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京的梅雨季总带着股化不开的黏腻。温知夏抱着那只拾遗斋的复制品站在医院走廊时,白大褂口袋里的碎瓷片像块冰,硌得肋骨发疼。走廊尽头的护士站飘来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窗外的蝉鸣,让她想起小时候在外婆的老房子里,外公总说“梅雨天瓷会出汗”——那时八仙桌上的青花罐,釉面总凝着层细水珠,像刚从昌江里捞出来。

“知夏?”表妹从病房里探出头,眼下的青黑比视频里更重,“外婆刚醒,念叨着要喝水。”

温知夏深吸口气,把复制品小心地放在走廊的长椅上,腾出的手在白大褂上蹭了蹭汗。这只罐子比她想象中沉,苏麻离青料的蓝在走廊的白炽灯下泛着冷光,莲尖的蓝宝石像颗不肯落的泪,和记忆里老照片上的影子渐渐重合。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碎瓷片,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仍能清晰地摸到半朵缠枝莲的轮廓——那是外公从南京废墟里刨出来的,后来被她用红绳系着,在伦敦的无数个深夜里,攥得指节发白。

病房里拉着半幅窗帘,外婆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搭在被子上,指节间还缠着输液留下的胶布。听到脚步声,她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瞳孔在看到温知夏时亮了亮,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像被雾蒙住的灯。

“外婆,我回来了。”温知夏蹲在床边,握住那只冰凉的手。手背上的皮肤薄得像纸,青色的血管在下面蜿蜒,像极了青花罐上缠缠绕绕的枝蔓。

“罐子……”外婆的声音气若游丝,喉咙里像卡着痰,“我的罐子……”

表妹在一旁悄悄抹泪:“医生说她这几天总说胡话,一会儿喊你外公的名字,一会儿就盯着那张老照片哭。”她指了指床头柜,褪色的照片里,民国堂屋的八仙桌上,青花罐的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过去的路。

温知夏的心猛地揪紧。她起身走到走廊,抱着那只复制品回到病房,轻轻放在床头柜上。罐子刚一落地,外婆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像是被什么惊醒。她挣扎着要坐起来,表妹连忙扶她,却被她挥手推开——那双原本无力的手,此刻正颤抖着伸向罐口,指尖在离釉面还有半寸的地方悬着,像怕碰碎了什么稀世珍宝。

“是它……”外婆的声音突然清晰了些,眼里滚下两行泪,“尖上有露……底上有字……”

温知夏屏住呼吸,看着外婆的指尖终于触到莲尖的蓝宝石。那瞬间,外婆的身体僵住了,眼泪却流得更急,嘴里断断续续地冒出些零碎的词:“明远……朱雀桥……莲花开了……”

明远是外公的名字。朱雀桥是南京老街上的桥,外公说过,他们年轻时总在桥边的茶馆听戏,那时青花罐就摆在茶馆的博古架上,老板说“这是温家的宝贝,比金子还金贵。”

“外婆,这是复制品。”温知夏的声音发哑,“真品……还在英国。”

外婆没回头,指尖仍贴着釉面,像在抚摸什么活物。过了许久,她才缓缓道:“一样的……都是瓷做的,都有魂……”她忽然转过头,抓住温知夏的手腕,力气大得不像个重病老人,“你外公说,瓷的魂在火里烧过,在水里泡过,在人手里暖过……在哪都一样,认人的。”

温知夏的手腕被攥得生疼,却不敢挣开。她看着外婆眼里的光,那光里有民国堂屋的光影,有秦淮河的水波,有外公年轻时的笑脸,还有……1940年深秋,那个抱着罐子在难民潮里奔跑的背影。

那天下午,外婆断断续续说了很多话。大多是些模糊的片段:她十八岁嫁进温家,第一次见那只青花罐时,外公笑着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比彩礼金贵”;1937年冬天,日军进城前,外公抱着罐子躲进防空洞,洞外炮声震天,罐身的莲纹在煤油灯下像团跳动的蓝火;1946年回到南京,铺子烧成了灰,外公在废墟里扒了三天,指甲缝里全是血,最后只找出那片碎瓷,他把碎瓷贴在胸口,说“它还在,家就还在”。

“他走的那天,攥着这碎瓷呢。”外婆的手指滑到温知夏的口袋外,轻轻敲了敲,“说等你长大了,让你知道……咱家人,没丢过念想。”

温知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砸在复制品的釉面上,晕开一小片水痕。她忽然想起沈砚说的“器物没有国籍,只有记忆”——原来外婆等的从来不是那只冰冷的瓷罐,是外公没说完的话,是被战火打断的日子,是那些藏在莲纹里的、属于温家的烟火气。

离开医院时,表妹塞给她一串钥匙:“外婆老说想回老房子看看,你要不要去走走?”

