凡神色如常,一手牵着念瑶,一手抱着星儿。
法会设在镇魔塔前,九盏青铜灯围成诡异阵法。烈炎长老与南疆巫祭早已就位,三人交换心照不宣的眼神。
点灯仪式开始——知客僧高唱。
就在普泓上人手持金针走向孩童的刹那,念瑶突然指着镇魔塔惊呼:塔里有星星在哭!
众人哗然!但见塔身浮现无数星纹,与星儿腕间平安扣产生共鸣。幼儿放声大哭,泪水滴落处,青铜灯接连熄灭!
怎么回事!烈炎长老大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碧瑶的虚影自星光中显现:诸位可是在寻我?
原来她早将一缕神识附在儿女身上,此刻借星蚀之力显形。星辰泪高悬天际,与瑶光星交相辉映,将三派精心布置的阵法反噬回去!
星穹长老好手段!普泓上人咬牙切齿。
不及上人算计精深。碧瑶虚影轻笑,连自家镇魔塔都敢做手脚,就不怕反噬寺中弟子?
真相大白!三派表面合作,实则各怀鬼胎。天音寺在塔中暗藏噬星蛊,想独吞星辰本源;焚香谷在灯油中混入炎毒,意图控制孩童心神;南疆更是在法阵下埋了换魂蛊,妄图李代桃僵!
混乱中,念瑶拉着弟弟躲到父亲身后。小丫头悄悄掏出一把星砂——那是娘亲昨夜给她的——撒向法阵中央。星砂遇阵即燃,竟将三派暗手尽数焚毁!
娘亲教的!念瑶得意地朝虚影眨眨眼。
归途马车上,星儿在父亲怀中熟睡,小手里还攥着半块糖糕。念瑶靠在母亲身边,小声汇报:我都按娘亲教的做了,坏和尚们的脸都气绿啦!
碧瑶轻抚女儿发顶,与丈夫相视而笑。这场看似凶险的较量,最终在童真与亲情的交织中化解。
很多年后,当念瑶成为执掌星轨的仙尊,星儿长成守护星河的神将,他们总会想起这个元宵夜。母亲在星光中温柔坚定的身影,父亲宽厚可靠的臂弯,还有那份源于家族羁绊的勇气与智慧。
世间风波不止,但有家在处,便是最亮的星辰指引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