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泉州城外的临时营地,炊烟稀疏得像老者的胡须,有气无力地升腾着,很快就被初夏的暖风吹散。王审知捏着刚刚呈报上来的《防疫物资损耗表》,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自他推行的卫生新法在全军实施以来,效果显着,病患数量大幅下降,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浮出水面——柴火的消耗激增了整整三倍。今日后勤官哭丧着脸来禀报,库存柴火只够维持两天了。

帐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王审知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竹简上那些刺目的数字。他原本以为解决了粪便处理和隔离问题就成功了大半,却没想到最基础的净水环节会成为最大的瓶颈。煮沸饮用水——这个在现代社会常识般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却成了极大的负担。

“参军,城西又打起来了!”

阿福的声音像块石头般撞开帐门,带着一股尘土和汗水的味道。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是王审知从流民中挑选的勤务兵,机灵能干,但此刻脸上写满了惊慌。

王审知猛地起身,竹简啪的一声落在案上:“怎么回事?”

“弟兄们和乡民为抢井水动了刀子!已经见红了!”

王审知心头一紧,抓起挂在帐边的佩剑,快步走出营帐。阳光刺眼,他眯了眯眼睛,对阿福道:“带路!路上细说。”

两人一前一后疾步走向冲突地点,沿途士兵纷纷让道。阿福边小跑边气喘吁吁地解释:“城西就一口甜水井,原本军民共用相安无事。今早不知从哪里传来谣言,说当兵的身上带瘟,用过井水会传染。乡民就不让咱们的人打水了。”

王审知眉头紧锁。这种谣言传播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得多,看来军中推行新法早已引起外界注意。

还未到井边,就听见一阵喧哗吵闹声。只见二十余名士兵与数量相当的乡民正手持扁担、锄头对峙着,中间几个老人和孩子在哭喊,浑浊的井水洒了一地,倒映着双方通红的眼睛。

“都住手!”王审知厉声喝止,大步走入人群中央。

士兵们见是他来,稍稍收敛了些,但乡民们的敌意丝毫未减。

一个络腮胡汉子从人群中走出,手里还攥着半截断裂的扁担:“当兵的抢我们水井还有理了?昨天就有人喝了生水拉肚子,指不定是你们带来的瘟气!”

“放屁!我看是你们不讲卫生!”一个年轻士兵立刻反驳,双方又要争执起来。

王审知抬手制止了己方士兵,转向乡民们,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那汉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军官会如此客气,迟疑片刻道:“某姓陈,行三。”

“陈三哥,”王审知微微颔首,“你说有人喝了生水拉肚子,可知这井水本就容易滋生细菌——呃,容易滋生秽物?即使没有我军驻扎,喝生水也是会得病的。”

陈三怔了怔,显然没完全听懂,但仍固执地说:“往年也没见这么严重!自你们来了,井水都变浑了!”

王审知心中一动,从怀中掏出用布包裹着的半块明矾:“陈三哥请看,这东西叫明矾,能让浑水变清。不如这样,我军愿与乡亲共用井水,但必须按我的法子净化后再饮用,如何?”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明矾在当地并不罕见,药铺常有出售,但主要用于染色和医药,鲜少有人知道它的净水功效。

王审知当即让人取来陶罐演示。他亲自从井中打上一桶浑浊的水,倒入罐中,投入一小块明矾,用木棍缓缓搅拌。不多时,水中杂质渐渐沉淀,上层变得清澈见底。

乡民们看得目瞪口呆,敌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和惊讶。

“真神了!”一个老丈拄着拐杖上前细看,“这水比平日里见的还清亮!”

王审知趁热打铁:“从今日起,这口井由我军派人看守,每日定时为军民供水,一律经过明矾沉淀和煮沸后才能取用。如此可好?”

陈三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若真如此,某无话可说。只是...这明矾...”

“明矾由我军提供,”王审知道,“算是为惊扰乡亲赔个不是。”

一场冲突暂时化解,但王审知心中的忧虑并未减轻。返回营地的路上,他吩咐阿福:“去把各队后勤官叫来,我有事吩咐。”

“参军,可是为明矾的事?”阿福机灵地问。

王审知点点头:“我军中储备的明矾不多,要供应军民使用,须得尽快采购。”

然而新的麻烦接踵而至。当晚,负责寻矾的小队带回一个惊人消息:他们在泉州城内几家药铺买到的“明矾”竟大多是苏木染料,导致半个营地的饮用水变成了诡异的胭脂色。

“这...这是中了什么邪?”一个小兵吓得跪倒在地,对着粉红色的水桶连连叩拜,引得众人又怕又笑。

“笑什么笑!”老军医郑伯板着脸拨开人群,用银针测试后皱眉道,“胡闹!明矾性寒,岂可乱用?若是伤了将士脾胃,谁来打仗?”

王审知连忙解释:“郑伯放心,只需微量明矾,再经煮沸,毒性自解。我在先前部队中试行多月,未见有人因此不适。”

郑伯哼了一声,花白的胡子微微抖动:“王参军,不是老夫固执。医道讲究辨证施治,明矾虽能澄清水质,但其性寒凉,长期饮用恐伤阳气。且...”他压低声音,“市面上假货横行,今日是苏木染,明日若是砒霜呢?”