老房子在南京老城区的巷子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推开斑驳的木门,天井里的石榴树歪歪斜斜地长着,枝桠上还挂着半块褪色的蓝印花布,风一吹,像面小小的旗。温知夏走到堂屋,阳光从漏雨的屋顶照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恰好落在八仙桌原来的位置——那里空荡荡的,只有桌腿的磨痕还清晰可见,像在无声地诉说着曾摆放过的物件。

她把复制品放在桌上,退后两步打量。罐身的缠枝莲纹在天光下泛着柔和的蓝,莲尖的蓝宝石折射出一道细光,落在墙角的旧木箱上。箱子是外公留下来的,锁早就锈死了,她找了根铁丝撬开,里面铺着层褪色的红绒布,布上放着个泛黄的笔记本。

翻开笔记本,纸页脆得像枯叶。第一页是外公的字迹,遒劲有力:“民国二十九年秋,失罐于芜湖,碎瓷存之,待归。”后面断断续续记着些事:1950年去景德镇找窑工辨认碎瓷,1963年在旧货市场看到相似的莲纹却不是露滴款,1970年给孙女取名“知夏”,说“夏是莲开的时节,盼她知根知底”。

最后一页夹着张黑白照片:年轻的外公外婆站在堂屋,外婆怀里抱着个襁褓,应该是年幼的母亲,八仙桌上的青花罐赫然在目。照片背面写着行小字:“罐在,家在;人在,盼在。”

温知夏的手指抚过照片上的罐子,突然想起沈砚在拾遗斋说的话:“你要找的不是真品,是敢不敢回去的勇气。”她之前总以为“回去”是回到英国的博物馆,查清罐子的下落,甚至设法让它回国。可此刻站在老堂屋,握着外公的笔记本,她忽然明白,有些归途,从来不在远方的展柜里,而在脚下的土地上,在血脉里流淌的念想里。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沈砚发来的消息:“明日雨停,可来拾遗斋一坐。”

第二天清晨,温知夏抱着复制品去了拾遗巷。雨果然停了,青石板路上的青苔挂着水珠,巷口的红灯笼还没摘,在晨光里晃出暖融融的光。拾遗斋的木门虚掩着,推开门,檀香混着泥土气扑面而来,沈砚正坐在藤椅上,面前的矮桌上摆着套茶具,沸水在紫砂壶里翻滚,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他月白长衫的轮廓。

“坐。”沈砚指了指对面的藤椅,“尝尝今年的雨前龙井。”

温知夏把复制品放在柜台上,坐下时才发现柜台角落里摆着个小瓷盘,盘里放着几片青花瓷片,其中一片的莲纹,竟和她口袋里的碎瓷能对上。

“这些是……”

“秦守仁窑址出土的。”沈砚倒了杯茶,茶汤碧清,“去年托景德镇的朋友寄来的,你看这片。”他用镊子夹起一片碎瓷,“莲尖的露滴纹里,有根铜丝的痕迹,正是秦守仁藏女儿胎发的地方。”

温知夏凑近细看,果然在碎瓷的断口处看到细小的金属残留。她摸出自己的碎瓷片,放在旁边比对,两片瓷的钴料发色几乎一致,断口的弧度也隐隐相合。

“这不可能……”她喃喃道,“外公的碎瓷是南京废墟里找到的,怎么会和景德镇的窑址碎片……”

“因为它们本是一体。”沈砚放下茶杯,声音平静,“秦守仁烧的三只罐,第三只并未留在国内,而是被他的徒弟阿福偷偷藏了起来。元末战乱时,阿福带着罐子逃难到南京,传给了儿子,后来辗转到了温家——就是你外婆照片里的那只。1940年被抢的,其实是这第三只。”

温知夏猛地抬头:“那大英博物馆的……”

“是当年运往波斯的第二只。”沈砚从博古架上取下那本吴大澂的手札,翻到虫蛀的那页,“‘其三……’后面的字虽被虫蛀,但我找人用特殊光线照过,是‘藏于金陵,传于温氏’。”

原来如此,她一直以为博物馆的那只就是外婆家流失的,却没想到,外公守护的、外婆念叨的,是秦守仁留下的第三只罐。那只罐没能像前两只那样漂洋过海,却在故土经历了战火与离散,最后碎成了片,藏在家人的记忆里。

“那它……”温知夏看着复制品,“您复原的,是哪一只?”

