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指挥部里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天。李锐拍着桌子,语气激动:“战机稍纵即逝!清军在兖州惨败,穆里玛战死,山东清军士气低落,防线空虚,此时不追,更待何时?难道要等清军缓过劲来,调集援军,我们再付出更大的伤亡去攻打济南吗?”
陈璘坐在对面,脸色平静却态度坚决:“李将军,我知道你想乘胜追击,但你看看部队的状态!士兵们连续作战数十天,疲惫不堪,很多人带着伤,非战斗减员还在增加;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粮食和弹药只能勉强维持现状,根本支撑不了大规模的追击战。”
周岳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军心浮动。大都督病倒,士兵们都很担忧,此时贸然追击,一旦遭遇挫折,军心很可能彻底涣散。而且清廷派了议和使者,正在赶来的路上,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缓兵之计,但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拖延时间,休整部队。”
“议和?那是清廷的阴谋!” 李锐反驳道,“他们想拖延时间,调集援军和荷兰人的武器,我们不能上当!只有乘胜追击,打垮清军在山东的主力,才能彻底打破清廷的阴谋!”
张铁终于开口:“李将军,陈将军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可以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地追击,牵制清军的动向,主力部队则在兖州休整,补充兵力和物资。这样既能抓住战机,又能避免风险。”
“不行!小股部队追击,很可能被清军吃掉,白白牺牲!” 李锐立刻反对。
争论再次陷入僵局,指挥部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就在这时,通信兵匆匆赶来:“报告各位将军,清廷的议和使者已经抵达兖州城外,请求入城会谈。”
“来得正好!” 周岳眼睛一亮,“我们可以接见使者,与他们周旋,为部队休整争取时间。” 李锐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只能点头同意:“好,但会谈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能答应他们任何不合理的条件!”
次日,清廷的议和使者带着随从,进入兖州城。使者依旧是之前与赵罗打过交道的沙尔虎达,他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见到李锐等人,拱手作揖:“各位将军,我朝摄政王(鳌拜)听闻赵大人病重,深感惋惜,特命下官前来探望。同时,也希望能与贵军商议罢兵息戈之事,造福天下百姓。”
“沙大人,不用绕圈子了,直说你们的条件吧。” 李锐语气冷淡,根本不吃他那一套。
沙尔虎达笑了笑,说出了清廷的条件:“我朝愿与贵军‘划界而治’,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归贵军管辖,黄河以北归我朝管辖;贵军需停止北伐,释放所有清军俘虏;我朝则承诺,不再进攻江淮,与贵军永罢刀兵。”
“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铁怒拍桌子,“兖州是我们用上万弟兄的鲜血换来的,你们说划界就划界?想要罢兵,除非清军退出中原,恢复汉家河山!”
沙尔虎达脸上的笑容不变:“张将军息怒,凡事好商量。我朝是真心想议和,若贵军觉得条件不合适,我们可以再谈。赵大人病重,贵军也需要时间休整,不如我们先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等赵大人康复,再进行正式谈判?”
周岳看了看李锐和陈璘,缓缓开口:“临时停火可以,但我们有三个条件:第一,清军不得向山东增兵;第二,不得与荷兰人进行任何军事合作;第三,停火期限为一个月。若你们同意,我们可以暂时停止进攻;若你们违约,我们将立刻恢复北伐。”
沙尔虎达心里清楚,清廷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立刻点头同意:“好!我同意贵军的条件,临时停火协议即刻生效!”
会谈结束后,沙尔虎达带着随从离开了兖州城。李锐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这只是权宜之计,一个月后,我们照样北伐,打垮清军!”
陈璘点点头:“不管怎样,这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让部队休整一下,补充物资和兵力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等大都督康复,由他做出最终决策。”
临时停火协议的签订,让兖州的局势暂时平静下来。复国军的士兵们开始休整,战地医院里的伤员们也在医护兵的照料下逐渐康复。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一个月后,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还将继续。而病榻上的赵罗,能否在一个月内康复,成了决定北伐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