这话点醒了王审知。他确实没想到古代市场上也有如此严重的假冒伪劣问题。

“郑伯提醒的是,”王审知诚恳道,“往后采购药物,还请您老派人同行鉴别。”

老军医脸色稍霁,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王审知带着一队人马,由郑伯亲自陪同,再访泉州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显示出这座城市即使在乱世中仍保有一定的繁荣。

他们连续走访了几家药铺,情况令人担忧:要么明矾储量稀少,要么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更是因需求突然增加而水涨船高。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审知对随行的阿福低声道,“全军每日明矾消耗巨大,长此以往,军费难以支撑。”

阿福眨眨眼:“明远哥,为何非要明矾?我看有些乡民用水缸沉淀,时日久了,水也能变清。”

王审知苦笑:“那是自然沉淀,耗时太长,且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细微秽物。明矾能加速这个过程...”他忽然停住脚步,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现代净水厂使用的聚合氯化铝...他当然造不出来。但天然界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他努力回忆曾经看过的纪录片,有关古代水处理技术的片段零星浮现。

“阿福,你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黏土特别多的地方吗?”王审知突然问道。

阿福被问得一怔:“黏土?城南砖窑那边多的是,参军要黏土何用?”

王审知不答,转而问郑伯:“郑伯,您可知有什么矿物或泥土,投入水中能助杂质沉淀?”

老军医捻须沉思片刻:“《本草纲目》有载,白石脂、赤石脂可澄清水质,但价格不菲。若是寻常泥土...”他摇摇头,“多是越搅越浑。”

王审知却眼前一亮:“走,去砖窑看看!”

在砖窑附近,王审知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黏土样本。回到营地后,他立即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区,用数个陶罐盛满浑水,分别投入不同的黏土进行测试。

大多数情况下,老军医说得对——水越搅越浑。但有一种略带红色的黏土显示出奇特的效果:它在使水浑浊一段时间后,竟然能让更细小的颗粒沉淀下来,效果虽不如明矾明显,但确实有用。

“这是红壤,”砖窑的老匠人告诉他,“里面含铁量高,咱们烧砖时都不太爱用,容易变色。”

王审知如获至宝,当即下令采购一批这种红壤,与明矾混合使用。虽然效果仍不如纯明矾,但大大减少了明矾的消耗量。

然而柴火问题依然无解。随着夏日来临,对饮用开水的需求只增不减,周边地区的柴火价格已经翻了三番。

王审知站在营区高处,望着远处泉州城的轮廓,心中有了决断。他转身对阿福道:“备马,我要去见刺史大人。”

泉州刺史府衙内,气氛并不比城外轻松多少。年过五旬的刺史崔沅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参军,心中五味杂陈。

王氏兄弟兵变夺权的事早已传遍福建,如今王潮被推为留后,实际上已控制了大半州郡。眼前这位王审知虽是文人出身,却在军中声望日隆,不可小觑。

“王参军所言‘净水奇术’,本州已有耳闻。”崔沅缓缓道,“只是如今城内亦有不少百姓因饮水不洁而患病,柴薪价格飞涨,民生艰难啊。”

王审知拱手道:“崔大人,卑职此次前来,正是为此事。我军愿以全套卫生防疫之法与泉州共享,包括净水技术、粪便处理、病患隔离等一应措施,只求大人能支援三日柴火,解我军燃眉之急。”

崔沅眯起眼睛:“三日柴火?王参军可知如今柴价几何?”

“卑职深知,”王审知不卑不亢,“但若疫情在军中或城中爆发,损失将远胜于此。大人可曾计算过,一人患病,需几人照料?若是壮劳力病倒,田地荒芜,商旅断绝,又当如何?”

他向前一步,继续道:“我军营地现已建成一套净水系统,大人若有疑虑,可亲往视察。若觉有效,再行决定不迟。”

崔沅沉吟片刻。他早已听说王氏军中疫情控制得极好,几乎无人因时疫而死,这与城内每日增加的病患形成鲜明对比。若真能学到这套方法,对泉州城无疑是件大好事。

“好!”崔沅终于点头,“本州就信你这'净水奇术'一回!但若无效...”

“若无效,卑职愿自请责罚。”王审知郑重承诺。

三日后,当第一批清澈的饮用水通过新搭建的竹筒管道输送到各营时,王审知正蹲在井边记录水质变化数据。他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过滤系统:井水先经过铺有细沙和砾石的滤池,再加入明矾和红壤混合物沉淀,最后煮沸分配。

阿福兴冲冲跑来,脸上洋溢着喜悦:“明远哥,工匠们说要给你做个'净水神碑'!就立在井边!”

“使不得。”王审知笑着摆手,“叫'惠民井'就好。你告诉工匠们,若要立碑,就刻上净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后来人都能学会。”

他望着排队取水的军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数月,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正做成了件事——不仅仅是依靠现代知识的碾压,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用当时的条件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夕阳西下,王审知在《卫生日志》上写下:“净水之要,非在奇术,而在民心。得民之心,方得净水之本。”

合上竹简时,他发现帐门口不知何时放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上好的明矾,足够全军使用三五日。布包一角绣着一个小小的“郑”字。

王审知会心一笑,将布包小心收好。远处,泉州城墙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那里将是他施展抱负的下一个舞台。

但他还不知道,这场净水风波早已引起了多方注意。城中某些势力对他的新法既好奇又警惕,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在遥远的北方,一个关于“王氏军中有人善奇技”的消息,正随着商队的马蹄声,缓缓传播开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