“都是,也都不是。”沈砚笑了笑,拿起软布擦拭复制品的罐身,“我用了景德镇的高岭土,波斯的苏麻离青,嵌了阿合马故乡的蓝宝石,又将你外公的碎瓷成分融入釉料。它是秦守仁的窑火,是阿合马的星月,是你外公的碎瓷,也是你外婆的念想。”

他的手指划过罐底的“秦”字:“器物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把散落的时光串起来。就像这只罐,秦守仁的手温,阿合马的眼泪,你外公的指纹,你外婆的目光,最后都会融进釉色里,成为它新的记忆。”

温知夏端起茶杯,茶水的热气熏得眼眶发酸。她想起外婆在病床上触摸罐身的样子,想起外公笔记本里的“待归”,想起自己在伦敦展柜前的凝望。原来所有的等待,都不是为了某件器物的回归,而是为了让那些被时光打碎的记忆,重新找到拼接的可能。

“我想辞掉大英博物馆的工作。”她突然说,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回景德镇去。”

沈砚抬眼看她,目光里带着了然:“回去做什么?”

“烧瓷。”温知夏的指尖轻轻点着桌面,“用景德镇的土,学秦守仁的手艺,把外公的碎瓷片融进去,烧一只新的罐。不一定要像元青花那样名贵,只要能让那些故事继续传下去。”

她想起艾米丽曾说“文物属于全人类”,那时她只觉得刺耳,现在却有了新的理解:所谓“全人类”,不是冰冷的展柜标签,而是让不同时空、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在器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波斯商人能看到故乡的宝石,中国匠人能摸到熟悉的窑火,温家的后人能认出血脉里的露滴纹。

沈砚拿起矮桌上的一片碎瓷,放进她手心:“这是秦守仁窑址最完整的一片露滴纹,送你。算是……给新罐子添点老魂。”

离开拾遗斋时,阳光正好。温知夏抱着复制品走在青石板路上,罐身的釉面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路的蓝星星。她想起外婆说的“瓷有魂”,或许这魂,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念想叠加而成的——秦守仁的牵挂,阿合马的约定,外公的坚守,外婆的等待,还有她此刻脚下的路。

手机响了,是表妹打来的:“知夏,外婆刚才醒了,说梦见罐子开花了,花瓣上的露珠滴在堂屋的地上,长出了新的莲。”

温知夏站在巷口,望着远处的天光,嘴角忍不住上扬。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复制品,莲尖的蓝宝石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真的有露珠要滚落下来。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那只在伦敦博物馆的元青花罐或许永远回不了故土,但它的蓝,已经顺着血脉,顺着念想,流回了该去的地方。而她要做的,就是让这蓝色继续流淌下去,在新的窑火里,在年轻的手心里,在更多人的记忆里,开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莲。

就像外公笔记本最后写的:“罐可碎,魂不灭;路虽远,终有归。”

UU阅书推荐阅读:黑神话:吾为天命狼玲珑谋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未读完的那本书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或许是我们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破产后,我养的校花成了我老板重生之无心魔女老爷!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小可怜嫁首长:随军后被千娇万宠综影视之玥明星希七零:冷面民兵队长被作精拿捏了步步团宠:慵懒小娇花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那些年的生活痕迹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修仙百战穿圣甲李氏仙族,从灭门到飞升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望你一世安好不正经炼金我的伯爵老父亲惨死重生后,渣男为我手撕白月光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浮生醉酒回梦里重生年代:大佬她种田制霸商业圈快穿之半枝妍每个世界都有病娇哄骗单纯少年道本归兮重生之我在古代做厨子的那些日子崩铁:穿成星的妹妹,竟成为团宠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探梦缘我穿越在温州零号档案:进化失控by智源被全家背叛,我盯上了竹马的叔穿越斗罗但我有直播系统!发癫整顿职场后,公司老板爱上我心声被读,全家追着宠!万法炼神塔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出狱后,她成为权臣表哥的报应穿书七零:白捡的空间就是香仗剑御江湖崩坏:我重走磁场强者之路长生:打铁证道野火撩不够原神:向芙宁娜女士敬礼,忠诚!亲手养大的玫瑰送人了天纹地相劫闪婚冷面兵王:老婆竟是玄学大佬杀穿妖魔乱世,从通幽血鹤开始!规则怪谈:我的天赋能看穿规则偶像小姐忍不住靠近青史素心:帝王枕上月隐藏SSS级的我被迫海王天降福星,荒年带领全家逆风翻盘王妃为他踏府而来修仙,我的师娘们太主动了圣经21世纪GQ版赛博:反派女高,在线被通缉总裁的契约娇妻,她又A又飒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我不想当鹊桥我,天道,开局被自己坑了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都流放了,我搬空钱财不过份吧?系统逼我虐徒:但徒弟他脑补过度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魂穿后闺蜜竟然是皇帝!绑定沙雕系统,我被迫攻略女总裁昨夜晨曦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双重生,虐渣夫夫闯荡修真界盛唐探案录鬼灭:雪至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魔帝归来,世界震颤朱砂痣成了心头刀凡人踏天之欲与天齐女帝的百万倍修为分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